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书“五要”在中职书法教学中的探讨.doc

上传人:3d66 文档编号:1819007 上传时间:2019-01-10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4.7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书“五要”在中职书法教学中的探讨.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学书“五要”在中职书法教学中的探讨.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学书“五要”在中职书法教学中的探讨.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学书“五要”在中职书法教学中的探讨.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书“五要”在中职书法教学中的探讨.doc(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学书“五要”在中职书法教学中的探讨 摘 要:本文针对目前中职书法教学,围绕学书“五要”“看、临、思、悟、创”五环节,了解起、行、收的笔法,把握字的间架结构,从提高“意象”在笔画中的运用,避免“抄”现象,把握“临”的方法,提高师生对书法美的鉴别和欣赏等多方面进行了探讨。 针对目前的书法教学和学生的书法练习,笔者建议加强“用笔为先”的探索,加强点、画意象在运笔中的应用,细揣起笔、行笔和收笔,理解结体的基本方法,避免“抄”的现象,把握“临”的方法,在“临”的不同阶段,探索“摹”的“双钩”“填墨” 阶段性练习,逐步提高学生的理解力、欣赏力,激发他们学习书法的兴趣和积极性。下面从学书“五要”“看、临、思

2、、悟、创”,谈谈书法的训练。 一、“看”,也称“读帖” 在书法训练教学中,把握以下几点。一“看”,书家的字帖和风格,如“颜筋柳骨”:颜真卿的家庙碑、柳公权的玄秘塔等。这里,一个主要问题就是如何选好合适的帖。二“看”,理解点画“永”字八法的意象。点即侧,晋?卫夫人笔阵图说:“点如高峰坠石,磕磕然实如崩也”;横即勒,像用缰绳勒马。晋?卫夫人笔阵图说:“横如千里阵云,隐隐然其实有形”;竖即弩,状如挽弓之用力,前人说:“弩笔者抢锋逆上顿挫为退涩,弩锋下行里峻疾”;钩即?,像人踢脚,其力全在脚尖,宋?陈思书苑菁华说:“?须蹲锋,得势而出,出则而收”;提(仰横)即策,亦称挑,像用鞭子策马;长撇即掠,如大象

3、的牙齿坚实有力,应“法在涩而动,意欲畅而婉”;短撇即啄,象鸟儿啄食,疾快而有力;磔即捺:像用刀子划肉,楷书中的捺像大刀一样锐利而有力,故有“一波三折”的说法。三“看”,在“永”字八法中,观看名家或书法家亲手书法,观他如何执笔使毫,观他如何动指运腕,观他如何及时而灵活地处理字的结构以及运气的贯通,观他如何由于这些具体活动而表现他的独特风格,同时关注“行墨问题”“浓度枯润配合”等。 二、“临”,也称“临摹” “临”帖实际上分成“临”和“摹”两种不同的学习古人碑帖的方法。“临”是拿纸在碑帖旁边,观看字的形势笔画学写。“摹”是拿薄纸蒙在碑帖上,随着字的大小粗细而把它拓下来。因此姜夔续书谱说:“临书易失

4、古人位置而多得古人笔意,摹书易得古人位置,而多失古人笔意,临书易进,摹书易忘。经意与不经意也”。其次要正确理解用笔,赵孟?跋兰亭序说:“书法的用笔为上,而结字亦须用功,盖结字因时相传,用笔千古不易。”用笔的“三要素”,起笔、行笔和收笔,理解每一笔如何起、收、正、险、夷等,得势造型。用顿、提、按三个动作去写,达到笔力沉着内含,避免一笔滑过,直挺挺的笔画,正如王羲之题卫夫人后说“每作一波,常三过折笔。” 如起笔的变化(平起、侧起、逆起三种),“临”要勤,在具体练习中,遵循从“原帖”“双钩”“填墨”“摹本”,达到“抓形”和“抓神”的有机统一,使写出来的线条有厚重感(见图1、图2)。 三、“思”,也称

5、思考 经过一段时间的临摹,要用“分、合、断、推”的方法把所临摹的有关书法的内容掌握起来,逐笔逐字逐行地进行分析,能分还能合,把全碑帖或碑帖与碑帖之间的总精神、总特点集中起来研究,然后判断它们的优劣短长。最后,能从优劣短长中间探索如何推陈出新的路子来。这种“思”也是思维活动。 结构包括字的结构和形体两部分,是指字内部点画的联结、搭配、组合和字外部形状、姿态的变化规律。清代王澍的论书剩语说:“结体欲紧,用笔欲宽”,如纵横取势 。书写这种结构的字,可以有意识加强上面部分的?咽疲?使笔画向左右方向伸展,加强下面部分的纵势,是笔画向上下方向伸展(见图3)。 “临”是学习,“思”是“吸收”,在学习书法的艺

6、术生活中,“临”好比“吃喝”,“思”则需要很好地把所“吃喝”的东西消化变成自己的血和肉,达到“待用”,为“创作”作准备。 四、“悟”,也称“顿悟” 书法教学中的“看”“临”“思”都是“悟”的基础。从书法史来看,有悟出“笔法”的,有悟出“结构”的,有悟出“气势”的,也有悟出“创新”的。下面笔者分别举例阐述,书家是如何由“物理”而悟出“书理”,以至提高自己书法水平的。 悟“笔法”,如黄庭坚说他自己“元?v间书,笔意痴钝,用笔多不到,晚入峡见长年荡桨,乃悟出笔法荡桨”,是要把桨推出和挽回的动作做到与人身前俯后仰的一定限度的,由这种动作的“到”悟及用笔要“到”。如鲜于枢的悟“笔法”:“用笔遒劲,烂泥里

7、拉车”;悟出“结构”的,如李肇唐图史补说:“旭(张旭)尝言始吾见公主担夫争路,而见笔法之意”,即“争路”或“让路”,悟出字的偏旁结构的要求一样,要大让小、宽让窄、长让短、密让疏(见图4)。 悟出“气势”的,怀素说“吾观夏云多奇峰,辄尝师之”。 五、“创”,也称“创作” 综上所述,“看”“临”“思”“悟”四个问题中几乎都涉及“创”。创造了条件,打下了基础。学习书法,不同于一般写字,它的目的是要发展书法艺术,要有创新。“创”,第一要处理好古与今的关系,继承传统的用笔和章法,揣摩开头怎么写,结尾怎样写,中断(术语?)怎样写,开头和结尾怎样呼应,下段和上段怎样衔接。如天地左右,分行布白、应接、连断、节奏、墨化、幅式、落款、盖章等。其次采用“集古字”与“古衲碑”等方法,经过“集合”,呈现个人的风貌,达到“总成”的境界。左思魏都赋中云“一方面混同,构风采之异观”。再次,处理欣赏与创作的关系,摒弃一切外来干扰,全神贯注,尽兴挥洒,创作精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