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大一学生不适应现象的思考.doc

上传人:3d66 文档编号:1820207 上传时间:2019-01-10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15.6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对大一学生不适应现象的思考.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对大一学生不适应现象的思考.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对大一学生不适应现象的思考.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对大一学生不适应现象的思考.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对大一学生不适应现象的思考.doc(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对大一学生不适应现象的思考 摘要:目前,在高校新生中普遍出现了一种不适应现象。主要表现为心理、学习、人际关系等方面不适应。这种现象的产生既有着主观方面因素,也有客观上的原因。解决这些问题,可以从提高管理者素质、加强信息网络的管理和利用培养学生的自主能力等方面入手。 一、存在的问题 目前,在高校新生中普遍出现了一种新生不适应现象,一般表现为焦虑、浮躁、厌学等不良情绪。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心理上的不适应 1、抑郁心理:这是大一新生的一种普遍现象。这种心理的基本特征为:犹豫不决,庸庸碌碌,无收获感。他们进入大学后既想放松,想混日子又担心前途渺茫,造成了暂时性的认知水平的冲突,心理上感到不

2、适应,因而感到抑郁傍彷。 2、自卑自负心理:自卑、自负是大学生心理问题中所呈现的两极性自我认识特征,这是学生在自我评价失真时出现的矛盾心理状态。大一学生由于处于中学向大学的过渡期,其心理、人格等方面尚未完全成熟,对自我、对社会的认识不够客观真实,带有一定的片面性,同时,也易受外界的干扰,有时对自我的认识与评价低于现实自我,认为自己什么都不行,造成极度自卑心理;有时又对自我的评价与认识高于现实自我,认为自己什么都行,表现自负心理。 3、从众心理:所谓从众,就是在群体的影响和压力下,个体放弃自己的意见而采取与大多数人相一致行为的心理状态1。大一新生主要表现为学习从众、参加社团和竞选干部从众、恋爱从

3、众和消费从众等现象。 (二)学习上的不适应 由于从中学到大学,学习环境发生变化了,原有的学习方式已经不适应新的需要。尽管有些学生高考分数很高,但自学能力并不强。面对新的知识体系,新的讲授方式,大一新生往往感到困惑而不知所措。 (三)人际关系不适应 在中学,学生的人际关系比较简单。 因为他们交往的对象基本上就是一些有着相同语言、相同习惯的本地同学,他们谈论的话题也都互相熟悉,所以,在人际交往中他们不会感到有压力。但是进入大学后,环境和场合变了,他们缺乏角色转换的心理准备和适应能力,怎样处理好人际关系,怎样待人接物,不少大一新生对此感到很不适应。 二、原因剖析 中国人民大学心理咨询中心主任张小乔教

4、授认为:当代大学新生适应问题不是少了,而是更多了。仔细探讨其原因,大概可归因如下几方面: (一)主观方面: 1、心理转换能力较差:从中学到大学,是人生的一个重要转折期。学生正处于青春阶段向成年阶段的转换期,虽然其生理发展渐趋成熟,但心理却未达到真正成熟的水平,具有极强的不稳定性。刚进大学的新生,从未真正体验过集体生活,对于在新的环境中,如何学会适应,如何调整自我,如何自我约束与管理等等,他们一时转换不过来,为此惘然不知所措。 2、缺乏自主能力:大一新生不适应这种现象主要发生在80年代以后出生的独生子女身上。父母对他们过于宠爱,忽略培养他们的自主能力。在生活方面,许多学生长期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

5、口的生活,进人大学以后,许多事情都得自己动手和动脑,他们感到无所适从;在学习上没有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面对课程知识体系的变化,老师讲授方式的改变,他们很不适应。 3、理想与现实的反差。中学生的期望值很高,认为自己理想中的大学应该是完美无缺的。进入大学亲身体验后,他们才发觉大学生活并非原来想象的那样迷人。他们在理想与现实的落差之间失去了内心的平衡。 (二)客观上的原因 1、管理体制的落后 虽然我们早已进入二十一世纪,但是很多大学的管理模式还比较滞后,在这种保守的管理模式下,学生的培养与社会的需求严重脱钩。尤其是处在青少年阶段的大学生更是渴望人性化的管理。还有知识管理效果偏差过大,使学生产生逆反心

6、理,导致学生各方面得不到正常的发展。 2、教育者自身的素质 作为高校教师,首先应该具备优良的品德和扎实的专业知识,尤其是直接从事学生教育管理工作的教师、班主任、辅导员,其自身素质高低不仅影响教育的效果,而且影响学生的情绪。但是,由于种种原因,很多高校不太重视班主任或辅导员的作用,辅导员往往是一些低学历、低素质的人来担任,他们对学生工作也是疲于应付,最终导致学生情绪不高。 3、其他各方面的负面影响 今天,我们已经进入信息时代,但纷繁芜杂的网络世界经常使得年轻的大学生良莠不分。有相当一部分新生整天整晚泡在网上聊天、玩游戏等等,网上的一些不健康的消极思想严重的影响了他们。加之目前就业形势紧张,由此而

7、引发的焦虑、不安等症状在毕业生中逐年上升,不仅影响了高年级同学,对刚入校的新生也有传染性。 三、对策探析 怎样引导大一新生摆脱不适应心理,尽快融入大学生活呢?笔者认为应从下面几个方面入手,来改进我们的工作。 (一)充分发挥班主任和辅导员的作用 挑选一批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具有良好政治素质、具有较高业务水平和强烈责任心的教师来担当大一学生班主任和辅导员,尤为必要。因为,班主任和辅导员是管理部门与学生之间的联接点,他们身处管理工作的第一线,不仅是学生的师长,而且是他们的朋友。“春江水暖鸭先知”,对于学生内心的苦恼他们往往最先知道,对班主任正式或非正式的谈话,学生是较为信服的。一旦班主任在岗位上发挥

8、了作用,教育和管理工作就犹如一台机器,就能真正运转起来,管理系统和管理制度就有活力与成效。 (二)充分发挥学生干部的作用 一支精干高效的学生干部队伍往往能带动学生形成积极上进的风气。因为学生干部是架在老师和学生之间的一座桥梁,他们自制能力很强,学习积极性很高,而且他们生活在学生中间,对学生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了如指掌,由他们深入大一学生中间做引导工作,示范作用更强,也更切实际。 (三)充分发挥网络的作用 胡锦涛同志在共青团十四届四中全会讲话时强调:要认真研究互联网对青年带来的影响,努力建设思想政治工作的新阵地,打好网上宣传教育的主动仗,努力使互联网成为广大青年获取知识信息的新窗口和接受思想教

9、育的新途径。2 学校应该采取多种方法,如发放宣传单、开办讲座或培训、图书馆主页上发布信息等方法,以提高新学生的信息素质,培养学生正确的信息道德观,让学生充分享用网络给我们带来的好处。 (四)增强自主意识,培养创新能力 中学时代,学生的依赖心理很重,独立生活能力较差,而大学生活环境迫使他们必须学会自己管理自己,自己约束自己。因为在大学的管理中,管理者不可能时时紧盯着学生,也由于学生已经步入人生的重要阶段,心理素质和认知水平决定了他们要求自主,要求独立。所以,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是十分必要的。要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和创新能力,关键在于管理者给自己正确的定位,笔者认为辅导员和班主任应该是学生的“导师”,要把主要精力放在如何引导学生健康成长这个根本上。对学生不要包办过多,“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一旦学生有了较强的自主意识和创新精神,老师便会从一些琐碎的事务中脱身出来,有更多的精力和时间去研究学生和了解学生,我们的工作就会登上一个新台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