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在化学教学中的作用.doc

上传人:3d66 文档编号:1819296 上传时间:2019-01-10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实验在化学教学中的作用.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实验在化学教学中的作用.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实验在化学教学中的作用.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实验在化学教学中的作用.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实验在化学教学中的作用.doc(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实验在化学教学中的作用 本文论述了化学实验在化学教学中作用,化学实验在化学教学中能使学生的学习由被动变为主动,有效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化学实验能有效的培养学生的思维创新;化学实验能使学生学以致用,理论联系实际;化学实验能帮助学生建立化学概念加深对化学概念的理解。 化学实验 能力 兴趣 有效 G633.8 A 1003-9082(2018)06-0172-01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它的创立与人类广泛的实验密不可分,化学实验在化学教学中举足轻重,它不仅能有效的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而且还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操作技能、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实践能力,使学生能养成严

2、谨的科学态度和良好的学科素养,化学实验还可以将理论融于实践以达到学以致用的学习目标并能将知识技能、过程方法和情感态度价值观有机的合为一体对学生进行有效的培养合影响为学生后续的的终生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化学实验能有效的激发学生的学科兴趣,使学习变被动为主动 兴趣是指个体的认知和探究其中事物的心理倾向,它是在情绪体验上获得满足而后产生的。人的兴趣是因需要而产生并建立在需要的基础上的,它是在具体的活动中产生并发展起来的。兴趣是人学习活动中最主要的因素。所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也就是说有了学习的兴趣,学生才能在学习中产生极大的积极性,主动的探究未知的领域,积极的探索未学的知识。化学实验本身具多

3、变的实验现象,这些现象能够充分迎合学生的心理特征,极大的激发他们探究的欲望,唤起学习的兴趣从而使学生的学习变被动为主动,真正实现从“要我学”变为“我要学”。 二、化学实验能有效的培养学生的思维创新 素质教育的核心就是创新教育,而创新教育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化学实验基于自身的特点正好符合创新思维的培养模式。如化学实验的设计具有明确的实验目的,但具体方案又可以不拘一格,形式多样,在实验方案的生成过程中,只要设计者能够灵活运用所学的化学知识和现有的实验条件设计出科学合理的方案即可算是达到预定的目标。因此实验方案的形成从最初的框架到具体的生成,每一步都是在不断的优化,不断的创新。如人教

4、版九年级化学在学习“气体制备的探究”时,教师根据课标出示探究目标,学生分组自主完成方案的设计,这样同组的学生在本组方案设计的过程中肯定会各抒己见,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然后小组优化改进、综合评估,最后形成本组的最佳方案。然后教师引导学生对每个组的方案加一比较进行再优化再组合,最后在全班生成最为合理的方案。这样从个人到小组,从小组到班级,其中的每一步对学生来说都是一个不断优化,进行再加工的思维创新的过程。所以在平时的化学实验教学中,只要能有效的把握课标设计的初衷,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正确引导学生科学合理的进行实验,学生的思维便会在实验中得到创新,在创新中得到升华。 三、化学实验能使学生学以致

5、用,提高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学以致用不仅是提高学习效率的有效途径,而且还能在实验的过程中对所学知识加一检验、有效的促进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识记。学生在实验的过程中能将知识转化为“生产力”以达到改变现状的目的。在实验过程中充分享受知识的魅力,感受知识的伟大,体验成功的喜悦。这样通过实验的实践,学生就会被最大限度的调动起学习的热情,唤起内在的动力并能有效明确的进行学习。如学习了酸碱中和反应,就知道在生活中如何改良土壤的酸碱性,知道燃烧的条件和灭火的原理就可以有效的防止火灾的发生。知道了或碳酸氢钠能和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就会解释蒸馒头时为什么要在酵面里放碱等。这样的实验不但能加深学生对所学

6、知识的理解而且能够加强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和综合应用的能力。 四、帮助学生构建化学概念、理解化学原理 例如为了加强学生对复分解反应条件的理解,上课时可先从几组实验入手,如碳酸钙与盐酸的反应,硫酸铜与氢氧化钠的反应,硫酸与氢氧化钙的反应,让学生通过具体的实验现象自己归纳出几个反应中生成物的特点,感知复分解反应要能够发生,生成物必须具备一定的条件,即生成物中要有沉淀、气体或水产生,否则反应不能发生。这样学生通过实验探究不但知道了复分解反应发生应该遵循的条件即构建了化学概念而且更为重要的是学生通过自身的体验感受了知识获取的过程。实现了了知识与技能的有效融合。再如在学习质量守恒定律时通过实验称量物质

7、发生化学反应前后参加化学反应的各反应物的质量总与反应后个生成物质量总和相等来论证质量守恒定律,让学生首先从宏观感知质量守恒的客观性,然后教师从微观入手进行解释,这样会更进一步帮助学生理解质量守恒的根本原因,建立质量守恒的概念,加深对质量守恒的理解。纵观化学课本中化学概念的建立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先是直观的实验现象再是抽象的思维。这样从具体到抽象的认知过程中实验不仅能帮助学生有效的建立化学概念而且能够加深学生对化学原理的理解。 综上所述,化学实验是学习化学的主要途径和方法,它贯穿着整个化学教学。 化学实验不仅能充分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还能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将所学知识融

8、于实践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由此可以看出有效的化学实验对于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教书先生”恐怕是市井百姓最为熟悉的一种称呼,从最初的门馆、私塾到晚清的学堂,“教书先生”那一行当怎么说也算是让国人景仰甚或敬畏的一种社会职业。只是更早的“先生”概念并非源于教书,最初出现的“先生”一词也并非有传授知识那般的含义。孟子中的“先生何为出此言也?”;论语中的“有酒食,先生馔”;国策中的“先生坐,何至于此?”等等,均指“先生”为父兄或有学问、有德行的长辈。其实国策中本身就有“先生长者,有德之称”的说法。可见“先生”之原意非真正的“教师”之意,倒是与当今“先生”的称呼更接近。

9、看来,“先生”之本源含义在于礼貌和尊称,并非具学问者的专称。称“老师”为“先生”的记载,首见于礼记?曲礼,有“从于先生,不越礼而与人言”,其中之“先生”意为“年长、资深之传授知识者”,与教师、老师之意基本一致。 1相佃国、李振玉.创新性化学课堂教学评价的研究与实践J.化学教育,2018,23(09)07-07. 2张云红.对化学实验教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实践与认识J.宁夏教育科研,2018,0325.“师”之概念,大体是从先秦时期的“师长、师傅、先生”而来。其中“师傅”更早则意指春秋时国君的老师。说文解字中有注曰“师教人以道者之称也”。“师”之含义,现在泛指从事教育工作或是传授知识技术也或是某方面有特长值得学习者。“老师”的原意并非由“老”而形容“师”。“老”在旧语义中也是一种尊称,隐喻年长且学识渊博者。“老”“师”连用最初见于史记,有“荀卿最为老师”之说法。慢慢“老师”之说也不再有年龄的限制,老少皆可适用。只是司马迁笔下的“老师”当然不是今日意义上的“教师”,其只是“老”和“师”的复合构词,所表达的含义多指对知识渊博者的一种尊称,虽能从其身上学以“道”,但其不一定是知识的传播者。今天看来,“教师”的必要条件不光是拥有知识,更重于传播知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