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教师职业倦怠原因分析与应对策略.doc

上传人:3d66 文档编号:1821148 上传时间:2019-01-10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4.5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教师职业倦怠原因分析与应对策略.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小学教师职业倦怠原因分析与应对策略.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小学教师职业倦怠原因分析与应对策略.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小学教师职业倦怠原因分析与应对策略.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教师职业倦怠原因分析与应对策略.doc(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小学教师职业倦怠原因分析与应对策略 摘要:着眼于职业倦怠这一普遍现象,以小学教师为研究对象,从校内环境因素、校外环境因素和教师自身因素三个方面剖析了造成小学教师职业倦怠的原因,并据此提出可参考的缓解教师职业倦怠状态的对策。 1 前言 1974年美国心理学家费登伯格提出职业倦怠这一概念,主要是针对处于警察、医护人员、服务业人员等助人性质的工作环境中的职业工作者,他们因长时间地从事“人际工作”而出现对人冷漠、对工作持负面态度的现象。 教师被誉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小学阶段是孩子个性、习惯培养的关键时期,小学教师担负着教书育人的重要责任。这份平凡又特殊的工作,让小学教师也不可避免地产生职业倦怠。教师职

2、业倦怠通常是指当教师面对巨大的工作压力,却不能顺利应对时的一种极端反应,是一种长时间处在压力情境下而产生的情感、态度和行为等多方面的衰竭状态。 以往研究结果表明,小学教师的职业压力和职业倦怠之间呈显著相关,缓解职业压力是改善职业倦怠的有效途径。另有研究表明职业压力对职业倦怠有预测作用,本文从三方面分析小学教师的压力来源,并由此寻找缓解小学教师职业倦怠的方法。 2小学教师的压力来源 2.1来自学校内的压力 在学校环境中,教师的压力与学校规章制度、领导和同事关系以及师生关系有关。 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影响教师的发展,包括教师职称的评定、学生的评教活动以及学校给予教师的培训机会等等。升学率仍旧是衡量教

3、师业绩的一个硬性指标,学生成绩的优秀率决定了一位小学老师的业绩。 人际关系的压力也是职业压力的一个主要来源。而小学教师的人际关系主要来自与领导和同事的关系。任何一位职称比自己高的教师都可能给教师带来压力,以前自己还不错的这种优越感逐渐消失,自我效能感随之减弱,造成职业倦怠。 教师和学生在一起的时间最长,学生无疑是小学教师重要的压力源。学生的教育不是千篇一律,教师在教学和日常工作中要花大力气来处理学生的各种问题,而有些问题确实是一时难以解决。长此以往,负性结果的强化让教师难以相信自己能帮助学生成长,他们可能只好降低对工作的投入水平,来寻求心理平衡。这种类似于“习得性无助”的心理如果一直反复和强化

4、,教师的自我效能感会逐渐降低,最终发展成为职业倦怠。在学生的学习方面,对于大多数教师来说,要不断地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其他工作更容易让让人感到疲倦。 2.2来自学校外的压力 在校园外,教师首先的压力来源就是自己的家庭,在事业上追求成就的教师容易在家庭问题上减少关注,因此而造成的家庭问题会给教师带来压力。尤其是女性教师,她们在日常生活中除了要承担工作压力还有更多的家庭负担,如果不能妥善处理两种环境中的“心理垃圾”,她们会在学校和家庭之间受到折磨,较易出现情绪衰竭和去个性化。 一直以来教师被誉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在社会大众的眼中,教师这个职业除了面对的是学生这一特殊群体之外,其他各个方面

5、都很好,国家在编的教师有很好的福利待遇,也有很长的假期。社会的期许与教师职业现状不相符造成教师的压力增大。 2.3自身压力 教师自身也存在很多的压力。相关研究表明,教师的自我效能感和主观幸福感都会影响教师的心身健康状况,从而产生压力。自身的知识水平的不足和教师自尊的降低都会使教师产生压力。另外,有些教师人格特征中特定的某些消极因素,如偏执、怯懦、自卑、孤僻、狭隘等,这些因素可能会影响他们的认知风格和行为方式。因而在面临同样的压力时,他们可能比其他教师更容易陷入倦怠状态。 3 缓解小学教师职业倦怠的方法 Durham将职业倦怠视为面对工作压力的一种极端表现形式,是不可调和的压力反应的产物。教师职

6、业倦怠的首要影响因素是教师的压力过大,减轻职业压力是降低其职业倦怠感的有效途径。而现在想要解决小学教师的职业倦怠还是从教师自身入手较为有效。 3.1生动课堂,不断提升教师的魅力 现在的小学生在进入小学之前就已经接受了来自这个世界的大量的信息,一些家庭背景比较好的孩子可能比同龄的孩子显得更加聪明。在这个时候,小学教师就应该在备课的时候结合现在社会的特点,用一些新颖的方法和方式将一堂课讲的有声有色。教师在此时追求的不应该是简简单单的升学率的问题,而是怎样让自己在这个过程中展现自己的魅力,让学生在课堂上紧紧跟随教师的脚步。 3.2对自己的职业有更清晰的认识 在小学这一阶段,学生在校的主导活动就是学习

7、。而小学生最基本的学习任务就是“学会学习”,在这一阶段发展不好的孩子在初中以及更高层次的学府以后都可能会存在一些学习上的问题。皮亚杰认为在儿童进入他律道德阶段的时候,儿童将会认为规则、规范是由权威人物制定的,而教师就是那个权威人物。所以教师在这一阶段应该清晰的认识到,在小学儿童的心目中,教师不但是知识的传播者,还是一个优秀的榜样。 3.3调整认知模式,转变思考方式 小学教师应多关注自己的学生在学习和校园生活中的成长和变化,教师自己的成功不是仅仅用升学率的高低、职称的高低和收入的多少来衡量。在这个阶段小学教师主要教授的是学习的方式而非单一的知识内容。转变一种角度思考,如果一位小学教师在教学活动中使更多的学生爱上学习,改掉不良习惯,那么这位教师的升学率也就会随着学生的改变而改变。 除此之外,小学教师可以多参加文体活动,丰富自己除了教学以外的生活,增加生活的乐趣。想要换岗的老师可以在一个新的学校、新的师资力量和新的学生群体环境里面获得一些新的希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