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中职语文教学异化现象的反思.doc

上传人:3d66 文档编号:1819657 上传时间:2019-01-10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16.2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对中职语文教学异化现象的反思.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对中职语文教学异化现象的反思.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对中职语文教学异化现象的反思.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对中职语文教学异化现象的反思.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对中职语文教学异化现象的反思.doc(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对中职语文教学异化现象的反思 【摘要】中职语文教学改革过程中的异化现象主要表现在教材选文和专业机械对接、课堂教学游离文本、滥用信息化教学手段等方面。中职语文教学应树立语言本位的思想,回归语文本质属性,防止片面追求课堂气氛,坚持传统和现代互补统一。 自2008年教育部修订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学大纲以来,中职语文课堂教学的改革全面展开。研究者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评价方式等方面提出了中职语文课堂教学改革的措施,强调中职语文以能力为本位、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功能,强调中职语文教学体现职教元素、体现专业特性、与专业职业技能培养接驳、向职业化倾斜的特点。但在具体实施的过程中,中职语文教学也出现了一

2、些异化的现象,务必引起语文教学工作者的重视。 一、中职语文教学的异化现象 (一)教材选文与专业机械对接。有的实验教材、校本教材在选文时为凸显语文的功用性,重点放在挖掘语文为各专业学科的直接或间接服务性上,按照不同的专业特点选编跟本专业直接关联的课文,如动漫专业选文一位母亲的动漫创业历程我的爱慢慢飘过你的网;烹饪专业选文一碗清汤荞麦面庖丁解牛;美术专业选文谈谈服饰的美时尚美容专家与网友探讨中国美女标准,等等。于是出现了建筑专业有建筑语文、旅游专业有旅游语文、烹饪专业有烹饪语文的情况。 (二)课堂教学游离文本。有的语文教师为了增加课堂的趣味性,抛开文本无度拓展,一会儿对人物进行多元解读,一会儿对课

3、文主题牵强附会地挖掘,如讲沁园春?长沙信口开河,跑题,离题,甚至编造一些有损伟人的故事,胡乱阐释。有的教师自身专业知识不扎实,对语文课的性质和目的认识模糊,讲课中跟着感觉走,出现与其他学科进行大容量链接的现象,如讲离太阳最近的树讨论人和自然的关系,讲精神的三间小屋研究人类的精神存在问题。有的教师甚至误读文本,把创新实践变成肤浅的娱乐,把个性化理解为思维的随意散漫,如课文哦,香雪表现了一个在闭塞山村中生活的少女香雪对都市文明的向往,一语文教师以笑话导入:“一光棍博士生,找算命先生算命,算命先生摸骨相面掐算八字后,说:你20岁恋爱,25岁结婚,30岁生子,一生富贵平安。博士生听后大怒:我今年35岁

4、,博士,光棍,不曾恋爱。算命先生沉默几秒后说:年轻人,知识改变命运。”这种主观、随意、戏谑的开场白,完全破坏了文本的诗意和蕴涵,破坏了学生的审美体验。 (三)滥用信息化教学手段,以声、光、影、图的感官冲击替代文本的阅读。随着信息技术使用和推广,很多语文教师不仅教学课件设计越来越精致,而且对技术的运用也越来越娴熟。信息化教学手段的运用,使枯燥的教学内容得以生动直观形象地呈现,更重要的对于部分厌学的中职学生确实有刺激感官、吸引眼球、提高课堂参与度、活跃课堂气氛的作用。但信息技术是一把“双刃剑”,用得不好,对语文学习的戕害尤为严重,当语文老师醉心于表面的热闹,把语文课变成了声、光、影的大卖场,多媒体

5、的展示会的时候,课件替代了板书,视像表达替代了语言表达,对视像的感知替代了对语言的感知,预设替代了动态生成,大容量、高密度信息灌输替代了情感的体验和积淀、思维的深化。 二、对策 职业教育是与社会经济发展联系最紧密的教育,中职语文从教学目标、教材内容到教学模式都应有别于普高语文,以体现中职特色。同时中职学生有相当部分未达到九年义务教育的语文合格水平,他们对语文学习缺乏兴趣,课堂缺乏活力,教学成效低。中职语文教师从学生的兴趣出发,对教材、课堂讲解、教学手段进行改革,我们可以体会到中职语文教师的煞费苦心、急于改变学生厌学的迫切心情。但中职语文并非“职业”“专业”与“语文”的简单结合,它的本质属性仍是

6、“语文”。叶圣陶说:“口头为语,书面为文。”无论是高中语文还是中职语文,以及衍生出来的“建筑语文”、“旅游语文”等,无论上课使用什么样的办法、借助什么样的手段、运用什么样的技巧,“语文”的根本宗旨都是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和文字,这不能发生本质改变。针对中职语文教学存在的异化现象,语文教育工作者可以采取以下方面的对策。 (一)树立语言本位的思想。中职语文选择和学生专业较为贴近的内容入教材,对于触发学生学习动机、激发学习兴趣确实有帮助,但切勿忘记语文的本质属性:一个是作为交际的工具;一个是作为育人的文化。语文课不能舍弃活跃的语文表达、深刻的情感积淀而奢谈中职特色、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的培养。 中

7、职语文课程要具有职教特色,主要还是从语文这个本体上增加职教元素。一是应从中职学生现状出发,加强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等语文基本功的训练,提高他们掌握语文工具的能力,并借此来提高他们文化素养。二是从企业实际需要出发,加强口语交际活动、语文综合实践活动,如加强人际沟通、业务洽谈等实用技能的培养。 在阅读教学中,要重视对文本的解读,文本是作者独特思想、情感和体验的载体,对其价值和内涵的发掘在阅读教学中占有极其重要的位置,文本解读的过程是学生和文本之间的对话、师生或同学间的对话、学生自我心灵的对话的过程,经过语言的积累和感悟,培养学生正确理解与运用语言的能力,并同时接受优秀文化的熏陶,在潜移默化中培养自立

8、自强、勤劳质朴、诚实守信、艰苦奋斗、敬业爱岗、勇于进(下转第64页)(上接第61页)取、不断革新、自主创业等高素质劳动者的优秀品格。这是中职学生适应就业和创业的需要以及终身发展需要的语文课程的任务。 语文实践教学也应立足于语文自身的教学目标开展教学。如“求职应聘”不能上成礼仪课、“走进生活关注环保宣传活动课”不能上成环保课、“认识自我”不能上成心理辅导课,它们的教学目标都应围绕语文本体展开,实践教学中生活情境、职业工作情境都应为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铺设平台。 (二)防止片面追求课堂气氛,迎合学生的心理。中职语文课堂教学缺乏吸引力,教师煞费苦心增加课堂的趣味性无可厚非,但片面地追求课堂气氛,迎合学

9、生的心理,则容易背离教学的初衷。笑话、趣闻、轶事等引入,的确使课堂气氛活跃,师生感情也很融洽,但如果教师忽略了教学目标,无度无序无原则拓展,一堂课结束,学生不知本节课的重点难点,学到哪些知识和技能,这节课便陷入整体无效。 前苏联教育学家巴班斯基说:“一堂课之所以必须有趣味性,并非为了引起笑声或耗费精力,趣味性应该使课堂上掌握所学材料的认识活动积极化。”因此,趣味的引入不可本末倒置,应突出教学目标的针对性,在明确教学目标的前提下挖掘学生的兴趣点;文本拓展的原则不应依据课堂的趣味性,而应依据教学主旨和文本内容,提供理解文本的支撑点,使学生在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后,激发兴趣。好的拓展不是教学内容的简单添

10、加和延伸、不是掩盖贫乏和肤浅的表面热闹,而是教学主旨的完美补充,是文本内容的有力映证,是教师给学生提供的丰富的思维、想象空间,考量着每位教师的教学功力。如何恰到好处挖掘文本,有效地利用拓展资源,应成为中职语文教学研究和思考的课题。 (三)坚持传统和现代互补统一。信息技术作为现代教学手段,对于丰富教与学的方式方法、调动学生兴趣、提高教与学的效率、改善教与学效果的作用毋庸置疑,但在以语言表达和情感体验学习为主体的语文教学中,信息技术的运用应更慎重和理性,如果把信息技术当做中职语文课堂教学的“万金油”、解决中职学生对语文学习无兴趣的“必杀技”,对传统语言的体验将被异化为对视像、声音的体验,冲淡对文本

11、的学习,削弱阅读习惯和理解能力,语文将不再是“语”和“文”。 因此,对待信息技术在中职语文中的运用,应坚持传统和现代的互补统一。新技术可以把学生带进现场,拉近学生和文本的距离;可以弥补教师的缺陷,比如朗读不标准的可以借助录音、录像的标准发音来辅助教学。但不能忽略语文学科本身具有的特点和传统的教学规律,一张嘴、一支粉笔、一块黑板的教学仍然是中职语文教学的主流,精湛的教学艺术才是中职语文教师的主要角色修养,过度借助多媒体教学的做法会使语文教学误入歧途。 总之,中职语文教学改革是必要的,但不能旁逸斜出,偏离语文教学原来的方向,不必将简单的问题复杂化,而应是培养学生静心读书、独立思考、提出问题、踊跃发言,使中职语文教学课堂活跃起来。 (责编黎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