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中专语文教学中的几个问题及思考.doc

上传人:3d66 文档编号:1819615 上传时间:2019-01-10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对中专语文教学中的几个问题及思考.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对中专语文教学中的几个问题及思考.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对中专语文教学中的几个问题及思考.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对中专语文教学中的几个问题及思考.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对中专语文教学中的几个问题及思考.doc(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对中专语文教学中的几个问题及思考 为了搞好中专语文教学,我们在平时的教学中既要扎实地讲授基础,又要落实新的课程教学改革的精神,避免教学迷失方向,走入误区。 语文教学;德育;师生关系;媒体使用;评价方法 G633.3 A 1002-2139(2018)-12-01 一、牵强渗透德育教育的问题 新课程理念要求挖掘语文丰富的人文内涵,重视学生的情感教育、审美意识和价值观的培养。于是老师在教学中总想着要把德育教育渗透到语文教学中,于是导致人文内涵的控掘“为内容而内容、为情感而情感”,结果把语文课上成了思想品德课。有时学生连课文都没有读通,老师就强牵着学进入社会现象进行时政评析,对学生进行所谓的情感熏陶

2、和价值观教育,把自己当成道德英雄,语文课的基本任务是教育学生理解、热 和熟练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这个基本点历久常新。教师应清醒的认识到基础知识的学习与掌握是道德提升的前提,因此要主动地带着学生去感受语言、推敲文字,在激发想象的过程中适时进行德育渗透。 二、要处理好师生各自地位及其关系问题 语文课本中的文章都是精选的比较优秀的文章,还有不少名家名篇。如果有选择循序渐进地让学生背诵一些优秀篇目、精彩段落,对提高学生的水平会大有裨益。现在,不少语文教师在分析课文时,把文章解体的支离破碎,总在文章的技巧方面下功夫。结果教师费劲,学生头疼。分析完之后,学生收效甚微,没过几天便忘的一干二净。造成这种事倍功

3、半的尴尬局面的关键就是对文章读的不熟。常言道“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如果有目的、有计划地引导学生反复阅读课文,或细读、默读、跳读,或听读、范读、轮读、分角色朗读,学生便可以在读中自然领悟文章的思想内容和写作技巧,可以在读中自然加强语感,增强语言的感受力。久而久之,这种思想内容、写作技巧和语感就会自然渗透到学生的语言意识之中,就会在写作中自觉不自觉地加以运用、创造和发展。新课改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主张把课堂主动权还给学生。这无疑是对的。但是这一观念的强化,又导致了另一种不良倾向轻视乃至忽视教师的主导性。表现为课堂上教师不敢多讲或多加评论,生怕占用了学生时间和压制了学生个性,似乎学生说得越多便越能

4、体现新课改精神。如有的教师上课,把学生分成几组,让学生进行自制模型演示,整个堂课热闹非凡。但作为组织者和引导者的教师一节课的发言不足五分钟,既没有课前的导入,又没有课后的综合评估,教师自我缺失,被拒在课堂教学的门外,教与学严重脱节,教学成为一种单边活动。 语文课本中的文章都是精选的比较优秀的文章,还有不少名家名篇。如果有选择循序渐进地让学生背诵一些优秀篇目、精彩段落,对提高学生的水平会大有裨益。现在,不少语文教师在分析课文时,把文章解体的支离破碎,总在文章的技巧方面下功夫。结果教师费劲,学生头疼。分析完之后,学生收效甚微,没过几天便忘的一干二净。造成这种事倍功半的尴尬局面的关键就是对文章读的不

5、熟。常言道“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如果有目的、有计划地引导学生反复阅读课文,或细读、默读、跳读,或听读、范读、轮读、分角色朗读,学生便可以在读中自然领悟文章的思想内容和写作技巧,可以在读中自然加强语感,增强语言的感受力。久而久之,这种思想内容、写作技巧和语感就会自然渗透到学生的语言意识之中,就会在写作中自觉不自觉地加以运用、创造和发展。语文课堂就像丰盛的大餐,教师要主动地参与到做菜的厨师们与学生的行列中去,与他们同做共享。正如张志公先生所说“成功的教学是导演和演员良好配合的结晶。”如果尊重学生的主体性以牺牲教师的主导为前提,那是对新课改的误解,也是教育理念的倒退。在课改的实施中,必须以学生的活

6、动为中心,但如果教师对课堂缺少有效的组织管理,由于学生应变能力和实践能力有限,必然使课堂陷入无序和失控,学习效率的提高也将成为空话。教师只有当好“导师”,学生主体的发展才有正确的方向和广阔的空间。 三、注意多媒体的使用问题 以多媒体为代表的现代科技手段的运用体现了教育自身发展的要求,同时对于激发学生兴趣,优化课堂结构,提高教学效率起到了重要作用。但是有的教师刻意追求媒体运用,为用多媒体而用多媒体,甚至有些学校和教育主管部门也将是否运用多媒体作为优质课和竞赛课的评判标准之一。这样,老师写字的手变成了点击的手,电脑控制了人脑,学生变成了观众仿佛一群鸭,伸长了脖子,一节课直盯着大屏幕,看老师事先设计

7、的课件济流程和各种音像材料,语文课异化为放映课。比如有的教师执教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时,没有让学生和文本对话,而是播放电视剧中的这一片段,之后就直接引入对林冲性格的讨论。毋庸置疑,电视声响效果确实具有感染力,但如果学生不读文本,就很难进入人物复杂的内心世界,更不能品味语言的恰切和结构的精巧。 学生与文本的互动应是课堂的主要组成部分之一,学生就是通过课堂创设的情景,借助文本语言生动形象的描述激发自身的形象思维,从而发现问题,并进一步解决问题的,即学生获得知识的途径不是图像,而是语言的潜移默化。多媒体毕竟是工具,必须为我所用。那种完全用课件的演示取代教师的讲解和学生的活动,用事先设计的课件演示流程取代

8、学生思维的发展轨迹的做法是很不妥的。学生在课堂上的真实生成状态自始至终是我们的关注点和着眼点,课件内容始终应围绕学生的需求进行及时调控,而不能被预设的某种“电子教案”所羁绊。人机交流不能简单取代人际间的互动。语文学科最根本的任务,就是让学生在阅读文本的基础上通过揣摩、品味、联想实现多姿多彩的再造想象和个性化的情感解读。就像余应元所说的语文课程以人为本,就必须以学生的语言能力发展为本,这是语文教学的最高层次。如果一味以标准化的图像直觉取代语言感知,那就无情地侵占了学生的想象空间,粗暴地践踏了学生独特的体验,也就背离了语文教学的目标。多媒体展示的图像任何时候也不能代替学生对语言的感悟和揣摩。 四、

9、对学生的评价问题 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尊重学生对教学内容的不同理解和认识,就是尊重了学生的发展。这符合教育和人的发展规律。但是在多鼓励多表扬的呼声日益高涨的时候,我们的课堂又出现了怪现象对学生的体验、观点和感悟一律无条件地附和、肯定和欣赏;哪怕胡思乱想,也不辩伪,不批评,不指正一个学生回答完问题,其他学生立即条件反射掌声鼓励;充满课堂的评价只剩下单调的而空洞的“好,非常好,太好了”“你真棒等赞许之词;教师的口头禅也是“新课改,学生的就是对的!学生有了自己的理解就行了! ”于是,有的学生读愚公移山读出了愚公真愚,因为他破坏了生态环境某教师讲看云识天气,用多媒体放出卷层云的图像让学生辨别,有的学生

10、说是高层云,有的说是卷云,而老师说云是可以变化的,你认为是什么就是什么。这样脱离文木、违背事实的随意理解岂不是对新课改的曲解! 面对这样的课堂评价,我们是否应该自问对学生的每一次回答,我们都倾听了吗?对学生的每一次评价,都是中肯的吗?我们的评价是着眼于学生的发展吗?这一系列的问题是我们教改前沿的教师应该深思的。知名学者王富仁先生曾说 “我们必须接受作者设定的特定的空间,必须避免那种纯属于自己的天马行空般的自由发挥,必须避免那种脱离开对文本作者的基本理解而进行的不着边际的思想批判和艺术挑剔”那些不问是非、不分黑白的称赞,不仅麻痹了学生,而且造成对学生的误导。我们绝对不能让学生带着错误理解走出课堂,忽视教学内容的价值导向,无原则认同学生对文本的解读。 总之,我们语文教师不能穿新鞋走老路,也不能迷信盲从。我们既要正视困难与问题,又不能因此而失去信心,而应冷静思考,创造性地处理教学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只有这样,才能避免剑走偏锋,使中专语文课堂教学走出误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