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静脉输液操作教学效果的几点体会.doc

上传人:3d66 文档编号:1818468 上传时间:2019-01-10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3.8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如何提高静脉输液操作教学效果的几点体会.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如何提高静脉输液操作教学效果的几点体会.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如何提高静脉输液操作教学效果的几点体会.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如何提高静脉输液操作教学效果的几点体会.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如何提高静脉输液操作教学效果的几点体会.doc(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如何提高静脉输液操作教学效果的几点体会 摘要在基层卫生队,静脉输液是应用最多的一项基础护理操作,也是临床抢救和治疗患者的重要措施,是卫生员应熟练掌握和准确运用的一项实践技能。如何保证有效的提高临床静脉输液操作教学效果,让卫生员熟练准确地运用静脉输液的知识和技能,养成在临床护理工作中,严格执行操作规程,坚持多观察,勤思考,不断创新的好习惯就尤为重要。 为了提高部队卫生员静脉输液的操作能力,我们改进实训课教学,加强实践性教学环节,理论联系实践,激发学员学习兴趣,提高综合素质,培养出真正的实用的卫生兵。在基层卫生队,静脉输液是应用最多的一项基础护理操作,也是临床抢救和治疗患者的重要措施,是卫生员应熟

2、练掌握和准确运用的一项实践技能。如何保证有效的提高临床静脉输液操作教学效果,让卫生员熟练准确地运用静脉输液的知识和技能,养成在临床护理工作中,严格执行操作规程,坚持多观察,勤思考,不断创新的好习惯就尤为重要。现将一些在教学过程中的体会总结如下。 一、加强在临床操作中的安全意识 (一)进行职业安全知识教育,提高自我防护意识 据调查,患者最担心的是输液的准确性,担心卫生员在操作中加错药、输错药。这就要求在教学整个过程中,必须强化卫生员的责任心,教育其认真执行查对制度及各项工作流程,保证输注药物、剂量的准确,提高卫生员的安全意识,使其认识到在操作中严格执行操作规程对杜绝操作中不安全隐患的重要性。 在

3、教学过程中发现卫生员自我防护意识差,因此针刺伤也是卫生员在临床护理操作中常出现的意外。这就要求我们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要对针刺伤的职业防护知识进行普及,告知卫生员针刺伤后处理流程,同时要不断强化法律意识,教员要对卫生员输液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要心中有数,及时发现并纠正,提高卫生员的自我防护意识,杜绝不安全隐患。 (二)严格执行操作规程,规范静脉输液制度和操作流程 输液操作的规范化是静脉输液安全管理的重要因素,卫生员必须严格执行“三查七对”制度,用药前核对病人姓名时,应采取“呼唤应答法”进行查对,确保输液安全。操作前按要求穿戴工作服、帽,流动水洗手。操作中严格无菌制度,保证 “一人一针一管一带”。输

4、液卡签字工整、规范,使用国际24h制,不可随意涂改。做到勤巡视、勤观察,认真监测输液过程中患者情况。 二、不断提高卫生员的心理素质 (一)端正态度,放松情绪 卫生员在进行第一次静脉穿刺时,因为高涨的学习热情会产生一种盲目的自信感,一次穿刺失败或者是患者一句质疑的话,都会让其产生紧张、恐惧、不自信的心理。这种不良的心理状态会直接影响患者对卫生员的信任感,从而使卫生员的情绪产生变化,进而影响其操作准确性,导致整个操作失败。因此卫生员要力争随时适应环境变化,随时调解心理状态,学会自制、自慰和自我解脱,减轻心理负担。卫生员在为患者进行静脉输液时只有调整好心态,端正态度,放松情绪,才能使静脉穿刺成功,取

5、得患者的认可1。 (二)营造轻松的教学环境,在实践中增强信心 临床的教学环境不仅是单纯的物理环境,主要的是由患者、患者家属、教员组成的人文环境。如何取得患者及患者家属的配合谅解,取得教员的信任,是卫生员需要掌握的一项重要技能,这要求卫生员有较强的沟通交流能力,主动为自己创造一个良好的操作环境,这样卫生员不但可以增加实践机会,同时可以在实践中增强自信,提高穿刺成功率,提升静脉输液技能。 另外,教员应该为卫生员营造一个轻松优良的学习环境,有助于减轻卫生员的精神压力,提高教学效果。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员要注意自己对待学员的态度,应该把他们当成自己的朋友,而不只是单纯的学生,同时把临床工作中的静脉穿刺

6、技巧倾囊相授,可以迅速赢得卫生员的信任,减轻甚至是消除他们在带教教员面前进行操作时的心理压力,进而增强教学效果。 在教学过程中,应注意保护卫生员的自尊心,尤其是在患者面前,不能用批评或者指导的语气对他们说话,对其操作问题进行纠正时应该避开患者。并且可以实时的在患者面前表扬卫生员,增加患者对卫生员的信任度,并鼓励卫生员主动与患者交流,勇敢面对失败,增强卫生员的自信心。 三、转变理念,体现人文关怀 “以人为本,以患者为中心”,是新型医疗模式的核心2。部队卫生员对患者特别是新兵的态度比较强硬,缺少人文关怀。在教学过程中要不断加强卫生员的职业道德教育,树立高度责任感、高尚的职业道德,转变卫生员的服务理念,站在患者的立场上为患者考虑,树立“以人为本,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理念使患者在接受静脉输液时,感受到人性化的温馨护理服务。 总之,在静脉输液操作教学过程中,教员潜移默化的引领及心理疏导,对卫生员在临床工作中熟练掌握静脉输液技巧,提高静脉穿刺成功率,并且保持沉稳的心理状态起到支持作用。有效的提高静脉输液操作教学效果,可以使卫生员在治疗疾病、抢救患者的过程中娴熟准确地运用静脉输液的知识和技能,成为一名优秀的部队卫生人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