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自我反思在历史学习中的实践.doc

上传人:3d66 文档编号:1819329 上传时间:2019-01-10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4.3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生自我反思在历史学习中的实践.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学生自我反思在历史学习中的实践.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学生自我反思在历史学习中的实践.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学生自我反思在历史学习中的实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生自我反思在历史学习中的实践.doc(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学生自我反思在历史学习中的实践 摘 要:新课程改革的推进,要求学生转变学习方式,倡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过程,更好地体现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通过自我反思,学生可以发展对学习活动的改进能力和对学习结果承担责任的意识,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新课程改革的推进,要求教师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创新教学模式,提升教学专业水平,从而保证课堂教学质量,同时也要求学生转变学习方式,倡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过程,更好地体现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但是听过一节节优质课、汇报课后,我不禁深刻地反思,一堂优质课学生按照老师的设计,展开各种各样的探究活动,课堂上气氛活跃,学生愉悦,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但在这样的课堂中

2、学生能不能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呢?我觉得在这种状况下,学生如果能够自我审视和自行调控学习状况就会取得更好的效果。因为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对自己的学习情况有最全面深入的了解,最清楚自己的发展过程和心理感受,学生对学习状态的自我感受往往比他人更深刻。 一、学生自我反思的重要性 长期以来,传统课堂注重学生的学习内容和学习成绩,不注重学习过程。因此多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很少意识到自己的思维过程,不能独立地认识到自己思维过程的正确与否,缺乏反思意识和反思能力。学生的自我反思就是学生认识自己的学习过程、学习方法与学习结果的行为,以便以最少的时间获得最多的知识。通过反思,学生可以发展自己对学习活动的改进能力和对

3、学习结果承担责任的意识,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学生如果具有反思能力,就能逐渐成为自律学习者,进行自觉有效的学习,从而增强责任心、自信心,使自己的学习从旁观者成为参与者,在纠错、改错中自然地感悟道理,领悟方法,增长才干和智慧,塑造完美的人格。 二、学生自我反思的实践 1.课前反思 首先,要求学生课前反思自己的学习态度。在多年的历史课堂教学中,我发现许多中学生都把历史课当做一门负担课,太多、难记的历史人物、历史事件使学生感到苦恼,家长们也一直认为历史课是一门副科,认为历史要考高分只要死记硬背即可,对历史课不重视、厌学,因此学习态度不端正,主动学习意识不强。当学生抱着这种消极被动的学习态度去学习,就不

4、能深刻地认识到学习的意义,遇到困难时,往往采取逃避或抱怨的态度,很少主动去寻求解决方法。可以看到,学习态度的优劣,直接影响学习成效。所以学生要反思自己学习历史的态度,认识到学习历史对继承和传承中华文化的积极作用,认识到学习历史可以提高人的素质,提高人的修养,增长人的智慧,从而建立正确的学习态度,从而积极主动地进行历史学习。 其次,要求学生课前反思学习准备。比如:上一节课的教学内容是否掌握了,老师布置的课外作业有没有完成,新课有没有预习,从而为新课的学习做好准备。课前反思要求学生对前一节历史课所学的内容进行反思与回忆。这样不但有利于知识间的相互迁移,促进新旧知识间的联系,而且有利于学生良好知识结

5、构的形成。 2.学习过程反思 这一过程要求学生首先反思自己在课堂上的学习状态:上课的注意力是否集中,是否积极参与课堂活动,这样的反思有助于学生端正学习态度,提醒自己纠正一些小毛病,从而养成良好的听课习惯。其次反思自己的学习过程:老师讲了哪些历史事件,时间、地点、人物等知识点有没有掌握;重难点是什么;课堂笔记是否做好;课堂练习是否都做对了,学生通过反思,检查对照,对自己一节课的学习及行为表现作客观的评价并加以改进,内化为自己的知识结构并确定复习的方向。这样的反思是学生对该堂课所学内容的回忆与反思。 3.课后总结反思 引导学生反思学习本节课的收获是什么。比如:在本节课中你最感兴趣的人或事是什么?为

6、什么?本节课给你感触最深的是什么?这样的反思可以通过小作文、演讲等多种方形式来体现,这种反思不仅仅停留在“我说你写,你写我改,有错订正”的阶段上,而是通过对历史人物、历史事件的反思感悟,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增强学生的历史使命感,增强学生自立自强的信念,懂得强国的重要意义,培养学生树立积极的人生观、价值观。 三、学生自我反思的作用 1.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促进学生学会学习 新课程改革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提倡“开放式教学”,使学习过程更多地成为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成为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过程,通过自我反思学生更容易发现问题,从而积极地分析、

7、解决问题,也能发现自己在学习中有哪些优点和不足,必然能使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获得较大的发展,使知识的传授和能力的培养形成良性循环,从而切实提高教学质量。 2.提高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自我反思可以使学生充分地了解自己的学习状况,帮助学生认识自己在知识掌握、思维方法或学习习惯等方面的长处和不足上,及时调整和改善学习过程,激励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形成对学习积极的态度、情感和价值观,使学生自我反思、调节、完善的发展过程。经过反思,能够使每一位学生都获得有益的帮助,使每一位学生都得到肯定和成就感,使每一位学生都能明确下一步的努力方向。 3.增强学生的反思意识,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良好习惯会使学生受益终身,通过学生的课前、课堂学习、课后的自我反思,会形成一种非常有效的历史学习方法,长期坚持下去,就会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初中阶段是学生各种习惯养成的重要阶段,这种学习历史的方式一旦养成,会使学生觉得学习历史非常轻松,对今后的学习更为重要。 实践证明,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积极反思,也要多多关注学生自我反思,通过多种方式来养成学生自我反思的习惯,不仅能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更有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学会自我反思这对学生来说受益终身。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