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低效教学析因.doc

上传人:3d66 文档编号:1819663 上传时间:2019-01-10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中数学低效教学析因.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初中数学低效教学析因.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初中数学低效教学析因.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初中数学低效教学析因.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数学低效教学析因.doc(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初中数学低效教学析因 一、低效教学的典型现象 1. 缺乏变化的课堂教学程式 在听课过程中,笔者发现不少初中数学教师的课堂教学程式长年始终如一,就是教师教、学生学;至于怎样教好,则鲜有研究、少有实践。例如,在课堂导入方面,过于简单、直接“统计与概率”的导入“今天,我们学习统计与概率”,“一元一次方程”的导入“今天,我们学习一元一次方程。”这样的导入无法及时、高效地引领学生进入学习状况,整个课堂的教学效果可想而知。 2. 折断思维之翼的粗暴干预 数学课堂理应引导学生开展发散思维训练,允许和鼓励学生一题多解。但在不少课堂上,教师却充当了思维“杀手”的角色。例如,某教师在上“多边形内角和”这一课时,让

2、学生探究四边形内角和,有学生说“用量角器量出四个角的度数,然后把四个角加起来,发现内角和是360度”,该教师粗暴否定,说这种方法愚蠢,不如将四边形用辅助线分成两个三角形的方法好;在探究五边形的内角和时,有学生说可以将五边形拆成一个四边形和一个三角形,该老师又进行了简单的否定,说还是用辅助线分成三个三角形的方法好。这样的否定极大地伤害了学生,他们的思维只能顺着老师的“唯我独尊”的方向发展,再也不能在思维王国自由驰骋。 3. 知识贯通的缺乏 教师应该懂得巧妙地将所学的知识前后贯通,能有意识地将数学知识和生活实际贯通,能将数学知识和其它学科知识贯通。但在实践中,具备这些能力的教师还不够多。例如,在中

3、考试题中,对于数学知识和生活实际的联系考查题目越来越多,但是每年这类题目的正确率都不高,这正是教师在知识贯通教学方面缺失的体现。 二、低效的原因探析 1. 固守错误的教学理念和方法 不少初中数学教师教学理念陈旧,他们认为数学课就应该是“我教学生学学生练教师改学生再练”,并且振振有词“多少年了,我也没发现有什么不好,我不是也教出了不少优秀学生吗?这不,某某学生考进了重点高中,某某学生奥赛获奖”殊不知,这种观念是典型的精英教育思想,培养出的优秀学生毕竟少数,他们的视线被这些优秀学生的光芒蒙蔽了,还有更多的学生并不优秀,甚至讨厌数学课乃至数学老师。况且,时代在变,学生也在变,他们的心理特质、数学思维

4、等较以往学生都有很大区别。教师不与时俱进,未能围绕“自主、合作、探究”的要求,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数学教学可能有效吗? 2. 学生主体的隐身 在目前的初中数学课堂上,教师们往往无视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未得到有效激发。教师并没有成为数学学习的有效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而学生充其量只能称得上是练习的主人而非数学学习的主人。如此情境,教学效果哪能好? 3. 教学反思的缺失 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但是不少教师对此认识不清。在他们的课堂上,学生的“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这些数学学习方式缺失,对此,他们缺少反思。“教然后知不足”,在教学过程

5、中,教师们理应发现自身专业知识的不足和漏洞,但是这样的反思不够,反思后的弥补更是不够。由于所处的文化环境、家庭背景和自身思维方式的不同,学生课堂上的数学学习表现各异,但是学生的反思,特别是教师指导下的学生反思更是没有。如此,教学怎能有效? 三、“救治”低效教学的策略 1. 彻底更新教学理念和方法 教师必须开展“全人”教学不能仅针对优秀学生开展教学活动,眼里要有需要更多关注的一般学生;不仅要引导学生掌握基础的、普及性的数学知识,更要使其掌握能推进他们深入学习、持续发展的数学学习能力;不仅关注学生数学学习,也要关注他们的心理品质和思想状况。在课堂教学中,数学教师要善于像文科教师一样创设问题情境,引

6、导学生自主探究数学问题,通过小组讨论、个人展示交流等方式,培养数学思维和解题能力。 2. 将学习的主体地位还给学生 学习效果最终是由学生体现出来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勇于放权给学生,减少对学生思维的干预,鼓励和肯定学生的自主思索和自主探索,允许他们犯错,让他们在错误中提升,从错误走向成功。在数学课堂上,教师要做的只是明确学生的知识和能力发展方向,必要的时候,以合作者的身份,以平等的姿态与学生交流学习心得和解题经验,助推学生不断掌握数学知识,提升数学思维能力。 3. 开展教学活动的双向反思 有学者说“课堂教学是一门遗憾的艺术”,笔者深有同感,初中数学课堂教学需要在反思中提高。美国学者波斯纳认为,没有反思的经验是狭隘的经验,至多只能形成肤浅的知识;只有经过反思,教师的经验方能上升到一定的高度,并对后继行为产生影响。据此,他提出了教师成长的公式教师的成长=经验+反思。初中数学教师必须直面课堂教学的低效现象,加强反思,力促自身的专业发展和成长。更为重要的是,教学效果的提升最终要靠学生来实现,教师要帮助学生反思课堂上的表现,梳理数学知识,建构科学、开放的数学思维体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