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教育理论研究任重而道远.doc

上传人:3d66 文档编号:1819767 上传时间:2019-01-10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4.8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家庭教育理论研究任重而道远.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家庭教育理论研究任重而道远.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家庭教育理论研究任重而道远.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家庭教育理论研究任重而道远.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家庭教育理论研究任重而道远.doc(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家庭教育理论研究任重而道远 本刊:现在关心家庭教育的人越来越多,关于家庭教育的机构也越办越大,但是家庭教育机构上来的多,下去得也快。这是为什么呢? 冉乃彦:有一年,全国有两个著名的调查公司同时调查了“老百姓最关心什么事?”得出来完全相同的结果:头等大事是教育子女问题。 这些年,有关家庭教育的理论研究和经验推广,通过各种渠道频频展开:文章、书籍、报刊、讲座、电视台的节目举目所望,比比皆是。 有人说:“家庭教育的发展,决定于家长队伍素质的提高,而家长队伍素质的提高,又决定于培训家长队伍的培训机构(包括家长学校)水平。”我认为,还应该加上更重要的一句培训机构的水平还决定于家庭教育理论的发展。 现实是

2、,目前的家庭教育理论处在不成熟阶段,相应的研究远远跟不上实践的发展,这种滞后拖了家庭教育的后腿。 中国的家庭教育在拥有几千年丰富实践的基础上,要往前发展就必须加强理论研究,可能这就是当前的一个关键问题。当前中国的家庭教育,看似“混沌”,其实正酝酿着新的突破。我也希望和大家在这个突破中,探讨共同努力的方向。 本刊:您认为在这个家庭教育发展的大好时机中,家庭教育理论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什么,相应的解决思路在哪里? 冉乃彦:说到理论,有些人非常反感。确实有一些脱离实际的理论存在,可是我们不能因为这样,就轻视理论。没有理论指导的实践是盲目的实践,用错误的理论指导家庭教育,会造成更严重的损失。有一些活跃

3、在家庭教育战线的专家、学者确实对家庭教育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但是他们在理论上存在的缺陷,同样也会给广大家长带来损失。 家庭教育理论发展当下亟需解决的问题是去梳理、整合、提升现有理论,并纠正存在的错误和缺陷。 例如“好孩子是夸出来的”,曾经被很多家长视为培养孩子的良方,然而事实证明夸不出来的时候,家长就会对理论怀疑。这个理论观点的问题出在,用“广告词”把教育简单化了,苏霍姆林斯基特别强调:“教育中没有对人孤立起作用的零散的东西。”也就是说,孩子发展中不能只靠“夸”来孤立起作用,而是应该整体地看待孩子,全面培养孩子。 现在的研究力量比较分散,虽然各自也有许多贡献,但是这种小农经济思想产生的研究方式

4、,重复研究终究会造成许多浪费。更不用说,互相抄袭,反复“炒冷饭”的现象,已经严重影响了家庭教育科学的发展。 现在,可以说理论提升已经具备一定的条件。中国的家庭教育,在全球一体化的影响下,有许多新探索,出现许多新变化。家庭教育实践方面的资料,相当多,但十分杂、不够深。因此必须联合各个方面、各种力量,通力合作,共同提升,才能完成这个重要而又艰巨的任务。因此,以一定的组织形式,群策群力,家长和科研人员合作,挖掘和提升广大家长的经验,提炼有价值的规律性认识,在当前是必须迈出的一步。 本刊:目前家庭教育研究的参与主体呈现出多元化的特点,既有专家、学者,也有经验式家长,大家都从自己的角度在发出不同的声音。

5、家庭教育研究的丰富性在于每个家庭各有特色,而家庭教育又有一定私密性,局外人不能真正进入家庭去研究,难以真正掌握实际情况;而“闭门造车”式的家长经验,又容易出现比较多的主观性。您认为应该怎样解决这个矛盾呢? 冉乃彦:归根到底,真正的家庭教育经验和理论,只能够来自家庭教育的实践者家长。可是相当一段时间,我们缺少的恰恰就是家长参与的研究。 我认为,家庭教育理论研究,一方面要强调专业队伍必须深入实际;另一方面要大胆培养家长队伍中的佼佼者。在家庭教育实践中,已经涌现出了一批尹建莉这样的佼佼者,他们的著作,由于来自亲身实践,既有切身体会,又有真实的感悟,受到广大家长的欢迎。 为了克服家长个体研究的局限性,

6、我们现在又进一步组织了优秀家长的研究群体第一个家长的自我教育研究课题组。大家的积极性非常高,自费参加各种研讨会,如饥似渴地学习理论著作,每周一次的网上交流探索。这个家长研究群体,已经出版了爱孩子没那么简单,由于它“接地气”,同样受到家长欢迎。刚刚出版就被评为优秀读物100本之一。现在又将出版的让孩子自己往前走(暂名)将是第一本家庭中自我教育研究成果。 可以说,时代的发展使当代的家长从一开始的被教育角色逐步转换成教育者角色,再转换成家庭教育的研究者角色,这是一个切实可行的思路。 本刊:很多家长提到国外的家庭教育理念和方法确实让人受益,但是运用到自家孩子身上却很难收到实效。您也曾经提到:“当前要想

7、发展家庭教育理论,必须要解决好中西文化融合的问题。”请具体谈谈您的看法。 冉乃彦:这个问题的解决,可能需要一个比较长的过程。儒学专家汤一介,去世前整理了规模宏大的儒藏,这只是一个开头。怎么看待儒学?现在的专家学者,从认为儒学是“天衣无缝,没有任何糟粕”到“从根上就烂了,没有任何可取之处”,有数不清的派别。同样,对西方文化也存在着不同的态度,从全盘模仿到拒斥都有。 家庭教育的研究,除了借助中国传统文化的研究外,还要关注到域外文化。中国传统文化中究竟哪些是精华?西方文化中哪些需要借鉴?这些问题不解决,当代家庭教育的发展仍然会处在混乱当中。 从西方历史发展看,现代文明走在前面,但家文化一直比较薄弱。18世纪之前,欧洲语言中没有把“母亲-父亲-子女”组群作为社会单元进行指称的语词。也就是说,18世纪前,西方还没有语词来表达真正的家庭。 记得笑思在家哲学西方人的盲点提到:“家的观念早已长期而实际存在于中华文明的观念之中。中国传统的儒家、道家,始终注重从家的观点看待人与人的、人与自然间的存在及其相互关系。”中国是世界上十分重视家庭教育的国家,“家文化”历史悠久。从家庭教育角度,我认为在中西方文化融合中寻求发展道路时有一个原则不能离开中华民族文化这个根。 总之,家庭教育的理论研究,任重而道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