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践操作在数学教学中的作用.doc

上传人:3d66 文档编号:1819166 上传时间:2019-01-10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4.5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实践操作在数学教学中的作用.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实践操作在数学教学中的作用.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实践操作在数学教学中的作用.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实践操作在数学教学中的作用.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实践操作在数学教学中的作用.doc(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实践操作在数学教学中的作用 摘要:实践操作活动是儿童智力活动的源泉,是培养儿童数学能力的有效途径,它能使学生初步学会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方法去解决一些实际问题。本文以鲜明的课例论述实践操作活动在促进学生主动学习,发展学生思维和创新能力上的作用。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学生学习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认真听讲、积极思考、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等都是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可见在数学的教学中还应重视为学生创造动手实践的机会,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操作、猜测、验证、总结来探索数学知识,从而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主动参与意识和勇于探索创新的学习能力。实践操作能使抽象枯燥的数学知识变得形象

2、而有趣,使学生感受数学的魅力,成为儿童学习数学知识的载体,进而让学生爱学数学,爱用数学。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我对此深有体会: 1.实践操作是儿童智力活动的源泉 实践操作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变“要我学”为“我要学”。由于数学知识比较抽象,学生不易理解,缺乏兴趣。例如在教学用1、2、3这三个数可以组成几个两位数时,我们让学生用数字卡片做成头饰,让他们玩要表演节目的排队游戏,或者让他们用数字卡片拼一拼,摆一摆,利用学生好动、好奇的心理,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和感兴趣的事物出发,提供观察和操作的机会,教师再进行引导,这样就能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自觉能动性,让学生在兴趣盎然的操作中把抽象的数学知识变为游戏

3、,变成动作,从感受中获得正确的认知。 实践操作有利于促进学生左右脑的协调发展。由于大脑的功能具有整体性,只有左右半球相互配合,协调发展,人的智力发展才能获得最佳效果。数学思维活动主要受左脑支配,而使用直观的教学材料,由于其具有形象的特点,再加上儿童实际动手操作,使多种感官一起发挥作用,从而调动右脑的参与,这样就能促使左右脑协调发展,充分发掘儿童的智力潜能。可以说实践操作是儿童智力活动的源泉。 2.实践操作能促进学生主动学习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掌握知识的过程是把人类的知识成果转为个体认知的过程。如果教师能为儿童创设一个实践操作的环境,让他们自己动手,在操作中探索未知世界,寻找规律,总结规

4、律,进而运用规律,这样引导他们获取新知识的同时,也在引导他们如何学习。例如:在教学第四册的表内除法中的“平均分”时,让学生从家中带来花生、红枣、糖果、龙眼等分给学习小组的同学,一上课学生们就迫不及待地分起来了,足可见他们参与的热情!开始时让他们自由分,有的同学分得多,有的同学分得少,这时有的同学有意见了教师相机引导:对每一个人都应该一视同仁,想一想怎样才能让每个人分到的同样多?同学们通过交流,边议论边动手分,不一样多时再调整,直到一样多,不一会儿就分好了。接下来再引导学生说说他们是怎么分的,有的说一个一个地分,有的说两个两个的分,还有的说利用乘法口决算出每人可以分几个,直接一次分给他。每种分法

5、都有道理,教师及时地给予表扬,同学们得鼓励,主动探索的劲头更足了!教师再稍加引导,学生们就理解了平均分的概念,并牢牢地印在了脑海中。最后老师让同学们运用所学,把一叠练习本平均分给每组的同学,他们一下就分好了。整个过程,学生们都主动而积极,情绪高涨,连下课了还在议论刚才是如何分的,分到了什么呢!由此可见实践活动的作用非同一般! 3.实践操作有助于发展学生思维 操作不是单纯的身体动作,而是与大脑的思维活动紧密联系着的。操作中不但要引导学生观察、分析、比较,还要引导学生进行抽象、概括,从中发展学生的思维。如教学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时,让学生通过观察,触摸,数一数长方体有几个面,学生用多种方法数出长方

6、体有6个面。这时,老师追问:为了不重复也不遗漏可以怎样数呢?引导着学生思考,最后得出数面的一般方法是上面和下面、前面和后面、左面和右面共有6个面。学习认识什么是相对面后,再引导观察比较长方体相对的两个面,你发现了什么?教师引导学生调动多种感观参与活动,有的用手摸,有的用尺量,有的把两块一样的长方体拼在一起,有的把长方体相对的面沿着外框画在纸上比较,等等。通过动手操作,学生们初步感知了长方体相对的两个面的大小、形状一样的特点。接着,教师用取下长方体相对面的方法验证大小、形状一样。 就这样,学生在思维中操作,在动手中思维,并通过语言将操作过程“内化”为思维,使思维得到了发展。 4.实践操作能培养学

7、生创新能力 一个人的实践活动能力是创造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既需要学生具有获取知识的能力,也需要学生具有应用知识的能力。数学教学要为学生提供摆、弄直观材料的机会,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发现规律、概括特征、掌握方法,在体验中领悟数学、学会想象、学会创造。 如教学第三册的角的初步认识时,在认识了三种不同的角后,让学生用几个相同的角或几个不同的角进行拼图,学生们对此颇感兴趣。学习小组通过合作、交流、讨论、拼出了各种各样的图案。有的用几个相同的角拼成了长方形或正方形,有的拼成了五角星、太阳花,教师再加以点拨和鼓励,学生们在宽松、和谐的氛围中萌发了创新意识。在随意拼活动中,让学生利用各种角和其他图形,发挥自己的想象力,拼出自己喜欢的东西,学生们在无拘无束的氛围中拼出了火车、大炮、卡车、坦克、长颈鹿、机器人等物体的形状。在实践中不仅使学生进一步认识了角,还激活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 5.结语 总之,实践操作是儿童发展成长的有效途径,也是学生形成实践能力的必要载体。通过有效的实践操作活动,学生能感受到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体验到探索知识和解决简单问题的过程,而且乐此不疲,轻松愉快地掌握了知识,增长了才干。我们何乐而不为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