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学互动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doc

上传人:3d66 文档编号:1821113 上传时间:2019-01-10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4.6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导学互动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导学互动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导学互动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导学互动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导学互动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doc(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导学互动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导学互动”随着新课改的春风应用而生,充分地将“导学”与“互动”结合起来,本着“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将课堂分为了自我阅读、合作互动、导学归纳和应用练习四个环节.学生在自我阅读中发现问题,标出自己心中的疑惑点,从而作为合作互动中的主题.在师生、生生的互动中共同探索、重点攻坚,最终实现对知识的归纳,领悟数学知识中蕴含的思想方法,并在不断地应用练习中得到升华.本文结合初中数学的教学实践,浅谈“导学互动”教学模式在课堂上的落实与应用,以期为新课程改革建言献策. 一、自我阅读,结合认知挖掘疑惑 传统的数学课堂,不管学生是否已经理解,教师只是按照自己的预设,照本宣

2、科地进行讲解,忽略了学生个性的差异.“导学互动”式的教学从学生的实际出发,通过生动、诙谐的新课导入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使学生在自主的阅读中找到对新知的疑惑,从而有目的、有针对性地进入课堂探究,每一个问题都围绕自己的疑惑展开. 例如在学习“直角三角形的判定”时,教师就可以通过课堂情境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课堂情境设置如下:木匠在做家具的时候,常常因为不能判断某一个角是否是直角而苦恼,那么我们是否能够帮助木匠解决这个问题呢?问题激起了学生的兴趣,纷纷表示自己可以帮助木匠解决这个问题.这样,学生明确了本节课所要探索的主要内容直角三角形的判定,有了这个主题,教师就可以让学生结合导学案进行自我阅读.学生

3、在回顾直角三角形的勾股定理时,会想到直角三角形中存在a2+b2=c2,那么如果一个三角形中的三条边符合a2+b2=c2,则该三角形可以是特殊三角形吗?学生对问题的探究激发了进一步的阅读与探索,在反复的验证中试图利用勾股定理来判定直角三角形,找到了课堂所要讨论的主要内容,从而非常积极地进入到了课堂的下一环节. 自我阅读使学生找到了自己思维的疑惑点,激发了学生的合作互动的积极性,使得课堂互动变生动、具体、深刻,高效地实现了对新知的学习. 二、合作互动,深入探究突破思维 “合作互动”是学生对重难点知识进行攻克学习的关键.学生在合作互动的过程中,会说出自己的疑惑,相互之间进行解说、分析、讨论,逐步实现

4、看法观点和思维方式的融合,在相互碰撞中不断地反思自己的观点、采纳他人的观点,从而形成一个新方法来解决问题,在不断地修复和完善中实现思维的突破与创新. 例如在学习“等腰三角形的性质”时,教师可以利用问题的形式,掌握学生对等腰三角形的认识情况,以促进合作互动的高效性.教师提问:等腰三角形是三角形中比较特殊的一种,它除了具有一般三角形的性质外,还具有那些特有的性质呢?教师的提问使学生纷纷结合自己的阅读进行回答.在学生的回答中,教师可以很快了解学生对等腰三角形的认知,从而引导学生画出等腰三角形的轴对称图形,利用对称轴来加深对等腰三角形的探究:在等腰三角形ABC中,直线AD为对称轴.学生通过观察,师生、

5、生生之间的讨论互动,得到了这些结论: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B=C;D为底边BC的中点:BD=CD;AD为顶角平分线:1=2;AD垂直于边BC:ADB=ADC=90.整个课堂学生对等腰三角形有了全面的认识. “合作互动”给师生、生生提供了合作交流的机会,使学生有机会接触更多的观点和思维,给了学生相互借鉴、相互学习、相互评价的平台,加深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对思维的突破. 三、导学归纳,总结方法领悟思想 “导学归纳”是学生对新知的整理、融入和构建.学生经历了合作探究互动之后,虽然对知识有了深层的理解,但还是不能全面细致地掌握新知,需要积极地进行引导,使学生对知识进行整理,建立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领悟

6、其中的方法技巧,从而编织出一张新的知识网络. 例如在学习“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时,学生对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有了一定的认识和探索之后,就可以让学生对本节课所学的内容进行总结,鼓励学生之间的相互讨论、评价和补充,结合相应的图形进行导学归纳,通过师生、生生之间的互动,科学细致地对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进行总结.教师要及时地予以指导和点拨,从而得出比较全面和具体的总结:(1)根据直线与圆的公共点个数,将位置关系分为了相离、相切、相交、内含.(2)根据直线与圆的三种位置关系,总结了圆心到直线的距离d与半径r之间的大小关系,并学会了用这个关系来判定直线与圆之间的位置关系.这样的总结使学生对知识有了全面的认知,

7、清晰地在大脑中对新知进行了构建,加深了学生对知识的认识和理解.“导学归纳”不仅让学生完成了对新知的再次构建,而且无形中向学生渗透了分类、数形结合的思想,有助于学生观察能力、分析概括能力和知识迁移能力的提升. 四、应用练习,结合实践巩固提高 “应用练习”是学生应用能力的提升.学生只有在实际运用中进行演练,才能做到融会贯通、举一反三.教师要结合学生的接受程度,将问题设置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有针对性地设置问题,以加强学生对基础知识的巩固,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从而实现学生应用能力的提升. 例如有这样一道关于三角形的题:已知三角形ABC中,三条边AB、AC、BC的边长之比为534,该三角形的周长为60

8、cm,试求三条边AB、AC、BC的长度.问题激发了学生的探索欲望,学生们纷纷调动自己的原有认知,画出相关的图形,对三角形进行判定,从而得出了不同的解题方法.有的学生这样作答:设三角形的三条边分别为5x、3x、4x,则有5x+3x+4x=60,从而求出三条边长;有的学生这样作答:设其中的两条边分别为x、y,则有xy=53,x(60-x-y)=54,两式联立则可以求出三条边长;有的学生这样作答:设三角形的三条边长分别为x、y、z,则有x+y+z=60,xyz=534.这样的一题多解,帮助学生巩固了利用方程式解决应用题的知识,领悟了其中的方程思想,做到了灵活多用、举一反三. “应用练习”使学生利用具体的知识来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利用数学知识建立了方程模型,不仅有助于对数学知识的巩固,还很大程度上促进了学生对其中数学思想的领悟,使学生的数学能力上升到一个更高的高度. 总之,“导学互动”在初中数学课堂中的应用,为学生提供了平等、民主的课堂氛围,尊重了学生的认知规律,给予了学生应用的主动和肯定,使学生积极地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来,在互动中享受探索的快乐,体会学习的愉悦.导学互动模式逐步地取代了原有的教学模式,成为了深受师生喜爱的新的教学模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