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的精细化教学管理的探索与实践.doc

上传人:3d66 文档编号:1819068 上传时间:2019-01-10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4.8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校的精细化教学管理的探索与实践.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学校的精细化教学管理的探索与实践.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学校的精细化教学管理的探索与实践.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学校的精细化教学管理的探索与实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校的精细化教学管理的探索与实践.doc(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学校的精细化教学管理的探索与实践 摘 要:学校管理的精细化则是以最经济的教学投入获取最大的教学效益,以师生可持续发展为目的的教学管理方式。转变教师上课的单向传播信息为多向信息交流,开展课堂教学研究和实践,创设师生平等民主的课堂氛围。通过召开家长座谈会、家访、加强亲情教育,形成学校、家庭、社会共同教育学生的良好局面。 教学工作是学校的中心,教学质量是学校的生命线。如何提高小学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是教育工作者思考的永恒主题。目前,学生水平参差不齐,学生的家庭监护和家庭教育不尽完善,学校的管理压力和质量压力不断增加。深入学习和领会有关教育精神使我进一步认识到,学校只有推行精细化管理,才能真正解决我们

2、面临的问题,才能使我们的教育有长足的进步。 一、实行精细化管理的必要性 制约学校发展、教学质量提升的原因有很多,如学校管理、教师专业化水平、教学设施、生源状况等,但学校管理粗放仍是导致教学质量存在差异的主要原因之一。 让我们聚焦几个与精细化管理相对立的“粗放型教学管理”的镜头: 1、计划的制定及落实。我们在工作过程中需要制定各类计划,如果上交后无人检查计划的落实情况,久而久之,制定者便不再认真钻研教材,不再深入分析学情,缺乏足够的智力投入,甚至年年不变样,使计划如一纸空文,流于形式。 2、课堂教学效率。确保质量的关键在于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但为了教学质量,有些学校随意延长教学时间,时间加汗水的

3、低层次运作,严重挫伤了师生的积极性,这种违背教育规律的现象固然与现行的教育体制、评价方式有关,但我认为更重要的是教学管理不精细造成的。 3、教研教改的实效。学校的教研教改要真正取得实效,除了有计划安排、实施方案、保障措施,还要经常督促、检查、评比,做到及时反馈、准确肯定成绩、严格纠正偏差,使各个环节都落到实处。如果学校的安排不够周密,不但缺乏实效,还会成为教师的一种负担。 上述几个镜头反映出目前小学管理比较粗放,工作安排缺乏科学性,工作落实缺少监督检查,教学工作时效性差,教学研究针对性不强,严重制约和影响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因此,推进精细化管理势在必行。 二、教学管理精细化的内涵 简单的说,精

4、细化管理就是以合理有效利用资源,最大限度地降低管理成本,实现理想工作成效为目标的管理方式。其实施过程可分三个层次:第一层次是规范化,第二层次是精细化,第三层次是个性化。 学校管理的精细化则是以最经济的教学投入获取最大的教学效益,以师生可持续发展为目的的教学管理方式。它要求教学管理的每一个步骤都要精心,每一个环节都要精细,每一项工作都是精品。 三、精细化教学管理的目标任务 学校精细化管理的核心是:落实管理责任,使管理责任具体化、让每一个人员都做到尽职尽责,尽心尽力。要实现精细化管理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工作: 1、做到教学过程精细化 (1)备课要精细。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

5、度把握教学目标,科学设计教学过程,全面提高课堂教学的育人功能。一是充分发挥集体智慧,做到个人备课与集体备课相结合。在集体备课的基础上进行二次备课,对教学的各个细节进一步打磨,以适应教情学情。二是做到课前准备与课后反思相结合。课前准备要深入分析教材和学生,教学设计要深入浅出,难度空间要有弹性,使不同的学生都有发展的空间。课后反思重在从效果根究教学不完善的地方,进一步提高备课的质量。 (2)课堂教学要精细。一切教学活动以有效为前提,做到“三多”,即备课花功夫多,学生积极思维的机会多,学生自主学习时间多。“二精”,即课堂上教师要精讲,课后作业要精练。“一转变”,即转变教师上课的单向传播信息为多向信息

6、交流,开展课堂教学研究和实践,创设师生平等民主的课堂氛围。 (3)作业布置要精细。学生习题作业要精心布置,增强指导性和针对性,要体现探究性、层次性、开放性。一是作业留量要适中。作业负担过重,是造成学生厌学、抄袭作业的主要原因,控制作业留量,减轻学生课业负担,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二是习题要精选,增强课堂指导的针对性,非基础学科要创造性地布置作业。三是作业书写和批阅要规范,注重作业的反馈功能,注重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 (4)教学研究活动要精细。要认真确定研究主题,以“问题研究”为主,突出校本特色。结合研究主题开展课堂教学比武、优质课评赛、优秀教学案例观摩,优秀课件评选等活动,探索适合本校教

7、情学情的教法和学法,促使教师提高课堂教学水平。 2、做到学生管理精细化。 (1)要重点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帮助学生做到循序渐进,不做机械重复,凡是学过的知识都要会,凡是做过的题都要对,落实好堂堂清、日日清、周周清、月月清。 (2)努力构建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德育模式。 一是针对小学学生家庭监管不力现状,培养学生自主管理意识,提高自我管理能力,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二是从组织纪律、学习习惯、文明礼仪、信心教育、吃苦教育、安全教育等方面入手,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三是通过召开家长座谈会、家访、加强亲情教育,形成学校、家庭、社会共同教育学生的良好局面。 四、“三步走”是精细化管理实施的根本保证

8、精细化管理是今后很长时期内,中小学重点努力的方向,是一项战略性的任务。学校必须高度重视,从转变观念入手,切实加强领导,搞好督导检查,确保工作取得实效。 1、切实转变观念。著名教练米卢有句名言:“态度决定一切”。对精细化管理的认识要站在学校发展、教师发展,学生发展的高度上去认识,去把握,在细字上做文章,在精字上下功夫,一切从严要求,从小事抓起。 2、明确工作责任。严格落实“谁的课堂谁负责”、“谁的宿舍谁负责”、“谁的班级谁负责”、“谁的岗位谁负责”、“谁分管谁负责”的岗位责任制。实现大到教学行为,小到生活细节,都有行为标尺,都有督促检查。 3、强化监督监管。精细化管理的关键在于落实。学校校长是第一责任人,不但要统揽全局,还要躬亲实践。要负责各类管理办法的制定,还要监督各项措施的落实,要针对工作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时作出反馈,及时整改,确保工作顺利进行,取得实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