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期待视野”运用于高中阅读教学.doc

上传人:3d66 文档编号:1821062 上传时间:2019-01-10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2.6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将“期待视野”运用于高中阅读教学.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将“期待视野”运用于高中阅读教学.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将“期待视野”运用于高中阅读教学.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将“期待视野”运用于高中阅读教学.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将“期待视野”运用于高中阅读教学.doc(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将“期待视野”运用于高中阅读教学 摘 要:当前,在我国语文阅读教学中,随着新课程改革的逐步推进,新课程标准尤其强调,阅读过程中学生调动已有的阅读经验自由独立地获得独特的阅读感受、审美体验,这些都对语文阅读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试图引入期待视野理论,运用于高中语文阅读教学。 一、期待视野理论含义 期待视野作为接受美学中的重要内容,最早由德国的姚斯提出。他认为,“期待视野”是指在文学接受活动中,由读者原先的经验、习惯、感悟以及观点等综合形成的对文学著作的一种欣赏要求和欣赏水平。 二、期待视野理论在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实践运用 阅读教学是教授语文阅读的主要载体,教学活动有自己的一套形式和流程,

2、主要包括课前、课中、课后三部分,下面我们介绍期待视野理论在阅读教学中的运用,也就从这三方面来介绍: 1.课前 课前阶段主要是准备阶段。这个阶段,教师除了要对语文教学的总目标有整体的把握;还要通过了解学生的生活背景、学习习惯以及生活环境等多方面,把握学生的期待视野。同时,教师要从自身的角度出发,抛开教参和教辅,以读者的角度去阅读文章,追求与作者的共鸣。 2.课中 在这个阶段,师要充分利用每一位学生期待视野的差异性,通过巧妙地创设内容情景,唤醒学生生活背景、学习习惯以及人生观、价值观的丰富内涵,满足他们的阅读期待,将他们轻松地引入课堂内容中,加深他们对文章的理解,提高语文阅读水平。 3.课后 在课

3、堂教学中,教师已经对学生的期待视野给予了极大的刺激和满足,所以在课后阶段,教师除了要对教学内容和教学成果等进行反思外,还要增加学生的阅读量,丰富他们的课外生活,增加情感体验,从而进一步拓展学生的期待视野。 三、期待视野理论在理论应用中应注意的问题 姚斯的期待视野理论强调接受的重要性,具体来说也就是强调学生的重要性,所以他认为我们要尊重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差异性,但是在现实的实施过程中,经常会出现一些偏差,这就需要我们注意以下两点: 1.尊重学生但避免学生过分的主观能动性 对于一篇文章,由于不同的期待视野,学生会有不同的理解,有的停留在肤浅的表面,有的可能比较深刻,但是不管是肤浅还是深刻,这都仅仅是他们个人的理解。在阅读教学活动中,教师一方面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另一方面,也要避免他们主观能动性的过分发挥。 2.对学生的期待视野给予充分正视 教师在教学中,一定要对学生的期待视野给予注意和尊重,关注学生的感悟和体会,这样才能更好地帮助学生,更好地拓展期待视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