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英语愉快课堂教学语言共性的特征.doc

上传人:3d66 文档编号:1820483 上传时间:2019-01-10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中英语愉快课堂教学语言共性的特征.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初中英语愉快课堂教学语言共性的特征.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初中英语愉快课堂教学语言共性的特征.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初中英语愉快课堂教学语言共性的特征.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英语愉快课堂教学语言共性的特征.doc(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初中英语愉快课堂教学语言共性的特征 在初中英语愉快课堂教学策略的研究中,我们要成功地上好愉快英语教学课,教师的语言调控在课堂调控中起着很大的作用,本文剖析归纳了初中英语愉快课堂教学的语言共性特征,有助于愉快课堂教学的有效实施。 1.目的性。 愉快英语课堂教学要有很强的计划性和目的性。英语教师的课堂教学活动,即通过自己的语言向学生传授知识和培养能力,达到特定的教学目的。这就要求英语教师的语言服从既定的教学目的,为既定的教学目的服务,从教学目的出发,回教学目的的归宿,突出其明确的目的性。不能信口开河,随心所欲,离题万里。尤其是在英语任务型教学活动中教师在任务的指令要目的明确。 2.启发性。 教师语

2、言的启发性,是顺利完成教学任务,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条件,是先进的科学的启发式教学区别于落后的传统的注入式教学的显著标志。教师课堂语言的启发性表现在善于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善于设“障”立“疑”,使学生经常处于“愤”、“悱”状态,表达含蓄,给学生留有思考的余地。教学语言的启发性的核心在于是否活跃了学生的思维,而不在于多问或少问,多讲或少讲,也不在于多提几个“why”,。至于在教学过程中何进启发、怎样启发、启发什么,要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学习状态而定,应当注意的是,启发要与引导相结合。启发要得当,引导应及时,做到启而能发,导而有效。 3.条理性。 初中英语愉快课堂教学语言的条理性是由

3、教师讲授知识的系统性所要求的。认识事物的规律是由浅入深。由表及里。教学的语言也应如此,力求深入浅出,循循善诱,层次分明,条理清晰。注意其系统性、连贯性和逻辑性,不能颠三倒四,语无论次。 4.形象性。 教学语言要生动、形象,要使学生有“如临其境”、“如见其形”、“如闻其声”的感觉,做到活泼、副真、有趣、引人入胜、教师要善于巧妙地运用语言的艺术,善于联系实际,善于恰当举例,善于运用贴切和有趣的比喻、把深奥的理论形象化。把抽象的事物具体化,变无形为有形,变无声为有声,生动地再现教材内容。 5.艺术性。 课堂教学是一种艺术,教师的语言应该具有艺术的魅力和美学的涵养。“假若课堂语言既有相声语言的幽默生动

4、,又有小说语言的形象感人,还有诗歌般的激昂慷慨,学生坐在教室里,陶醉于美的享受中,自然会兴趣盎然的获得知识,受到启迪与教育”。 6.趣味性。 心理学认为,兴趣是人的一种带有趋向性的心理特征,是个人意识倾向的一种表现,也是行为的有力动机。教学过程中,英语教师应运用丰富多彩、诙谐幽默的语言进行教学,寓知识传授、智能培养于趣味之中,要创造一种寓庄于谐、情趣横生的课堂气氛,使学生课上学的有趣,兴趣盎然,课后有所回味,实践证明,教学单调呆板,枯燥乏味的讲解,不仅会使学生感到疲惫厌烦,反过来也会影响教师的情趣,形成恶性循环。教师语言趣味性要符合教学的内容,要自然、贴切、适度,不能矫揉造作,哗众取宠。 7.

5、审美性。 英语教师的课堂语言是一种有声语言,是通过声音传递给学生的听觉系统后,被学生所接受的。因此,教师的语言要具有审美性,要像优美的音乐那样给人以美感.语言具有审美性,就是做到抑扬顿挫,清晰明快,和谐流畅,具有音乐般的旋律.要做到这一点,在语言形式上,必须注意句式的长短错落,搭配多样化;在表达上,要具有悦耳的语音,起伏的语调,适宜的节奏.教师的发音必须标准,.有的教师不愿在口齿上下功夫,对自己浑浊的口音不以为然,上课如老和尚念经,让学生不知所云。相反,有的教师口齿清晰,声音明亮,张口如拨古筝,令学生悦耳倾心。 8.直观性。 直观性要求教师在课堂上要运用形象生动的语言进行讲解,给学生以感性知识

6、,从而起到直观的作用,英语教师可以引用教学格言,列举形象生动的范例,能起到直观的作用,不仅增强了语言的感染力,而且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这是教学语言的职业性或角色性要求。教师在任何情况下,都应将教书与育人有机地结合起来。相应地其教学语言也要文雅、纯洁,有分寸感,教育性,和激励性,努力做到不说粗话、野话、脏话,更不能强词夺理,恶语伤人。 9.规范性。 教师课堂的口头表述要简捷、准确、清楚,使学生感到老师说的不多,但句句有用,条条是理。教师切忌说话嗦、吐字不清、概念含混。过多的重复、无意义的题外话、日常谈话中的口头语都是不规范的,会使学生产生烦燥和困惑的心理感觉。当然,教师为了强调对重点内容、关

7、键的知识点,而采用的必要的重复讲述,不在此例。 10. 和谐性。 英语教师的口述语言与所授知识及学生的心理三者应和谐统一。长期的学习过程中,学生会遇到两种不利因素;一是连续性因素,日复一日连续上课易使学生产生疲倦感;二是偶然性因素,突发事件(环境、天气、心情、知识难点等)刺激易使学习受到短时间的干扰。如果教师能够运用多变、适宜、和谐的教学语言,适时调解课堂气氛,有效地恢复学生学习的能动性,那么,就要以取得经常性的满意的教学效果。具体地说,教师的口述语言应在生动明了的基础上,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心理的不同情况,兼顾声音的高低变化、句子的长短错落、节奏的紧凑舒缓;切忌千篇一律的平板的催眠曲,也反对大雷轰鸣的语音。 11.情感性。 师生情感相应的正向发展是取得教学成功的重要基础。在初中英语愉快课堂课堂教学中,英语教师的口述语言应是在不时地沟通着师生之间的心理。成功时一句赞扬,能使学生进迸发继续探求的欲望;困难时的一句激励,可使学生产生自强不息的信心。所以,教师的课堂口述语言要注意亲切性,富有情感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