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小学生习作中所出现问题的思考.doc

上传人:3d66 文档编号:1820468 上传时间:2019-01-10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4.5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对小学生习作中所出现问题的思考.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对小学生习作中所出现问题的思考.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对小学生习作中所出现问题的思考.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对小学生习作中所出现问题的思考.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对小学生习作中所出现问题的思考.doc(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对小学生习作中所出现问题的思考 摘 要: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到: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创造性表述的过程。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积极向上,表达真情实感。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习作教学是整个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小学生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到: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创造性表述的过程。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

2、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积极向上,表达真情实感。 既然习作教学是整个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小学生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那么对于如何使学生有效地提升写作能力是我们一线语文教师应该思考的问题。尤其是城乡小学,因为一些因素的影响,孩子们在习作方面常出现的问题有待于我们语文教师积极思考,以找到有效解决的方式方法。 一、习作中常出现的问题 1.学生缺少思考,没有创新意识 在平时的习作练习中,孩子们的作文内容都有了范文一样的模式,例如写与读书有关的故事,就都是看书忘记了吃饭或是夜里背着家人看书,写乐于助人的事就写小孩子怎样帮老人过马路,写母爱的事情就写自己生病,妈妈怎样照顾自己等。内

3、容形式都十分单一,而且常常会出现多个孩子的作文有着相同的开头、结尾。孩子们对于每篇习作注重的只是如何去下笔写,写多少,而忽视了在习作最开始时的思考。 2.写作视角不够宽泛,语言积累不足 对于城乡的孩子来说,本身对于很多事物的见识是非常狭窄的。那么对于书面呈现出来的题材更是没有什么宽泛的视角进行书写表达。另外,相对于城市的孩子来说,见世面窄,语言积累也不够丰富。导致在习作中往往对一个事物或一个现象没有更好的更贴切的语言进行描写,使之习作读起来平淡如水。 3.习作内容空洞,缺少真情实感的抒发 许多孩子在习作中很少来表达自己真正的情感,尤其是高段的孩子认为写作是一套,真实想法和情感是另一套,不能在作

4、文里流露出来,于是,他们开始胡编乱造,不能做到表达真情实感,使自己发自内心的情感流露。从而使文章中充满了假话、空话,不切合实际的话。学生的异想天开和童言无忌都被赶到作文习作之外。 4.积累运用的不够合理恰当 有一部分孩子努力在积累一些好词好句好段,以备在习作中加以运用,但是也不同程度地出现了不恰当的运用。例如,有的学生文章虽然看似写的内容完整,语言优美,措辞不错,但是却似乎缺少新意。经沟通后发现是作文书中的文章,孩子们没有做到恰当取用。更有一些孩子为了完成习作而完成习作,进而去下大功夫去找文章,背文章,甚至是抄文章。面对习作中出现的种种问题,孩子们不是想方法去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也不是去细心观

5、察生活,选取自己的生活体验作为习作材料。诸如此类的情况值得我们教师去深思。 二、新课改下小学语文习作能力提升的对策 叶圣陶先生说:“写作这件事离不开生活,生活中切实感受到的,孩子们用最真实的文字表达最真实的情感,这样的文章才是好的文章。”也就是说要让孩子们学会用我笔写我心,这样孩子们的写作能力才会有所提升。因此,教师在作文教学中应努力创造条件,鼓励学生主动深入生活、参与社会实践,以此来帮助孩子们更好地写作。 1.注重培养孩子们的写作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也指出,教师要“让学生参与作文教学全过程,激发他们作文的兴趣,真正成为学习作文的主人。”我觉得可以从两方面来提升学生

6、习作兴趣: 首先要让孩子有趣地进入老师的习作课。例如我们可以利用好我们语文课本中的交流平台和口语交际,先让孩子们有兴趣以“玩”,形式走进生活去实践,进行活动游戏,进行有趣的话题交流,有趣地观察对象并真情地表达情感。 其次要求老师的习作课要设计得有趣,让学生感受到乐趣再乐于去写。孩子们只要有了兴趣,他就会主动地去思考,进而会更好地进行写作。孩子们有了写作兴趣后,老师就要趁热打铁,透过有趣的方式来指导或评价学生的习作,让孩子们能够更好地完成习作。 2.在平时注重培养学生写日记的习惯 日记是习作的缩影,更是我们训练孩子习作的基础。无论在日记的起步阶段,还是发展阶段,强化日记意识,培养写日记或短文随笔

7、的兴趣和习惯,都是至关重要的。尤其是短文随笔,文体很随意,不受太多的条件约束,孩子们可以随时将自己看到的、听到的、亲身感受的用文字的形式记录下来,但是一定要叙述得清楚明白,字数可以不用要求的太多,但是一定要真情表达。日记也是如此,相信孩子们坚持去写,就一定能够培养出好习惯和好能力,同时也能很好地训练行文布局。全国特级教师魏书生平时很少布置作业,但他的学生日记却写得很好,究其原因,魏书生说:“那就是多写日记的功劳。” 3.让学生学会在生活中积累素材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强调:要求学生说真话、实话、心里话,不说假话、空话、套话。而我们必须引导学生走进生活,观察生活。学生的生活本来是丰富多彩的,只是孩子们平时没有注意细心观察而已。因此,我们有必要帮助孩子留心积累生活中的片段。例如丰富有趣的校园生活,如同学之间的趣事,难忘的事;幸福温馨的家庭生活,如与父母之间的亲情故事、温馨的家庭往事等;有酸甜苦辣的社会生活,如逛街、参观、游玩、买东西等。让孩子们在平时的积累中来拓宽视角。在积累的过程中培养学生敏锐而独特的观察力。 以上所述是我一个教学经验不足的一线老师的一点拙见。提升学生习作能力的方法还有很多,根据不同的问题找出相应的策略,相信我们的努力会有成效,孩子们的习作能力也会得到提高。 编辑 谢尾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