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把高考作文写得深刻.doc

上传人:3d66 文档编号:1818469 上传时间:2019-01-10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如何把高考作文写得深刻.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如何把高考作文写得深刻.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如何把高考作文写得深刻.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如何把高考作文写得深刻.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如何把高考作文写得深刻.doc(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如何把高考作文写得深刻 写作文,不仅要言之有物,还要做到主题鲜明、内容深刻。所谓“深刻”,就是要有深透的见解,有深入的分析,能揭示问题产生的原因,让读者对事物有更加深入的认识。高考考试说明对“深刻”的基本要求是“透过现象深入本质,揭示问题产生的原因,观点具有启发作用。”在2018年辽宁高考作文中,大部分考生在“深刻”方面做得比较好,能按照“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模式,层层深入,就“闻苹果”展开论述,阐明观点。下面,笔者就结合高考考试说明中的这三点要求来谈一下“如何把高考作文写得深刻”。 第一,透过现象看本质,抓住问题的关键 任何事物都由现象和本质组成的,我们不仅要看到事物的表面现象,

2、还要抓住其本质,挖掘现象背后隐含的内容,从而给人带去启发性的思考。以2018年辽宁高考作文为例,考生从“闻苹果”这一现象出发,可以提炼出如下几个深刻的观点“不要盲从,要有主见”“学会理性思考,不迷信权威”“实践出真知,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敢于质疑,挑战新事物”这些观点都蕴涵在所给材料之中,看考生从哪个角度切入,侧重论述什么观点。明确了文章的论点,就要围绕其进行深入的论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掌握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适当地把这些观点运用到作文中来。行文时,考生可直接引用名人名言,也可化用哲学观点,用自己的语言阐述其中的关系。比如爱默生说过“人生最大的遗憾就是,在我想说不的时候说

3、了是。”试问,没有敢于说不的勇气怎么会有创新科技成果的研发,怎么会有哥白尼的“日心说”? 2.恰到好处地使用论证方法,以使文章的内容显得有层次、有重点,更为深刻。其实,“透过现象深入本质”就是“去伪存真、去粗取精、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过程,一定要开拓思路,安排好内容层次,采用层层剖析、正反对比、辩证分析等方法,使文章的内容更具体、更真实、更深刻。 3.文体不同,把握本质的方法也不同。在记叙文中,“深刻”是通过抒情和议论来体现的。在议论文中,首先要确立鲜明的论点,然后就论点进行深入的分析和详实的论证,从而揭示事物的本质。仍以辽宁考题为例,其中以议论文居多,其次是带有抒情意味的记叙文,也有的考生

4、选择童话、寓言、书信、故事新编等体裁。拿议论文来说,多数考生都能抓住重点,精心选材,在叙述中渗透感悟,在抒情中彰显理性,在议论中点亮哲思,将这三种表达方式恰到好处地综合起来。 第二,揭示事物内在的因果关系 凡事都有因有果,因果关系是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必然规律。有些考生存在思想局限,只看到表面现象就得出结论,而不去分析事物内部的因果关系,所以导致分析肤浅,泛泛而论。在议论文中,因果关系就是论点与论据的关系;在记叙文中,因果关系就是情感与现象的关系;在散文中,因果关系就是形与神的关系。写作中,我们对问题要有自己的观点,不仅要揭示问题产生的原因,还要寻找解决的办法。这就要求考生在发表见解时,有自己的思

5、考,有独到的观点,能比一般的认识更上一个层次。以“闻苹果”为例我们可以这样写 1879年,一部伟大的著作在众人议论中诞生,这部著作撼动了人类的心理底线。因为这个生物学家的质疑让人类对生命起源有了新的认识。对,这部著作就是物种起源。物种起源让人们重新认识了人类的由来,不像西方人所说的“基督救世”,更不像东方人所说的“女娲造人”。人不是神造的,而是由猿进化而来的。对于人类的起源,绝大多数人迷信权威,达尔文却在平庸之中拔地而起,向权威说不。没有这种精神何来达尔文的进化论?没有这种精神何来人类的进步?齐白石说过“学我者死,创我者生。”死与生的区别就在于是否敢于创新,敢于向权威说不。向权威说不,需要勇气

6、,更需要敢于质疑的态度。学会向权威说不,也许下一个改变世界的就是你! 这段文字中存在明显的因果关系。有的考生就“生命起源”这一话题展开论述,因为有了达尔文的质疑精神,所以才有了物种起源;因为敢于挑战权威,所以推动了人类文明的进步。 第三,观点要具有启发性和代表性 这一点强调的是文章的立意,强调中心思想的深度和广度。每篇文章都要表达一定的观点,观点不仅要鲜明深刻,还要新颖独特,避免空发议论。如何让文章耳目一新,除了观点新颖,素材也是关键,素材不仅要紧扣主题,还要与时俱进,具有时代感和现实感。通过引用热点素材和时新素材,来激活论点,使文章贴近生活,贴近读者,凸显时代特征。在写作中,我们可以充分利用

7、下面的时新素材。 前不久,日本发生了特大地震,导致福岛核泄漏,于是,核辐射也成了人们议论的话题。就在日本人抢险救灾的同时,中国市场上却刮起了一场“抢盐旋风”。一时间,人们纷纷走进超市、商场,购买大量食盐。原来,日本媒体曾经报道服用碘化钾可以防止核辐射,还有的人担心盐会受到核辐射的“污染”,以后会影响健康。你也买,我也买,他也买,几天之内,市面上的食盐被一抢而空。这次“抢盐风波”与作文题中的“闻到了”极为相似,都是“盲从”惹的祸!当新事物出现时,绝大多数人只观其表,不看其内,别人怎么样,他就怎么样,结果犯了主观唯心主义的错误。前几年出现了“师范热”也说明了这一点,很多考生都报考师范专业,可结果呢

8、?盲目的跟风导致一大批师范毕业生“无路可走”,只能改行或者继续深造 我国古代的读书人,从上学之日起,就日诵不辍,一般在几年内就能识记几千个汉字,熟记几百篇文章,写出的诗文也是字斟句酌,琅琅上口,成为满腹经纶的文人。为什么在现代化教学的今天,我们念了十几年书的高中毕业生甚至大学生,竟提起作文就头疼,写不出像样的文章呢?吕叔湘先生早在1978年就尖锐地提出“中小学语文教学效果差,中学语文毕业生语文水平低,十几年上课总时数是9160课时,语文是2749课时,恰好是30%,十年的时间,二千七百多课时,用来学本国语文,却是大多数不过关,岂非咄咄怪事!”寻根究底,其主要原因就是腹中无物。特别是写议论文,初

9、中水平以上的学生都知道议论文的“三要素”是论点、论据、论证,也通晓议论文的基本结构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但真正动起笔来就犯难了。知道“是这样”,就是讲不出“为什么”。根本原因还是无“米”下“锅”。于是便翻开作文集锦之类的书大段抄起来,抄人家的名言警句,抄人家的事例,不参考作文书就很难写出像样的文章。所以,词汇贫乏、内容空洞、千篇一律便成了中学生作文的通病。要解决这个问题,不能单在布局谋篇等写作技方面下功夫,必须认识到“死记硬背”的重要性,让学生积累足够的“米”。 这段文字引用了“抢盐风波”和“师范生就业难”两个社会热点,既符合文章的观点,又具有时代性,使观点更加深刻。另外,文章的观点不能停

10、留在一般的认识上,要上层次,要有深度,这对议论文来说尤为重要。立意是文章的灵魂,从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到解决问题,时刻都要围绕观点展开。 总之,要想把考场作文写得深刻,需要深厚的基本功,这不是一朝一夕之事,只有认识上去了,理论掌握了,方法得当了,才有可能写成出彩的作文。与当今“教师”一称最接近的“老师”概念,最早也要追溯至宋元时期。金代元好问示侄孙伯安诗云“伯安入小学,颖悟非凡貌,属句有夙性,说字惊老师。”于是看,宋元时期小学教师被称为“老师”有案可稽。清代称主考官也为“老师”,而一般学堂里的先生则称为“教师”或“教习”。可见,“教师”一说是比较晚的事了。如今体会,“教师”的含义比之“老师”一说,具有资历和学识程度上较低一些的差别。辛亥革命后,教师与其他官员一样依法令任命,故又称“教师”为“教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