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改进高职平面设计专业实训建设与学生就业接轨.doc

上传人:3d66 文档编号:1818730 上传时间:2019-01-10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2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如何改进高职平面设计专业实训建设与学生就业接轨.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如何改进高职平面设计专业实训建设与学生就业接轨.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如何改进高职平面设计专业实训建设与学生就业接轨.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如何改进高职平面设计专业实训建设与学生就业接轨.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如何改进高职平面设计专业实训建设与学生就业接轨.doc(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如何改进高职平面设计专业实训建设与学生就业接轨 根据几年来的从教经验和对平面设计这一专业的了解程度,从学生现状分析学生与用人单位无法衔接的本质原因,希望能够帮助分析将如何发展高职平面设计专业的实训研究,推动教育未来可持续发展的道路顺利进行。 平面设计专业;实训建设;就业 史妍(1981-),女,黑龙江哈尔滨人,讲师,毕业于哈尔滨师范大学,从事美术教学研究。 G642 A 1002-2139(2018)-11-0-02 一、分析高职平面设计专业学生的现状 根据几年来的从教经验和对平面设计这一专业的了解程度,从学生现状分析学生与用人单位无法衔接的本质原因,希望能够帮助分析将如何发展高职平面设计专业

2、的实训研究,推动教育未来可持续发展的道路顺利进行。 1、学生知识的储备量不够,目光短浅,不能与国际接轨。 高职院校的平面设计专业学生多数考试成绩比较低,不能够考入本科院校而被高职院校录取。考入高职院校的学生本身文化课水平不足,专业技能不高。在高职院校三年的学习中,学生受到学校设施、教师技能水平、家庭、社会及自卑心理等因素的影响,对知识的理解过于表面化,不能举一反三,更多的是应付考试。没有更好地利用网络化社会给我们带来的便利条件,获取更多、更新的知识。另外,如今中国的动画产业多数是外资或合资企业,在用人上要求员工具有扎实的理论知识与开拓的视野,认真的工作态度和团队精神,而也恰恰是我们学生所欠缺的

3、。 2、教师在教学环节上重视理论,缺少实践环节。 现在多数高职院校借鉴本科院校的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重视理论知识的讲授,教材没有特色,教学不能与实践相接轨,学生专业技能不强,缺少实践经验成为了另外的不利因素之一。 3、学生缺乏职业道德感、责任心、职业敏感度。 现今我们面对的学生都是80年代末或90年初的独生子女,无论家庭、学校、还是社会都强调学生的个性培养,使学生在校期间缺乏集体荣誉感,以自我为中心。走入社会,不能很好地进行角色转化,在工作中缺乏事业心、进取心、责任心、很多学生不能按照单位制度约束自己,迟到、早退。不履行就业协议承诺,随意跳槽,违约,缺乏职业道德感。给用人单位造成损失,也使用人

4、单位对毕业生丧失了信心,带来负面影响。 二、导致高职学生不适应岗位需求的原因 1、学生自身因素 高职院校学生普遍特点是不愿意学习,不能掌握正确学习方法,也没有自我学习的能力。很多学生在学期间就是浑浑噩噩的度日,没有进取心。学生在溺爱下长期以来养成散漫、懒惰的特点。进入大学后不能适应学习生活,全身心地投入学习中。大学期间,大多数学生只是为了不挂科而死记硬背理论知识,并不重视技能训练。 2、教师因素 (1)教师的教学能力,专业素质,科研能力等直接影响学生。新时代的教师已经不只是“传道、授业、解惑者”,更应是教会学生学习能力。 (2)现在很多高职院校的教师注重理论性教学而缺乏实践环节。很多教师毕业后

5、就从事教学工作,缺少技能实践经验,不能跟上时代步伐。 (3)教师不注重心理知识学习,不能将其运用到教学中。在教学中缺少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不能从根本上了解学生,做到真正的因材施教。 3、教育的大环境因素 (1)不断扩大招生直接影响了学生整体素质,为了竞争与生存,高职院校的录取分数逐年降低,学生素质越来越差,直接影响了学校整体水平。 (2)教育投入不足,导致学校设施陈旧,不能及时更新,教育上没有更多资金用于实验室建设,实践基地建设,使学生在校期间不能更好地与社会,企业接轨。 三、怎样改进实训建设才能满足岗位用人需求,达到可持续发展的目的 1、树立全球化的教育教学理念,使教学水平与国际接轨 树立

6、正确的高职学生职业能力教育国际化观念,制定国际化培养目标。高职教育国际化是指世界范围内的各院校之间的跨国界、跨民族、跨文化的多边交流、合作与援助的活动过程或发展趋势。(汪诚强,2018)使高职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与世界接轨。学习发达国家先进的教学理念、教学模式、教学课程、教学科研等,确立正确的教育国际化观念,增强竞争意识。通过各种国际交流形式开拓学生视野,提高学生全球化意识,以国际化标准培养学生。引进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选用具有国际性的教材或教学辅助资料。内容上注重多国家、多视角的选材,使学生有国际化的欣赏能力和辨别水平,扬长避短,学习先进的技术理念,弘扬中国文化精髓,使中西文化融会贯通。 2、

7、现代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开拓学生视野 信息技术的发展已经为高等教育的输入和输出提供了一条主要通道,信息技术帮助各大院校展示其具有世界水平的资格,能让学生生活和工作在一个没有界限的世界,技术给予了很大的承诺。(Thune, T. & Welle-strand, A. 2018)高职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可持续发展道路离不开计算机网络技术和多媒体技术的应用,现代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给教学、就业、交流等提供了一个广阔的平台。通过这一平台教师可以完善教学手段,共享教学资源,提高教学质量,更好地服务于学生。学生可以在此交流学习,自由选择学习方向,了解专业领域前沿信息,在网上视频观看专家教学,开阔视野,提高专业

8、技能。另一方面,通过网络学生可以掌握最新、最快就业信息,给学生提供求职就业更多的机会,使学生理论学习与专业技能培养始终与就业紧密联系,建立正确的职业人生观、职业价值观、通过网络信息获取正确的职业能力的学习导向。 3、积极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培养高职学生良好的职业素养 可持续发展学校把环境可持续发展视作为学校教育的中心理念和核心内容,并通过各项管理措施,利用学校场地,建立全方位的整体课程体系和教学实践来实施。(Hickling Hudson, A.& Ferreira, J.2018)学校大力建设就业指导中心,合理制定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从多种渠道获取可靠资源,建立校企联合办学、建立实习实践基地,订

9、单式培养方式等,使学生的专业课程体系调整为重视技能培养,开展实习实践课程。引入“学士前”概念,与企事业单位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利用每年寒暑假的时间,让学生到单位进行实职锻炼,这样可以让学生提前直接体会到工作的内容,达到培养学生职业化素质效果。(张道兵,2018) 4、重视高职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树立终身学习观念 随着科技发展的日益加快,知识不断更新,每个人都应该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作为高职学生,不但要有掌握知识的能力,还要把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可以活学活用。 5、提高教师的职业素质和教学技能 作为教师必须具有渊博的知识、精湛的技能和优秀的教学品质。在教学过程中也在潜移默化的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教

10、师本身就要以学生为本,不只是传授知识更要教会学生学习的能力。知识的运用比知识的拥有更重要,职业化能力培养的目的在于将知识加以运用,将知识融化为自身能力。(邢文祥,2018)另外,教师应以团队合作的方式进行工作。他们经常向不同领域的技术员工(比如电脑工程师)咨询,以掌握作为教师所应掌握的技能。(I Beare, H. 2018) 6、建立专业工作室,制定专业项目,培养团队意识 作为大学生每个人都生活在集体中,是集体的一分子。在教学中,我们要提倡团队协作精神,通过一些比赛,项目来树立学生的集体观念和合作意识。提高学生的团队意识,消除个人主义,缺乏责任感和集体意识淡薄等负面心理,为以后职业需要打下坚

11、实基础。 要练说,得练看。看与说是统一的,看不准就难以说得好。练看,就是训练幼儿的观察能力,扩大幼儿的认知范围,让幼儿在观察事物、观察生活、观察自然的活动中,积累词汇、理解词义、发展语言。在运用观察法组织活动时,我着眼观察于观察对象的选择,着力于观察过程的指导,着重于幼儿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的提高。综上所述,我国高职学生改进高职平面设计专业实训建设与学生就业接轨,从根本做起,放弃狭隘“能力本位”观念, 过分强调“就业”单一功能,要把学生的实践能力放到重要位置,大力开展实训基地建设,更快更好地适应现今社会的职业要求。 一般说来,“教师”概念之形成经历了十分漫长的历史。杨士勋(唐初学者,四门博士

12、)春秋谷梁传疏曰“师者教人以不及,故谓师为师资也”。这儿的“师资”,其实就是先秦而后历代对教师的别称之一。韩非子也有云“今有不才之子师长教之弗为变”其“师长”当然也指教师。这儿的“师资”和“师长”可称为“教师”概念的雏形,但仍说不上是名副其实的“教师”,因为“教师”必须要有明确的传授知识的对象和本身明确的职责。1姚伟民,人力资源视角下的大学生职业化素质培养,中国集体经济社会视野,2018年3月181-182 2汪诚强,高职教育国际化新论,黑龙江高教研究,2018年第127期27-28 单靠“死”记还不行,还得“活”用,姑且称之为“先死后活”吧。让学生把一周看到或听到的新鲜事记下来,摒弃那些假话

13、套话空话,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篇幅可长可短,并要求运用积累的成语、名言警句等,定期检查点评,选择优秀篇目在班里朗读或展出。这样,即巩固了所学的材料,又锻炼了学生的写作能力,同时还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等等,达到“一石多鸟”的效果。3Thune, T. & Welle-strand, A.(2018).ICT for and in the internationalization process A business school case study. Higher Education, 50,4, pp.593-611. Retrieved Feb 27, 2009 from EBS

14、CO database. 4Hickling- Hudson, A. & Ferreira, J. (2018). Changing schools for a changing world (Ch.12). In B. Burnett, D. Meadmore & G. Tait (Eds), New questions for contemporary teachers taking a socio-cultural approach to education (pp.153-168). Pearson. 5张道兵,从就业难反思大学生职业化素质培养,东方企业文化策略,2018年6月128-129 6邢文祥,大学生职业化能力培养体系的建构与实施,中国高等教育,2018年第6期57-58 7I Beare, H. (2018). Reworking the curriculum within a new mindset (Ch.11). In Creating the future school (pp.144-165). Routledge / Falmer. 8谢广山,世界高等教育发展趋势下的中国高职教育发展,三门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8年第3卷,第3期5-7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