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高职院校特色教育模式的新认识.doc

上传人:3d66 文档编号:1820695 上传时间:2019-01-10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5.1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对高职院校特色教育模式的新认识.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对高职院校特色教育模式的新认识.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对高职院校特色教育模式的新认识.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对高职院校特色教育模式的新认识.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对高职院校特色教育模式的新认识.doc(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对高职院校特色教育模式的新认识 【摘 要】在高等教育共性发展的同时,职业教育要根据自身优势,以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提升学生的职业能力为目标,全面开展学生的素质教育,形成独特的高职院校特色教育模式。 近年来,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发展迅速,但起步较晚,总体发展水平不高。高职院校特色教育模式的确立,将树立提高就业能力为目标的大学生培养模式;促进和推动高职院校规范化的建设,促进“双师型”教师的培养;同时努力开发学生的特长,促进和带动学生的全面发展,全面提升大学生的素质和能力。 1 高职院校的教育特色 教育是一个国家发展的“钥匙”,职业教育是一个国家发展的“万能钥匙”,可以打开所有的“门”。

2、高等职业教育定位是在完全中等教育的基础上培养出一批具有大学知识,而又有一定专业技术和技能的人才,其知识的讲授是以能用为度,实用为本。教育部16号文件中提出高职院校的五种教学模式,即:订单培养、工学交替、任务驱动、项目导向、顶岗实习,从而实现特色培养目标:大学水平的能工巧匠或能工巧匠型的大学生。为此,高职院校要结合自身实际采取多种措施、多渠道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为学生提供与专业相关的技能培训和中高级技能考证,与企业合作进行订单培养,广开渠道积极开展顶岗实习,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和专业对口率,增强人才培养的灵活性,努力办成“家长和企业满意的学校”。 近年来,我国高等职业教育侧重于以适应市场变

3、化为原则进行专业设置和课程开发。研究高等职业教育模式,能帮助高职教育者从整体认识和探讨教学过程中各种因素的关系,正确把握教学过程的本质和规律,这也是高等职业教育办出特色,提高办学质量的有效方法。 2 高职院校特色教育模式 特色教育思想认为,教育从实质上说是个性教育,共性是寓于个性之间的。从这种理念出发,特色教育思想对教育的3个元素,即学校、教师、学生分别提出了3个不同的发展目标。对学校而言其发展目标是“规范”加“特色”;就教师来说是“达标”加“特艺”,对学生的培养则是“合格”加“特长”。学校的“规范”是学校的共性,“特色”是学校的个性。因此,发现学生的潜能,并创造良好的教育条件,开发学生的潜能

4、,培养兴趣、爱好、特长,促进学生的主动发展,带动全面发展,使不同的学生,通过不同途径成长为不同类型,不同规格的人才1。高职院校特色教育模式的中心目标是“培养合格加特长的学生”。 2.1 办学规范,办学理念有职业特色 高职院校特色教育是指办学主体根据自身条件及社会需求,在一定办学理念指导及刻意追求下,所取得的有别于其他学校的独特的办学风格、办学机制等。它是学校独特性、杰出性的表现,是学校自身的一种突破与超越。主要体现在“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精”;“个性化”、“不可替代性”、自己独特的生存与发展能力。 高职特色首先体现在办学理念上,办学理念是含有明确指向性的整体教育观的高度概括和表述。包括专

5、业和课程设置、办学模式、学校管理和人才规格与质量等方面,办学理念是学校精神的结晶,是特色形成的基石。鲜明的办学理念具有指导形成健康的校园文化氛围、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激励人的意志的作用,它还能够作为一种准则,规范师生的行为,指导师生的实践,培养受教育者的向上精神。高职教育应当准确定位,才能突出层次特色,要注重职业技能和职业素质的培养,用全新的办学理念来指导制定人才培养模式的规划,切忌办成“本科教育的压缩”。 2.2 专业设置合理,具有市场理念 高职院校的特色集中体现在专业建设上,专业设置必须突出市场需求具备市场理念,既体现“高等性”,又注重“职业性”;要以学校围绕市场办,专业围绕市场设的原则,

6、适时创业新专业,淘汰旧专业,随着社会职业岗位群的变化而变化。可以引入专业群的概念来规范专业设置,使专业建设既相对稳定有利于建设,又开放灵活针对市场需求,而且核心专业依托群体易于打造品牌2。也可以结合学校自身的特点开设就业前景好、技术含量高的热门专业,推进”订单式“培养,从而培养在企业“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的高技能人才。除了必备的思想政治理论外,还应该有较强的实际操作能力,良好的专业素质和职业发展能力,使学生掌握专业基础理论、专业技术知识技能和胜任工作转移或岗位转换的能力。 2.3 师资队伍过硬,打造“双师型”教师队伍 师资队伍建设是人才培养模式实施的保障,要想培养出社会需要的高水平技能型人

7、才,就要求教师不仅要有扎实的理论知识和较高的教学水平,还要有很强的专业实践能力和丰富的实践经验3。针对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应采取“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一是“双师素质”,要求专业教师具有较高的文化和专业理论水平、较强的教学、科研及教学能力和素质外,还要具有熟练的专业实践技能、一定的组织生产经营和指导学生创业的能力和素质。二是“双师结构”,即专、兼职结合的专业教学团队建设4,根据需要聘任聘请企业行业技术骨干与能工巧匠,在社会需求与学校教师不足的情况下解决教学急需、提高办学效益。同时,有利于增进学校与社会的联系,打破封闭的办学体系,形成以社会需要为中心的办学机制,促进校企合作。

8、名师出高徒,没有高技能的教师,难以培养高技能的学生。培养和引进名师,创建师资特色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要制定一个良好的培养、选拔和引进机制,通过外聘内训的办法来打造一支“双师型”教师队伍。 2.4 加强实践教学,实训基地有特色 教育部多次强调,高职院校必须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指导,走产学研结合发展道路”的办学方针;“培养面向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等一线岗位的高技能人才”。为此,高职院校要紧紧围绕“培养什么样的人”和“怎样培养人”这两个问题,探索适合自己的办学特色。只有在教学体系上体现技术导向性,在教学内容上体现高新技术性,高职教育才会真正具有生命力。 高职院校要切实加强实践教学,走校企合

9、作、工学结合的道路。优良的实训基地是实践教学的载体和条件。建设一个起点高、装备先进的实验实训基地是高职教育发展的物质基础。这种“零距离接触”的实践教学,不仅缩短了学校与社会间的距离,同时缩短了毕业生厂校间的磨合期,能够达到快速胜任岗位工作之目的,毕业生能搭上“就业直通车”,高职教育的社会效益才能显现。 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作为当前高职教育的必由之路,高职院校在完善校内实验实训条件的同时,应根据自身特点积极探索和尝试各种形式的校企合作模式,如建立校外实习基地、“订单式”培养、“顶岗”实习、学工交替、校办产业模式等,从而形成自己独具特色、切实有效的校企合作方式,以确保高职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学校通过合作可以获得企业的资金及资源支持,以弥补自身硬件建设上的不足;企业通过参与举办高职教育,可以最便捷地获得符合企业特征和个性需求的人才。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