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体育教学中如何加强学生创造力的培养.doc

上传人:3d66 文档编号:1820912 上传时间:2019-01-10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体育教学中如何加强学生创造力的培养.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小学体育教学中如何加强学生创造力的培养.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小学体育教学中如何加强学生创造力的培养.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小学体育教学中如何加强学生创造力的培养.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体育教学中如何加强学生创造力的培养.doc(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小学体育教学中如何加强学生创造力的培养 G807 文献标识A 1009-9328(2018)08-040-01 创新它是知识、智力、能力及优良的个性品质等的根本动力。没有创新,人类将永远处于茹毛饮血的年代;没有创造,一个人将永远无法辉映其生命力中最美丽的亮色;没有创造,一个人就很难说是开发和实现了生命的价值,很难说是无愧于生命。因而,也可以说,不重视学生创造潜能开发的教育,是带有致命缺陷的教育。现代教育的根本目标是培养有创造力、身心健康的人才,而体育运动本身的最重要特征就是创造力。那么,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创造力就成了体育教学追求的目标。 学习兴趣 成功体验 创造想象力 观察能力 随着时代的

2、发展,各个国家对学生创造力的培养日显重视,明确把培养学生的创造力作为教育的一个重要目标,把创造力看作是当代人才素质的一个最为重要表现。比如,现在国际上流行人才素质的“5L”说Learning to learn(学会学习)Learning to be学会生存),Learning to do(学会做事),Learning to livetogether(学会共同生活或合作),Learning to create(学会创造)。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说“教育的主要目的是造就创新的而不是简单重复前人所做过的事的人,这种能有创造,发明和发现。”体育教学在素质教育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它对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有其得天独

3、厚的条件。哪我们如何在体育教学中进行创造力的培养呢? 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生学习兴趣是十分重要的,它可以转化为直接的学习动机成为推动人们学习知识技能的强大动力。托尔斯泰说过“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所以,小学体育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只有学生对体育教学内容感兴趣,他们就会兴致勃勃,不知疲倦地进行学习,这才能引发求知的欲望。所以,体育教师在教学中运用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采用引人入胜的教学方法。在教学中我是这样去做的 (一)根据教材的特点采用适合的教学方法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一种方法、一种手段。针对不同的教材要采取不同的方式,也就是如何让学生积极主动

4、心情愉快地接受教育这一种手段,而不是强制性的、命令的方式,使学生必须去服从的形式。例如如我教一年级的“滚翻” 把一些浅显以及学生喜闻乐见的事物参与活动“低头看天空”的做法和孙悟空翻跟斗的本领了解滚翻的动作,这为了帮助学生提高滚动圆滑性,采用下巴抵纸、滚过呼拉圈这些趣味性情练习这既改变了以往讲解示范的传统习惯又激发了学生的兴趣。 (二)让学生得到成功的体验 失败是成功之母,成功更是成功之母。“成功感”也是激发学生兴趣的催化剂。“成功感”的增强会对其兴趣而产生和保持起到促进的作用。在教学过程中应不断肯定学生的优点和成绩,用欣赏的、肯定的目光对待学生。 二、在游戏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想象能力 小学阶段是

5、儿童思维发展的一个重大转折时期,从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要形式向以抽象逻辑思维为主要形式过渡,是小学儿童思维发展的基本特征也是儿童思维发展过程的一个质变过程。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是最积极的教学因素,在体育教学中更应充分发挥其自主能力。在传授体育知识、技能时要善于引导学生积极思维,通过观察、分析、比较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技能的理解。以培养其积极创造能力。爱因斯坦曾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人们通过观察产生疑问到创造性的解决还要借助想象。所以,想象是创造的桥梁。根据体教育教学内容的特点和体育技能表象特征,增加动作形象刺激,使学生在原有感性形象的基础上,创造出新的形象的思维过程。如在“50米快速跑”的教学

6、中的“抓尾巴”游戏中创设被抓的同学是一只小免,追的同学是抓小免的大灰狼。一个为求自保,另一个要达到捕捉目的。那就看谁跑得快。又如跳绳教学中,学生学会了一般跳绳技巧之后教师还要鼓励学生大胆尝试多种方法,于是正、反跳、二人跳各种方法层出不穷。我又启发他们用绳来做游戏,学生通过尝试,创编出许多游戏方法,用绳来摆数字,摆图形,用绳做起跳线、起跑线,将绳围成圈做游戏等,许多有价值的创新比老师想得还好,还丰富。以前我以为一年级的学生太小。后来通过尝试,发现小孩的能力比大人想象高得多,因此创新是人类头脑中最敏感的机能,也是最容易受压抑的机能,所以只要有丰富的想象力,就能举一反三,不断产生新的设想,才能发展学

7、生的创造想象能力。 “教书先生”恐怕是市井百姓最为熟悉的一种称呼,从最初的门馆、私塾到晚清的学堂,“教书先生”那一行当怎么说也算是让国人景仰甚或敬畏的一种社会职业。只是更早的“先生”概念并非源于教书,最初出现的“先生”一词也并非有传授知识那般的含义。孟子中的“先生何为出此言也?”;论语中的“有酒食,先生馔”;国策中的“先生坐,何至于此?”等等,均指“先生”为父兄或有学问、有德行的长辈。其实国策中本身就有“先生长者,有德之称”的说法。可见“先生”之原意非真正的“教师”之意,倒是与当今“先生”的称呼更接近。看来,“先生”之本源含义在于礼貌和尊称,并非具学问者的专称。称“老师”为“先生”的记载,首见

8、于礼记?曲礼,有“从于先生,不越礼而与人言”,其中之“先生”意为“年长、资深之传授知识者”,与教师、老师之意基本一致。三、培养观察能力。 我国古代的读书人,从上学之日起,就日诵不辍,一般在几年内就能识记几千个汉字,熟记几百篇文章,写出的诗文也是字斟句酌,琅琅上口,成为满腹经纶的文人。为什么在现代化教学的今天,我们念了十几年书的高中毕业生甚至大学生,竟提起作文就头疼,写不出像样的文章呢?吕叔湘先生早在1978年就尖锐地提出“中小学语文教学效果差,中学语文毕业生语文水平低,十几年上课总时数是9160课时,语文是2749课时,恰好是30%,十年的时间,二千七百多课时,用来学本国语文,却是大多数不过关

9、,岂非咄咄怪事!”寻根究底,其主要原因就是腹中无物。特别是写议论文,初中水平以上的学生都知道议论文的“三要素”是论点、论据、论证,也通晓议论文的基本结构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但真正动起笔来就犯难了。知道“是这样”,就是讲不出“为什么”。根本原因还是无“米”下“锅”。于是便翻开作文集锦之类的书大段抄起来,抄人家的名言警句,抄人家的事例,不参考作文书就很难写出像样的文章。所以,词汇贫乏、内容空洞、千篇一律便成了中学生作文的通病。要解决这个问题,不能单在布局谋篇等写作技方面下功夫,必须认识到“死记硬背”的重要性,让学生积累足够的“米”。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是教学中的一项重任务。因为良好的观察能力是

10、发展创造能力的基础。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启发学生动脑筋,提出这样,那样的问题,然后带着问题进行观察,再通过观察和思考去解决问题。教师经常指导学生边观察边思考,不仅可以提高观察效果,而且学生观察的积极性也会大大提高。如一年级“立定跳远”的教学,通过让学生观察青蛙的跳和教师示范动作让学生重点观察蹬地,摆臂的技术动作,教师并可选出两个做正确动作和错误动作,让学生分别观察两者不同之处,并分析错的地方。最后,让学生观察正误,并以小组形式进行互相交流、互相观察,互相帮助,这样既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以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 总之,体育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对于我们小学体育教师来说是一个考验、一个挑战、一次很好的尝试。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强调的是促进学生身体的正常生长和发育,促进形态,全面协调发展,促进学生身体素质的全面提高,促进学生创造力的培养。从而激励学生主动自觉地参加经常性的体育锻炼,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爱好和习惯。 1 广州教学研究J.2018年10月. 家庭是幼儿语言活动的重要环境,为了与家长配合做好幼儿阅读训练工作,孩子一入园就召开家长会,给家长提出早期抓好幼儿阅读的要求。我把幼儿在园里的阅读活动及阅读情况及时传递给家长,要求孩子回家向家长朗诵儿歌,表演故事。我和家长共同配合,一道训练,幼儿的阅读能力提高很快。2 体育师友J.2018年4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