初中化学实验引探教学法教学体会.doc

上传人:3d66 文档编号:1818261 上传时间:2019-01-10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1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中化学实验引探教学法教学体会.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初中化学实验引探教学法教学体会.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初中化学实验引探教学法教学体会.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初中化学实验引探教学法教学体会.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化学实验引探教学法教学体会.doc(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初中化学实验引探教学法教学体会 (河北邯郸市第十九中学 河北 邯郸 056000) 引探学习是指从各种科学领域或现实生活的问题或任务出发,通过形式多样的引探性活动,以获得知识和技能、培养实验引探能力和应用能力、获得情感体验为目的的学习方式。义务教育阶段的化学课程中的实验引探,是学生积极主动地获取化学知识、认识和解决化学问题的重要实践活动。学生通过亲身经历和体验实验引探活动,激发化学学习的兴趣,增进对科学的情感,理解科学的本质,学习实验引探的方法,初步形成实验引探能力。实验引探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也是义务教育阶段的化学课程的重要内容,对发展学生的科学素养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实验引探法课堂教学

2、的基本思路是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以素质教育思想为指导,学生主动参与为前提,自主学习为途径,合作讨论为形式,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构建教师导、学生学的教学程序。我认为具体操作步骤,可分为七步进行。 第一步教师激趣引题 激趣引题是指教师的课堂导入,这一环节起着影响全局、辐射全课的作用。要求教师一堂课的开头就像一块无形的“磁铁”,虽然只有短短的一两分钟,都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学生的情绪,打动学生的心灵,形成良好的课堂气氛切入口。在二氧化碳的性质一课的引言设计中,我先和同学们共同唱了一首学生们喜欢的歌深呼吸,然后由呼吸过程主要进行的是氧气和二氧化碳两种气体的交换提出实验引探问题如何区别氧气

3、和二氧化碳这两种无色气体。简短的导入既为学生自学实验引探作了铺垫,又使学生有了浓厚的兴趣,很容易就主动地进入自学实验引探阶段。 第二步学生个体引探 自学引探的目标是挖掘学生心力,发挥其自主性,培养自主学习习惯和自学能力,使其终身受益。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为学生自学引探提供尽可能充分的时间,让学生在读中感知,在读中感悟,在读中思考,在读中质疑。学生自学引探是由学、思、疑、问四个相互联系的学习要素组成的,学而不思,思而不疑。 第三步学生合作引探(第三步也可以和第二步合并) 学生自学引探是学中有探,探中有学,一般问题均可以在边学边实验中自行解决,不理解或解决不了的疑难问题,可集中在这一阶段解决,利用若

4、干分钟时间,简要表述各自实验引探中的难点,要求学生不重复、不提与主题无关的问题。面对学生的疑问,教师不必过早解释,只要综合大家的提问,提出一两个重点问题组织学生合作实验引探即可。合作实验引探的形式有三种,教师可根据需要确定选用哪一种更好。这三种形式一是让同桌学生发挥各自的实验引探优势,就相关疑难问题,相互启发,相互研讨,然后四人小组再交流一下相互实验引探的结果;二是小组合作实验引探。合作小组可以是十个人左右。合作实验引探是利用学生集思广益、思维互补、思路开阔、分析透彻、各抒己见的特点,使获得的概念更清楚、结论更准确;三是大班集体实验引探。即抓住中心议题或关键性问题,让学生各自发表见解,集中解决

5、难点。学生在自学二氧化碳的性质时,主要提出的问题是( 1)紫色石蕊试液是一种什么物质(2)二氧化碳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的原因。根据学生提出的问题,我为其准备了紫色石蕊试液、稀硫酸、稀盐酸、紫色花瓣、一塑料瓶二氧化碳气体、水、酒精灯、试管、试管夹和吸管。把学生分为四个实验引探小组,通过合作实验引探这两个问题。所有学生都参与学习过程,把学生视为“小科学家”,让他们通过一系列的科学探索活动去发现科学结论,而不是将现成的结论直接告诉学生。这些从实践中获得的知识,学生更容易理解和记忆,也更容易被应用到实践当中。 第四步学生设计方案、反思评价 这一步主要通过“头脑风暴 ”对不同的实验引探结果的可靠性进行评价

6、,对引探活动进行反思,发现自己与他人的长处以及存在的不足,并提出改进的具体建议,从中体验到实验引探活动的乐趣和学习成功的喜悦。在完成对二氧化碳的性质的引探实验后,结合第一章学习的氧气的有关知 识,学生很快就可以确定区别氧气和二氧化碳的多种方案(1)利用密度不同区别(2)利用溶解性不同区别(3)利用是否能灭火区别(4)利用能否使紫色石蕊变红区别(5)利用能否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区别(6)利用能否供给呼吸区别(7)利用光合作用的原理区别(8)利用三态变化的颜色区别等,并用绘画的形式设计了很多种具体实验方案。在各组同学陈述自己的设计方案时,其他同学针对设计中出现的纰漏踊跃提出质疑,同时又积极的为其献

7、计献策。充分体现了当代学生的竞争意识、协作意识,并具有了控制实验条件的实验引探意识。 第五步学生实践引探 学生实践引探是巩固和扩大知识,同时也是吸收、内化知识为能力的过程,是开发学生创新思维的有利时机,方法形式可以灵活多样,不必拘泥于某种形式,只要有利于学生扩大知识和发展能力,怎么有利就怎么做。比如在学生利用实验二氧化碳熄灭阶梯蜡烛火焰得出了二氧化碳的不燃烧、不支持燃烧、密度比空气大的结论后,我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先用语言叙述)点燃一高一低两支蜡烛,然后罩上一只大烧杯会观察到什么现象?学生们形成了三种不同的意见( 1)低的蜡烛先熄灭(2)高的蜡烛先熄灭(3)两支蜡烛同时熄灭。在经历了激烈的讨论

8、后,仍然各持己见。而后,我分别请三名同学代表到前面做实验,事实胜于雄辩,同学们的表情经历了兴奋、期待、喜悦(或失望),继而又陷入新一轮激烈的讨论,在经历了又一次的“头脑风暴”后,终于得出了科学的结论 第六步教师点拨、明理强化 这一步既是对实验引探成绩的巩固,又是对实验引探效果的检验,其作用在于帮助学生学会方法。首先,教师要根据教材要求和学生合作实验引探情况,简要归纳、概括讨论要点,掌握什么方法,理清什么概念,明白什么道理,几句画龙点睛的话,就给学生以明明白白、清清楚楚的交待。然后,要求学生运用自学和讨论实验引探获得的知识,学会举一反三,解决类似或相关的问题。 第七步激励评价、深化实验引探 这一

9、阶段主要总结前六步实验引探活动的基本收获,既要对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实验引探的精神给予充分肯定,又要对学生运用的实验引探方法给予适当的总结和引导。这是实验引探法课堂教学活动继往开来的一步,其作用在于进一步让学生牢记实验引探的方法,养成自主引探的习惯,把实验引探变成自己生活的第一乐趣。这一步激励评价可由教师进行,也可以让学生自评、互评,大家总结,教师补充。另外,教师要把局限于课堂的时间与空间扩大到课堂之外,到社会生活中去实验引探,给学生更多读书、动脑、动手、实践、引探的机会。在利用实验引探教学法进行课堂教学时,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是( 1)教师与学生面对面,切不可搞成问答或对话形式,要尽量让学生与学生之间对话、答辩、争论。(2)不是所有的知识都需要通过实验引探来获取。有的答案可以直接告诉学生如“标准状况下,二氧化碳的密度是多少”。这要看教师的意图是侧重于培养自主引探能力还是侧重于资料查询,还需要考虑是否有足够的时间。(3)并不是学生提出的所有实验引探方案都值得引探。教师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适当的否决学生提出的实验引探方案。实验引探式课堂教学重视开发学生的智力,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培养自学能力,通过自我引探、合作引探引导学生学会学习、掌握科学研究方法和培养团结协作精神,为其终身学习、与时俱进奠定良好基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