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探“班班通”教育农村留守儿童的方式.doc

上传人:3d66 文档编号:1821747 上传时间:2019-01-10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探“班班通”教育农村留守儿童的方式.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初探“班班通”教育农村留守儿童的方式.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初探“班班通”教育农村留守儿童的方式.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初探“班班通”教育农村留守儿童的方式.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探“班班通”教育农村留守儿童的方式.doc(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初探“班班通”教育农村留守儿童的方式 农村留守儿童是一个家庭亲情教育极度缺乏的群体,其数量不断增加。他们的成长因为父母远离而存在诸多问题。学校,尤其是农村寄宿制学校作为“留守儿童之家”,对他们的教育责任重大。本文先阐述“留守儿童”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再研究“班班通”在留守儿童教育中的优势,最后初探“班班通” 这一信息技术载体教育农村留守儿童的方式。 1“留守儿童”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近年来,由于农民工外出务工,在农村形成一个特殊群体一留守儿童。他们长时间和父母分离,缺少父母的关爱,缺少亲子教育,在思想、心理、生理、行为等方面出现下列几方的问题不易及时发现 1.1心理健康令人担忧。由于父母长期外出,

2、不了解孩子的成长变化,无法给予亲情的关爱和正确的引导,留守儿童普遍存在着心理抑郁、性格孤僻、礼教缺乏、行为粗暴等心理问题,这必将为其成年后健全人格的形成、社会的认同造成严重障碍。 1.2学习习惯普遍不好。由于托管人多为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这些人大多存在自身文化低、缺乏正确教育方法。加之劳动强度大,体力不支,对代管孩子的学习要么不闻不问,要么爱莫能助。因此,留守儿童学习习惯差,成绩普遍不好,有的还出现厌学、逃学,甚至有过早流入社会。 1.3急需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在学校,留守儿童行为习惯和思想态度整体上明显比其他学生差,集中表现在沉迷游戏、电视,爱吃零食,不讲卫生,缺乏文明礼仪等等。 1.4自我

3、保护意识不强。托管留守儿童的老人们本身法制安全意识较为淡薄,不注意孩子的法制安全教育和自我保护能力培养,致使留守儿童溺水、触电、遭遇性侵等等事故时有发生,甚至出现触犯法律的行为。 2“班班通”在留守儿童教育中的优势 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现状和他们出现的问题将在一个时期内长期存在,越加凸显,成为学校和社会关注的热点。对他们的教育,学校责无旁贷,尤其是实行了留守儿童寄宿制的学校对此更是举足轻重。解决这些问题,首要的是丰富留守儿童的生活,适时与亲人进行跨越时空的交流。对此,运用信息技术对留守儿童进行教育无疑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手段。“班班通”使每间教室能够上网,能适时播放视频节目,能跨越时空互动,它成为农

4、村学校信息技术运用最多的一个平台。因此,“班班通”为留守儿童丰富文化生活、培养兴趣特长、解决心理困扰、进行亲情沟方面具有显而易见的几个优势“班班通”享有信息技术进行教育的共有优势。“班班通”因普及到班而可操作性强。“班班通”可以与寄宿留守儿童长时间相伴。“班班通”对寄宿留守儿童集中开展活动。 3“班班通”教育留守儿童的方式 3.1运用“班班通”设立专题课堂,对留守儿童进行缺失教育。针对留守儿童教育缺失的重点,以班级为单位建立网络课堂,通过网页链接相关资源进行专题教育。例如“亲子关系课堂”把亲情心理故事视频供留守儿童观看;家庭心理问答让留守儿童自省。“创新课堂”用创新类视频节目为留守儿童提供资源

5、共享、信息交流以及创新发明的范例,启发学生自由创新思维的潜能。“故事课堂”有针对性地播放一些富有寓意、哲理的故事影视片,引领留守儿童进入广阔的思考空间,培养主动交往、乐群、合群、开朗的性格。“安全课堂”用生动事例进远离网络毒害、电子游戏、防毒拒邪、校内外事故等等方面的法制安全教育,引起广大留守儿童讨论,起到警示作用。“兴趣课堂”实现学生的兴趣培养。丰富的网络资源,引导学生建立各种兴趣,即使是师资力量欠缺的农村学校,也可以开展合唱、绘画、器乐、国际象棋、书法等等方面的兴趣活动。 3.2运用“班班通”上QQ,为留守儿童搭建心的桥梁。QQ群是大家广为熟悉的聊天平台,随着应用的深入,它早已辐射到我们学

6、习、工作、生活的各个角落。那些年轻的外出务工父母们,大都会上网聊天。为此,可以针对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问题,创建QQ“亲情群”,组织学生在课余时间或心理辅导活动时间与家长在QQ上交流,增进亲情。另外,还可开设QQ亲情聊天室,让留守孩子能有机会与家长进行“远程视频对话”,使家长能看见孩子的学校生活状况,让孩子能和爸爸妈妈零距离接触,缩短家长和孩子在地域上的亲情距离,让亲情不再遥远。 3.3运用“班班通”建立“谈心室”,为留守儿童创设心灵空间。通过学校网站设立“谈心室”,搭建教师与留守儿童生心灵沟通的平台,让学生倾诉心里话,让学校及时参与疏导、教育,弥补父母不在身边的家庭教育。让他们消除孤独感、自

7、卑感,早日融入集体之中,促使其人格的健康发展。 3.4运用“班班通”搭建亲子网站。学校以网络为载体牵线搭桥,搭建亲子网站。该网站以收集学生在校日常学习为主要任务,用时间线的方式动态呈现学生的成长历程。在网站上,每一位留守儿童都有属于自己的个人主页,只要打开相应的主页,就能看到他们在学校学习的喜、怒、哀、乐。班主任用手机、相机拍下留守儿童在校园最开心的瞬间,发布到网站上;授课教师将学生认为最优秀的一次作业、最声情并茂的一次朗读发布到网站上由于手机访问的便捷性,网站必将吸引外出父母的踊跃留言、评论,从而了解留守孩子的状况,进一步与孩子沟通。这种亲子网站一定能成为促进留守儿童健康、快乐成长的美丽“彩虹桥”。 3.5运用“班班通”参与健康的网络学习竞赛。近年来,各种教育机构进军网络,在网络上呈现出林林总总的学习竞赛形式。例如“习网”网遍全国,在全国推行不同层次的安全竞赛以及其他活动、重庆卫生知识网络竞赛、信息技术对抗赛、网络作文大赛等等。 综上所述,以信息技术为支撑,通过“班班通”建立起一个行之有效的网络平台,多方位、多角度、跨时空地开展协同教育,使“留守儿童”健康快乐地成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