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探微.doc

上传人:3d66 文档编号:1822217 上传时间:2019-01-10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3.5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探微.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探微.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探微.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探微.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探微.doc(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探微 10010001 数学源于生活,而又最终服务于生活,我们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低年级学生尽管具备了一定的生活经验,但他们对周围的各种事物、现象有着很强的好奇心。笔者紧紧抓住这份好奇心,结合教学内容,创设情境,设疑引思,用学生熟悉的生活经验作为实例,引导学生利用自身已有的经验探索新知识,掌握新本领,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下面,笔者对此进行阐述。 一、教学内容与日常生活紧密联系 首先要让学生了解这节数学课涉及到生活中的哪些知识,或者与哪些事物相关;其次要引导学生联系自己所了解的这些知识或者事物的特性对所学的知识有整体的感知。这样,能够让学生了解数学在生活中的作用,感受数学的魅力

2、,进而喜欢上数学。 例如,教学“哪种选择更划算”一课,可以进行如下的教学设计:为了吸引消费者,商场里设计了一个转盘游戏(盘面均分成红黄蓝三种颜色,盘中间有个指针),顾客消费满161元的就可以通过购物小票赢得一次转盘的机会。当指针停留在不同颜色区域对应不同的现金券,红黄蓝分别对应66元、16元和11元。顾客也可以不转转盘直接获得价值16元的喜羊羊玩偶,问题是哪种选择更划算。这样的场景学生在生活中看到过,也许还有一部分学生体验过,所以他们很感兴趣,学习效果自然特别好。 二、将生活中的素材应用到数学课堂中 数学知识源于生活,也只有让它扎根于生活的土壤中,它才会有强大的生命力。小学数学内容大部分都能从

3、生活中找到原型,在教学这些内容时,如果能充分利用生活中的原型,就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同时还能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自己的身边,从而喜欢上数学。 如,学习“统计和可能性”时,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感兴趣的事件引入。如,请学生调查好朋友喜欢吃的水果、喜爱的体育运动等。在调查的基础上,填写统计表,绘制统计图,学生的学习兴趣很快就被调动起来了。这些教学实践使笔者深深地体会到:只有回到学生所熟悉的生活中,学生才会真正理解和喜欢数学。 三、应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1. 开设数学实践课,创造应用环境。在课堂教学中强调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开设生活数学实践课,是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的重要保证和有效途径。比如,在教“三角形的稳定性”后,引导学生探索:课桌椅摇晃该怎么办?可以让学生观察生活中的椅子;学习了“圆的知识”后,让学生从数学的角度说明为什么车轮的形状是圆的,三角形的可不可以?为什么?这样让学生将学到的知识及时运用到生活实际中去,使学生体会到数学无处不在。 2. 开展数学交流活动,营造应用氛围。精心组织数学交流活动,将所学知识应用于生活中。例如,在教学“认识图形”后,开展了“看谁拼图形最巧妙”活动;在教学“简单的数据整理与统计”后,开展“学生优秀统计员”活动;在教学“元、角、分的认识”后,开展了“学做售货员”活动;在教学“平面图形面积计算”和“土地面积单位”知识后,开

5、展“农田计算员”活动等等。通过这些活动,让学生体会到数学遍及生活的各个角落,应用在生活中的各个行业。同时领悟到只有具备扎实的数学知识和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的能力,才能更好地服务于社会。 3.写“数学日记”。学生运用语言表达出自己在数学学习中的新思想、新发现,可以帮助学生系统地思考问题、探究问题,深化对问题的理解,获得成功的感受和体验,增强学习数学的信心。在教学中,可以让学生编写“我和数学”的故事,也可以写“数学日记”,进而培养对数学的感受能力,促使学生深化理解所学的数学知识,引导学生感受数学就在身边,数学与生活紧密联系。如让学生写在家里,爸爸妈妈用到了哪些数学知识,上商店买东西,又用了哪些数学知识通过记“数学日记”,既让学生探究了生活中的数学,明白了数学知识在生活中时时处处都在用,又培养了学生的综合素养。教师通过阅读学生的“数学日记”,也可以了解学生有没有较强的“学数学,用数学”的意识,使以后的教学更具有针对性。 编辑:谢颖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