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评价体育教学体系.doc

上传人:3d66 文档编号:1818807 上传时间:2019-01-10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1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如何评价体育教学体系.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如何评价体育教学体系.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如何评价体育教学体系.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如何评价体育教学体系.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如何评价体育教学体系.doc(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如何评价体育教学体系 体育教学评价体系的建立是对学校体育教学进行改革的主要内容之一,从某种意义上来讲,评价体系对教学思路的方向、教学质量的高低以及社会对体育人才价值观的确定有着决定性作用。评价体系是服务于学生的教育与发展,而其中区分、选拔的作用是相对次要求,即评价是手段而非目的。因此本文就在分析当前我国高校体育教学评价体系所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针对体育教学评价体系的建立展开讨论。 高校体育教学;评价体系;现状;思考 一、我国高校体育教学评价体系的现状 (一)评价目的的单一性。现在很多高校的体育课堂仍然以课堂、以老师为中心,课堂的学习内容也是多强调运动技能,体育课堂中固定的感知、认知、理解、巩固

2、等制式化的程序教学模式并未被打破,而评价手段也相对单一。体育教学的评价只是为了评价而评价,将体育教学的最终目标理解为评价结果。因此,评价的目标有一定的单一性。 (二)评价内容的片面性。体育教学的目标是让学生掌握健身的基本方法和技能。使学生在课堂上体验运动的乐趣和成功的感觉,练就健康的体魄,形成自觉锻炼的习惯和终生体育的意识。但目前的高校体育教学评价内容却是对身体素质和运动技能的评价。这种评价与体育教学目标不一致,应增加对学生体育学习态度、情意、合作等方面的评价。 (三)评价方式的局限性。目前的高校体育教学评价最大的不足就是用一个统一的量化标准对学生进行终结性的评价。学生无论在体能、技能、兴趣、

3、个性等方面都存在很大的个体差异。有些学生不用怎么努力,体能和运动成绩也能达到优秀,而有些学生“天分”较差,虽然通过努力取得了很大进步,但仍然达不到标准要求,成为“不合格者”,这样会严重挫伤这些“弱势”学生的自信心和自尊心,削弱他们体育学习的积极性,甚至使他们远离体育活动。这样的结果是不利于学生形成终生体育意识。对于很努力的“弱势学生,没有体现“以人为本”。应当依据个人的进步得到的评价,而不是仅通过相互比较或以一个统一的标准来衡量学生的学习状况。 (四)评价主体的单一性。目前高校体育教学评价的主体是教师,学生作为被评价者和教师基本处于对立的状态,学生对于评价结果大多处于不得不接受的被动状态。这种

4、单方面的、孤立化的评价,使教学评价缺少民主性而显得独断,不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三)评价过程忽略学生的主体性 很多高校学生的体育成绩都是由技术技能来决来的,学校对学生的体能及技术技能过分关注,而对于教学目标中的其它内容,诸如体育态度、合作精神以及社会性发展等非智力因素有所忽略,评价过程无法真正体现出新课程改革所提倡的“突出学生主体性”这一理念,对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也会产生很大影响。体育教学的评价通常是定量的方法,通过测量或测试,收集相关数据进行评价,评定结果以分数的形式显示出来。这种方法无法体现出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努力程度。 (四)评价方法不科学 评价方法的不科学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5、其一是对动态评价有所忽略,因为学生通过一定时间的学习,其进步程度及参与程度均会发生改变,而静态评价的主要内容是学生已经达到的能力及水平,针对学生的发展状况以及学习潜能却没有足够的重视,没有采用动态的评价方法;其二是侧重终结性评价,对于过程性评价有所忽略,终结性评价是对学生的达标情况做出判断并以此检测学习效果及教学质量。但是教学的反馈及修正需要通过过程性评价来体现,从而帮助学生及时发现、解决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因此过程性评价的重要性是终结性评价无法取代的。 二、建立高校体育教学评价体系的宗旨 建立科学、有效的体育教学评价体系,首先要确定以人为本的现代教育理念。以人为本所体现的是一种价值取向,教

6、学的起点是人,终点也是人的素质,这就决定了整个过程中人是最主要的因素,即学生是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因此,从某种意义而言,教学活动中的以人为本即以学生为本,充分尊重学生的意愿及客观存在的个体差异,注意因材施教,从而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升。然后要确立终身体育以及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终身体育是健康第一的重要体现,而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学生在体育活动中是否获得取乐趣和愉悦,因此在针对高校学生体育教学的评价方面,要以培养其终身体育意识为基础。 三、建立科学的体育教学评价体系 (一)突出发展性评价 传统的体育教学评价中,终结性评价往往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其直观的反映出了教学的最终结

7、果,但是这种评价方法与教学过程不同步,针对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无法及时的反馈出来,因此要把形成性评价以及诊断性评价与之相结合,才能弥补终结性评价的缺陷。诊断性评价的主要作用是针对学生在某一教材的准备状态进行评价,从而确定出教学起点以及相应的学生方法;而形成性评价则是及时发现教学过程中的问题,及时获取相应的反馈信息,对体育教学工作进行及时的改进。将三种不同的评价方法相结合,可以促使教学评价过程始终处于一个动态的环境,从而提高评价的有效性及合理性。 (二)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相结合 长期以来,定量评价在高校的体育教学评价中都有着重要的地位,它使得教学评价更具有科学性。但是体育教学与其它学科的教学一样

8、,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其包括很多诸如兴趣、情感等非智力因素的内容,而这些评价指标是无法定量测评的。而体育教学中对这些非智力因素指标有所忽略就无法体现出体育教学的全面性。因此评价体系中要将定量评价及定性评价相结合,提高评价活动的综合性及全面性。 (三)自评与他评相结合 在学习过程中,外界的环境因素是导致学生内在变化的基础条件,只有学生真正的认识到了自己的不足及缺点,才会进行主动的更正及完善。在高校体育教学过程中,他人的评价占据着重要的地位,但是学生的自评却有所忽略,一般都是学校以老师做出评价,老师再对学生做出评价。要在他人评价的过程中融入合理的自我评价,不仅会提升学生的主动性,增强其参与意识,

9、而且培养其反思的思维习惯,对自身的优缺点有着更为合理的认识,提高了评价活动的客观性及主动性。 (四)增加考核项目的选择性 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则评价考核项目的设置就要体现出一定的相对性,增加多种选对性,强调考核项目对学生体育锻炼的指导性意义。体育考核项目要根据素质教育的相关要求,以发展学生的综合素质为目的,培养学生的体育特长及个性,针对学生在课外自学的体育知识、技术以及其它的特长项目进行选择性的测试。在测试过程中,学生有充分的自主选择权,而且不可采用绝对性的评价标准。只有学生感觉到有了较大的选择空间,才会激发其自我锻炼的兴趣,养成终身体育的习惯,最终达到体育教学的目的。进一步的淡化评价体系

10、选拔、甄别的功能,强调其激励及导向作用,及时发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微小进步,并将其纳入体育学习成绩中,提升体育教学评价的动态性。 1罗平.体育育教学中多元评价机制构建探析J.教学与管理,2018;2. 教师范读的是阅读教学中不可缺少的部分,我常采用范读,让幼儿学习、模仿。如领读,我读一句,让幼儿读一句,边读边记;第二通读,我大声读,我大声读,幼儿小声读,边学边仿;第三赏读,我借用录好配朗读磁带,一边放录音,一边幼儿反复倾听,在反复倾听中体验、品味。2刘金生.美国与我国大学体育教学模式与评价对比研究J.内蒙古体育科技,2009;2. 单靠“死”记还不行,还得“活”用,姑且称之为“先死后活”吧。让

11、学生把一周看到或听到的新鲜事记下来,摒弃那些假话套话空话,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篇幅可长可短,并要求运用积累的成语、名言警句等,定期检查点评,选择优秀篇目在班里朗读或展出。这样,即巩固了所学的材料,又锻炼了学生的写作能力,同时还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等等,达到“一石多鸟”的效果。3郑建民.中美高校公共体育课教学考核个案的比较分析J.体育学刊,2018;2. 家庭是幼儿语言活动的重要环境,为了与家长配合做好幼儿阅读训练工作,孩子一入园就召开家长会,给家长提出早期抓好幼儿阅读的要求。我把幼儿在园里的阅读活动及阅读情况及时传递给家长,要求孩子回家向家长朗诵儿歌,表演故事。我和家长共同配合,一道训练,幼儿的阅读能力提高很快。4张洁.普通高校体育选项课教学评价与考核J.黄冈师范学院学报,2009;1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