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把握初中语文课堂的教学节奏.doc

上传人:3d66 文档编号:1818292 上传时间:2019-01-10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如何把握初中语文课堂的教学节奏.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如何把握初中语文课堂的教学节奏.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如何把握初中语文课堂的教学节奏.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如何把握初中语文课堂的教学节奏.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如何把握初中语文课堂的教学节奏.doc(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如何把握初中语文课堂的教学节奏 语文课堂教学节奏是指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要根据教学内容的特征,以及学生的的思维特点,在教学过程能够通过张弛相间、高低参差、快慢有度的教学节奏进行教学。语文教师在把握课堂教学节奏的时候应注意三点1、教师是教学调控的主导。2、课堂节奏的把握要以学生注意力为基点。3、课堂节奏的把握以文本为依据。 初中语文;课堂;教学节奏 美学大师朱光潜先生曾经说过节奏是一切艺术的灵魂。语文课堂教学不仅仅是一种教育活动,也是一门艺术,所以,教学节奏也是语文课堂教学的灵魂所在。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如果教师根据学生的特点,善于调控课堂的节奏,和学生共同演绎语文教学的华美乐章,展示语文课堂的

2、无穷魅力,将使课堂教学效果倍增。因此,研究如何调控语文课堂教学节奏具有重要的意义。作为语文教师,我们如何在一堂课四十分钟内,做到准确而迅速地传递知识信息,还能让学生乐于学习,不身心疲惫。我认为,这就需要语文教师把握好对课堂教学效益有着重要影响的教学节奏。 教学节奏是课堂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 课堂教学是一个动态变化的过程,课堂中知识的传授和能力的培养,师生间思想的交流和情感的传递,都会发生变化。因此,教学节奏也应随之而发生相应的变化。 任何一节课都会表现出一定的节奏运行方式。有的老师的课堂教学,节奏紧凑,教学环节环环相扣。有的老师的课堂教学就比较拖沓。不止是拖沓,一点抑扬顿挫的节奏美感都没有。对

3、于这样的课堂,学生显得无精打采,思维阻滞,教学效益自然就低。反之,科学合理的教学节奏对教学效益有积极影响,学生会表现得思维活跃,积极性高。大大提高了学习效益。更重要的是,这种科学节奏能使教师的讲授变得轻松,且能使学生借助某种暗示效应而更有效地理解知识要点。 强调语文课堂教学节奏,目的是科学合理地安排教与学,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效能,充分体现教师主导作用和教学艺术,保持与学生能力相适应的教学节奏。在语文课堂上为学生带来艺术性的享受。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我们应该如何有效地把握好课堂教学节奏? 第一教师做好教学节奏调控的主导。 教师是课堂教学节奏的主要调控者,所以教师一定要从思想和行动方面都着手做好对课

4、堂教学节奏的调控。对于初中语文课堂来说,语文教师的教学理念、教学语言和教学风格和对教学时间的调控等都会影响课堂教学节奏的变化。例如有的教师教学理念比较科学,他们懂得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他们在课堂教学中便不会自顾自的滔滔不绝,口若悬河。而是会关注学生的听课状态,当学生学习吃力得时候,会把讲课节奏放慢。当学生显得心不在蔫的时候,会采取适当的措施,例如采取课堂活动形式,把节奏放慢或者变化形式,让学生融入课堂。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师往往会从学生的实际学情出发,关注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关注学生的思维节奏变化和注意力集中情况。上课时,教师善于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注意力,师生共同就文本进行

5、思维的碰撞、情感的沟通。这样的课堂教学,常常呈现出生动活泼,节奏丰富,学生的学习负担较轻,教学效益较高。语文教师的教学语言也直接关系到语文课堂教学的效果。我们都有这样的体会当在课堂外听到有的老师用抑扬顿挫的声调讲课时,即使不知道讲的内容,也会被这种高低转折和谐悦耳的语言节奏所吸引。 第二课堂节奏的把握要以学生注意力为基点。 中学阶段学生的思维相当活跃,但是他们注意力不够稳定,其注意力特点一般是活跃-疲软-再活跃,呈现短周期运动过程。这样的注意力特点就需要教师在课堂上引导学生做有收有放,有紧张有松弛的周期性的思维运动。根据学生注意力特点,教师在课堂的安排要根据学生的思维注意力的变化,逐步安排对学

6、生的教学内容。上课最初的3一5分钟,学生处于心理、生理的准备阶段,思维还没有活跃,注意力也不稳定,教学训练量安排相对要小些,否则学生很难适应。其后的20分钟是一般学生进入注意力最积极的时期,可把那些思维要求高、强度大的教学活动训练放在这段时期。下课前5一10分钟注意力又开始逐渐趋于衰退,建议安排强度不大的拓展活动,以达到在愉快的氛围中巩固所学知识的目的。 第三课堂节奏的把握以文本为依据。 语文教学多是对文本的解读。文本是教学之蓝本,文本因其文体、内容、情感等差异,形成了文本内涵的节奏差异、文本的节奏差异也是教学节奏调控的重要依据。例如在文学文体的文本里面。小说的情节节奏,小说的开端、发展高潮和

7、结局都展示着情节的起伏,每个情节里面都应该用不同的教学节奏演绎。又例如,在戏剧文本里面,冲突节奏是最明显的。戏剧中的冲突节奏是情节节奏的特例。戏剧中的对白或犀利、或厚钝、唱腔或激越、或婉转,都推进着矛盾冲突,演绎着人物命运的生死离合。在散文文本中,主要体现的是文本的情感节奏。散文中储存着丰富的情感,情感抒发的发式各有不同。有直抒胸臆的大气,借景抒情的委婉,情景交融的和谐,均需要不同的节奏来表达。诗歌文本中值得注意的是语言节奏。诗歌是跳跃的语言节奏不论诗句华丽柔美、老道瘦硬、慷慨豪放、舒缓婉约,都是语言的张力,都需要不同的节奏来表达。除此以外,不同类型文章的问题,也需要不同的节奏把握。例如记叙类

8、文本要注意一一起伏曲折的节奏。初中阶段,以写人记事的记叙类文本为主这类文本,在思路结构上往往具有波澜起伏的节奏特点。即使是以写人为主的文章,也往往有着情感的起伏变化。在小巷深处一文中,通过生活琐事表现了善良的养母对我深沉与无私的爱文中的我随着年龄的增长,对养母的感情由满足、自豪、沉默、厌恶、悔悟而变化着,在平实的叙事中潜藏着一条深沉而真挚的感情之流。这起伏曲折的感情,使文章的节奏分明,韵味十足。又例如在说明类文本中,明快简洁的节奏是说明文的特点。初中阶段的说明文,以说明事物或事理为主这类文本,条理相对清晰,语言相对活泼,构成了明快而简洁的节奏特点。议论类文本-倡导的是严谨平稳的节奏。初中阶段的

9、议论文很少,这类文本以阐述道理为主,节奏相对平稳,然而文本的内在结构严谨,逻辑思维严密。总之,文本节奏对教学节奏具有制约作用,教学节奏的调控要因文而异,与文本内涵的节奏相适应这样,课堂教学的节奏就会趋于合理,课堂教学的效益就能取得高效。 1谷生华.初中生语文课堂注意力变化走势初探J.渝西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8,1(3). 2刘学成.语文课堂教学的节奏调控J.语文教学与研究,2018(1). 3徐栋.调整语文课堂教学节奏策略谈J.教学与管理,2018(17). 要练说,得练听。听是说的前提,听得准确,才有条件正确模仿,才能不断地掌握高一级水平的语言。我在教学中,注意听说结合,训练幼儿听

10、的能力,课堂上,我特别重视教师的语言,我对幼儿说话,注意声音清楚,高低起伏,抑扬有致,富有吸引力,这样能引起幼儿的注意。当我发现有的幼儿不专心听别人发言时,就随时表扬那些静听的幼儿,或是让他重复别人说过的内容,抓住教育时机,要求他们专心听,用心记。平时我还通过各种趣味活动,培养幼儿边听边记,边听边想,边听边说的能力,如听词对词,听词句说意思,听句子辩正误,听故事讲述故事,听谜语猜谜底,听智力故事,动脑筋,出主意,听儿歌上句,接儿歌下句等,这样幼儿学得生动活泼,轻松愉快,既训练了听的能力,强化了记忆,又发展了思维,为说打下了基础。4谷岚.试论语文课堂教学节奏对教学有效性的影响J.语文教研,201

11、8(22). 这个工作可让学生分组负责收集整理,登在小黑板上,每周一换。要求学生抽空抄录并且阅读成诵。其目的在于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热爱生活,所以内容要尽量广泛一些,可以分为人生、价值、理想、学习、成长、责任、友谊、爱心、探索、环保等多方面。如此下去,除假期外,一年便可以积累40多则材料。如果学生的脑海里有了众多的鲜活生动的材料,写起文章来还用乱翻参考书吗?5陆素萍.有关初中语文探究式教学的几点思考J.语文学刊,2018(10). 语文课本中的文章都是精选的比较优秀的文章,还有不少名家名篇。如果有选择循序渐进地让学生背诵一些优秀篇目、精彩段落,对提高学生的水平会大有裨益。现在,不少语文教师在分析课文时,把文章解体的支离破碎,总在文章的技巧方面下功夫。结果教师费劲,学生头疼。分析完之后,学生收效甚微,没过几天便忘的一干二净。造成这种事倍功半的尴尬局面的关键就是对文章读的不熟。常言道“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如果有目的、有计划地引导学生反复阅读课文,或细读、默读、跳读,或听读、范读、轮读、分角色朗读,学生便可以在读中自然领悟文章的思想内容和写作技巧,可以在读中自然加强语感,增强语言的感受力。久而久之,这种思想内容、写作技巧和语感就会自然渗透到学生的语言意识之中,就会在写作中自觉不自觉地加以运用、创造和发展。6叶澜.让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J.教育研究,2018(9).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