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应该重视生活化.doc

上传人:3d66 文档编号:1822559 上传时间:2019-01-10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数学教学应该重视生活化.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小学数学教学应该重视生活化.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小学数学教学应该重视生活化.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小学数学教学应该重视生活化.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数学教学应该重视生活化.doc(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小学数学教学应该重视生活化 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我们的日常生活离不开数学,因此,在小学数学教育教学中就应该将数学知识与学生的日常生活经验挂钩,从学生熟知的生活实例出发,将数学知识生活化,推进数学教育与生活教育的“联姻”,从而激发起学生数学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数学学习质量。本文重点探讨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问题,内容涉及到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的必要性及有效策略两个层面的内容,希望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与广大小学数学教育工作者共同交流和探讨。 小学数学 生活化 必要性 有效策略 G62 A 1003-9082(2018)09-0216-01 引言 小学数学新课标中提出“小学数学教学活动应该

2、建立在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的基础之上,要重视从学生的实际生活出发来进行教学,从而方便学生对数学学科的学习和理解。”一句话指出了小学数学教学应该生活化。数学教学的生活化就是指在数学课堂教学中,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将数学知识转化为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以激发起学生数学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的一种新的教学方式。这种新的教学方式迎合了素质教育理念的新要求,展现了数学知识的丰富性,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寻找问题的解决办法,越来越得到广大数学教育工作者的认可。 一、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的必要性 从国家政策方针方面来看,国家大力推行素质教育,不同于“填鸭式”的应试教育,素质教育追求的是学生的全面发展、个性健全

3、、创新式发展。显然地,只是一味的给学生灌输知识、死记硬背的教学方式已经难以适应时代和教育发展的需求了。在小学数学教育教学中,推行生活化教学符合了素质教育新理念,将小学生的生活经验调动出来,与书本知识相联系,这就将数学知识学“活”了。 从小学生身心特点方面来看,小学生的年龄小,注意力不够集中,理解力有所欠缺,形象思维较强,但抽象逻辑思维能力相对较弱,很多数学知识的学习对于部分小学生而言是比较困难的,这是由小学生所处的特殊的年龄阶段决定的。这就要求小学数学教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要尽量结合小学生的生活经验和身心特点,积极引导学生发现数学知识与生活内容的契合点,激发小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拓展学生的思维

4、广度和思维深度,增强学生观察生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生活实际问题的能力,让学生自己在生活中感受数学、寻找数学。 二、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的有效策略分析 数学是一门充满生活气息和时代色彩的特殊学科,数学与生活的融合已成为数学教学的必然趋势。作为小学数学教师,我们应该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讲解数学知识的时候要充分考虑学生的认知能力和生活经验,避免数学与生活脱节。下面结合本人的实际教学经验,就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的有效策略进行深入分析 1.深入挖掘教材,促进数学材料生活化 在当前素质教育理念引导下,小学数学教材也越来越重视结合生活实际,增添了很多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的内容,如“24小时计时法”、“

5、认识人民币”、“位置和方向”、“生活中的负数”等等,数学学习教材的生活化为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奠定了基础。 比如,学完“轴对称图形”后,对于轴对称图形的理解不能仅仅停留在书本上,教材中还展示了一些我们生活中的轴对称图形,如蜻蜓、蝴蝶、裤子、窗户、加拿大国旗等等,如此,学生们对于轴对称图形的理解就丰富了起来,有的学生还自己寻找起了自己生活中常见的轴对称图形,并寻找其共同特点,学生们对轴对称图形的性质和特点也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 2.结合生活实际,促进数学分析生活化 书本上的数学知识都是来源于生活的,如果不会运用所学数学知识分析生活问题,那终究是“纸上谈兵”。作为小学数学教师,我们应该引导小学生学会

6、观察和分析生活中的数学问题,能够将生活案例数学化,也能够将数学知识生活化分析,这才是真正的活学活用。 比如,学习完“倍数”的相关概念后,我给出了这样一个应用题“小明的爷爷养了4只黑兔,白兔的数量是黑兔的5倍,那么,爷爷养了几只白兔?黑兔和白兔共多少只?”这样,一下子将抽象的倍数知识与生活案例结合起来,便于小学生理解和分析,也缓解了小学生对数学知识的陌生感,让学生感觉到数学知识就是来源于生活。久而久之,学生们在日常生活中遇到一些简单的数学问题的时候,就会不自觉地调动自己所学的数学知识进行分析,这种数学分析意识对学生的未来发展也是非常有好处的。 唐宋或更早之前,针对“经学”“律学”“算学”和“书学

7、”各科目,其相应传授者称为“博士”,这与当今“博士”含义已经相去甚远。而对那些特别讲授“武事”或讲解“经籍”者,又称“讲师”。“教授”和“助教”均原为学官称谓。前者始于宋,乃“宗学”“律学”“医学”“武学”等科目的讲授者;而后者则于西晋武帝时代即已设立了,主要协助国子、博士培养生徒。“助教”在古代不仅要作入流的学问,其教书育人的职责也十分明晰。唐代国子学、太学等所设之“助教”一席,也是当朝打眼的学官。至明清两代,只设国子监(国子学)一科的“助教”,其身价不谓显赫,也称得上朝廷要员。至此,无论是“博士”“讲师”,还是“教授”“助教”,其今日教师应具有的基本概念都具有了。3.引导学以致用,促进数学

8、运用生活化 “学以致用”是教育教学的最高境界,也是每一位教师毕生的追求。只要留心观察,生活当中处处有数学。作为小学数学教师,我们要引导学生学以致用,学会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甚至创新解决生活实际问题。 比如,在学习完“24小时计时法”之后,我们可以引导学生运用24小时计时法制作一个周末时间活动安排表,合理安排自己的周末时间,并说明这样安排的理由。这样,就将数学知识与自己的实际生活紧密的联系了起来。再如,学完“基本长度单位”后,学生们对毫米、厘米、米、千米等基本的长度单位的概念都有了一定的了解,我就给学生们布置了这样一个作业找出自己家中的几样东西,并进行长度估算和换算。如此一来,学生们

9、对基本长度单位以及相互间的换算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同时将所学知识运用到了自己生活中,理论联系实际,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三、结束语 总之,数学离不开生活,生活也离不开数学,数学本身就是一门与我们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学科。在日常的小学数学教学中,每一位数学教师都应该重视生活化教学,将日常生活与数学知识紧密联系起来,让小学生们在生活中体验数学的奥妙,调动学生学习和运用数学的兴趣,引导学生积极探索生活中的数学知识,让“生活即教育”不再是一句空话! 1刘爱风.浅谈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问题J,教育科学引文版,2018(11) 语文课本中的文章都是精选的比较优秀的文章,还有不少名家名篇。如果有选择循序渐进

10、地让学生背诵一些优秀篇目、精彩段落,对提高学生的水平会大有裨益。现在,不少语文教师在分析课文时,把文章解体的支离破碎,总在文章的技巧方面下功夫。结果教师费劲,学生头疼。分析完之后,学生收效甚微,没过几天便忘的一干二净。造成这种事倍功半的尴尬局面的关键就是对文章读的不熟。常言道“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如果有目的、有计划地引导学生反复阅读课文,或细读、默读、跳读,或听读、范读、轮读、分角色朗读,学生便可以在读中自然领悟文章的思想内容和写作技巧,可以在读中自然加强语感,增强语言的感受力。久而久之,这种思想内容、写作技巧和语感就会自然渗透到学生的语言意识之中,就会在写作中自觉不自觉地加以运用、创造和发

11、展。2宗雅慧.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实施生活化的几点体会J,教育现代化,2018(08) 3陈红翔.新课程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的问题探讨J,当代教研论丛,2018(02) “师”之概念,大体是从先秦时期的“师长、师傅、先生”而来。其中“师傅”更早则意指春秋时国君的老师。说文解字中有注曰“师教人以道者之称也”。“师”之含义,现在泛指从事教育工作或是传授知识技术也或是某方面有特长值得学习者。“老师”的原意并非由“老”而形容“师”。“老”在旧语义中也是一种尊称,隐喻年长且学识渊博者。“老”“师”连用最初见于史记,有“荀卿最为老师”之说法。慢慢“老师”之说也不再有年龄的限制,老少皆可适用。只是司马迁笔下的“老师”当然不是今日意义上的“教师”,其只是“老”和“师”的复合构词,所表达的含义多指对知识渊博者的一种尊称,虽能从其身上学以“道”,但其不一定是知识的传播者。今天看来,“教师”的必要条件不光是拥有知识,更重于传播知识。4王维斌.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数学问题生活化”的几点做法J,学周刊,2018(27)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