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成为课堂的主角,教学才会开出最美的花.doc

上传人:3d66 文档编号:1819451 上传时间:2019-01-10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生成为课堂的主角,教学才会开出最美的花.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学生成为课堂的主角,教学才会开出最美的花.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学生成为课堂的主角,教学才会开出最美的花.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学生成为课堂的主角,教学才会开出最美的花.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生成为课堂的主角,教学才会开出最美的花.doc(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学生成为课堂的主角,教学才会开出最美的花 无意间打开电视,享受了一节真正的课堂教学的典范课美国卡尔顿大学终身教授赵启光先生面对有大陆学生、台湾学生和不同国籍外国学生组成的班级讲授的念奴娇 赤壁怀古一课。其课堂组织、知识构建,尤其是评价方式对于今天在新课改中探索的我们无疑带来很多启示,为在困惑中前行的我们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 学生;课堂的主角 G40 A 1002-2139(2018)-29-01 一、朴素之风穿行在课堂之中 赵先生一登上讲堂,便开门见山,直接提出这一课的三个组成部分-背景分析、文本分析、意义分析,并非我们印象中的观摩课那样华丽的导入,这样让学生直接进入情境,自然要带上问题进入学

2、习的过程。 这种朴素之美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始终洋溢着青青的气息,学生在赵先生的引导中一点一点赏析着词的独特的韵味。从背景认识到文本四段的分析再到意义启迪,先生没有文字的极尽渲染与铺陈,他用略带抑扬的声调却把不同文化背景的学生带入对人生的思考与品味。当朴素成为一种美,便为学生创设了一种平和与轻松,让学生放松就为学生乐于学习开启了大门。而我们的一些课改课,往往一开始营造的氛围不是平和,而是紧张,学生在紧绷中感受的不是学习自由与快乐,从而渐渐失去主动参与的兴趣。 二、大胆放手,将问题交于学生,使他们成为课堂的真正主人 一节课能否真正获得成功,最终还要看这样的课是否教会了学生学习的方法。 上课伊始,赵先

3、生将这节课需要解决的三个问题用学生自由选择的方式交给大陆、台湾、国际背景三组不同的同学,让学生大胆分析,自己解决问题。这种放手,应是我们今天课堂教学先要学习的地方。很多时候,我们教师在充当课堂的主角,很细、很认真地把知识掰开了、揉碎了慢慢地喂给学生,生怕学生听不懂、学不会,不仅使自己教得很累,更可怕是我们完全忽视了学生的自主行为,学生有活跃的思维,有从方方面面获取的知识信息,有甄别判断的能力,具备了初步解决问题的能力;久而久之,当课堂上的这种喂养成为一种习惯,学生也渐渐会失去主动思、主动行的能力,当我们以一种傻瓜式教学来对学生时,我们所培养的也必然是傻瓜般的学生。 三组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各具特

4、点,大陆学生一气呵成,堪称完美,台湾学生以一种更具传统的方式进行者文本的解读,国际背景的学生带来的是一种清新之风,诠释着东西方哲学的不同。课堂之上,先生如此自然的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开放、轻松、乐于表现的空间,使每一个学生都有展示自我的机会和舞台,课堂上自然充满了生机和活力。如果说东西方教育的差距,在这里便能够深深地感触到,相信学生,大胆放手,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才会渐行渐远。 三、不轻下结论,放飞学生的梦想 这节课留给我最深的印象恐怕就在于此了,不,应该说是一种震撼。无论学生从那个角度分析认识问题,先生从不否认学生,不管他们的想法是否符合主流,不管他们是否积极,或者消极,先生只是在做一位引导者,引导

5、学生独立思考,引导学生有自己明晰的见解,引导他们在发言中、在思想的碰撞中有自我的认识,绝无殊途同归,从不强调让学生记下一个统一的标准的答案。当学生们在各自谈到对“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的感悟时,学生的思想顿时有种让人强烈的飞扬的感觉,有人说是苏轼对失意人生的无奈,有人说感受的是苏轼在与周公对比后的洒脱,有人说是一种孤寂,还有说苏轼展示的是心与清风明月同在的潇洒,甚至有学生提出“分析这些与我何干?”时,先生依然是在启迪,他在黑板上信手画下一副半杯水的画面,告诉学生看待“半满”、“半空”只是一种心境。反思我们的教学,一节课的最后我们一定要告诉学生一个统一的结论或答案,即使有引导,也最终会将学生引

6、向教师设定的结论。不否定、不轻下结论的课的确让人耳目一新,让人有一种真正心灵的震撼。又想到前一阵子看到中印之比较一文中提到有西方学者提出“未来中印之争,我赌印度赢”,不禁再一次不寒而栗,印度的考试中从不设置选择题,因为选择题已经框定了学生的思维,限定的范围约束了学生原本可以自由想象的心。想想那位在课堂上自然提出“关我何事?”的外国学生,要在我们课堂上的话,只怕早被视为异端、另类,要带上不可救药的帽子了,也势必会被我们改造成大一统教育中的一员了。有人评价中国教育培养的是标准化的产品,失去了个性,失去了自我,当我们学生如此的话,那我们的民族也就失去了飞翔的翅膀。著名教育家霍林姆斯基说过最好的教育就

7、是自我教育。中国的教育如果不能给学生自由的空间和想象的翅膀,学生必会渐渐失去自我教育的能力。 我们常在尝试如何营造一个开放式课堂,如果只是刻意的粉饰外在的氛围,没有学生的积极参与,没有学生思想火花的闪烁,没有闪烁中的相互照耀,这样的课堂哪来的真正放开?课堂上,我们教师也会向学生提供很多、很广泛、很有说服力的材料,也会将学生分成互动小组,当然,这些外在的条件在某些方面会促进学生主动参与、主动探索、主动实践,但真正能使学生思维洋溢出勃勃生机的关键还在于学生心灵的自由,他们的想法或还幼稚,或还片面,只要给他们足够的空间,让其发挥,让其以真我呈现,不因我们固化的思路约束住学生的翱翔,这样的课堂才会熠熠

8、生辉,才会成为真正开放的课堂。 一般说来,“教师”概念之形成经历了十分漫长的历史。杨士勋(唐初学者,四门博士)春秋谷梁传疏曰“师者教人以不及,故谓师为师资也”。这儿的“师资”,其实就是先秦而后历代对教师的别称之一。韩非子也有云“今有不才之子师长教之弗为变”其“师长”当然也指教师。这儿的“师资”和“师长”可称为“教师”概念的雏形,但仍说不上是名副其实的“教师”,因为“教师”必须要有明确的传授知识的对象和本身明确的职责。“课原来可以这样上,课也必须这么上”。这位儒雅的大师自身在经历东西方教育碰撞后,能将深深触动后体验这样呈现给我们,感染着我们,我只能说,“我骄傲,只因为有你!” 后来,看看赵先生的简历,没有丰富的人生,没有厚重的文化积淀,恐怕也难以成就一位大师。高中的一节语文课上,先生浑厚的底蕴和行云流水般的表达,以及信手而来的绘画都是闪闪的星,而众星中烘托的那种轻松、民主与自由的氛围才是空中那轮明亮的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