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方法的优化选择.doc

上传人:3d66 文档编号:1822588 上传时间:2019-01-10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3.6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数学教学方法的优化选择.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小学数学教学方法的优化选择.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小学数学教学方法的优化选择.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小学数学教学方法的优化选择.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数学教学方法的优化选择.doc(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小学数学教学方法的优化选择 教学方法的优化选择是指为了达到教学目的、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方法论上的优化组合。由于不同的教学内容其教学要求也各不相同,我们在选择教学方法时就要有针对性地合理选择,灵活运用,以获得最优化的教学效果。因此,教学中要从数学学科的特性和小学生的接受心理出发,注重教学环节的创新。下面根据自己的教学经验,就如何选择小学数学教学方法谈谈几点看法。 一、适当动手操作,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小学生有以形象思维为主和好奇好动的心理特征。苏霍姆斯基说过:“儿童的智慧在他的手指上。”教师要引导他们动手分一分、数一数、画一画、摆一摆、拼一拼等活动,使他们从中发现规律。这样就使抽象的概念、法则具体

2、化了,学生不仅容易懂、记得牢,而且还激发了他们学习的兴趣。如在教学“圆的面积公式”时,首先让同学们把一个圆形硬纸片平均分成16等份;然后用剪刀把它剪开,最后,把剪开的小纸片拼成一个近似的长方形。大家看着自己拼好的图,老师提问:这个长方形的长是多少?宽是多少?学生进行交流后得出:长就是圆周长的一半(r),宽就是圆的半径(r)。因为长方形的面积等于长乘宽。所以,这个近似的长方形面积=rr=r2。就得到了圆的面积公式。这样教学生不仅学会了圆的面积计算,而且还了解了公式的来历,加深了印象,还可以促进学生的动手能力。 二、巧妙应用设疑,保证教学目标顺利完成 课堂设计得好,不仅可以把学生所学到的数学知识转

3、化为技能、技巧,更能够激发学生的数学兴趣。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必须掌握科学的设疑方法。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根据教学内容,灵活地使用设疑技法,能促使学生集中注意力,激活思维。如:教学“圆的认识”时,导入设疑:同学们,我们看到的车轮是什么形状的?为什么车轮总是圆的?车轴又装在什么位置上?这样,从课一开始,学生就被巧妙的提问所吸引,纷纷开动脑筋,结合课本上所讲的内容进行热烈而富有成效的讨论,使学生的思维具有极大的创造性,在解疑的过程中,掌握所学知识。 三、充分利用数学游戏,营造良好课堂氛围 根据小学生好奇、好问、好学、好动、注意力容易分散的特点,在教学中结合教学内容,适时地穿插一些游戏,使学生对所学内

4、容产生浓厚的兴趣,从而产生强烈的求知欲,积极主动地进行学习,体验到合作学习数学的乐趣。例如在教学相遇问题时,为了让学生理解相遇这个概念,我特地设计了叫两个学生分别从教室的两边同时向中间走来,直到相遇为止。并且要求其他学生注意观察并说出他们是怎么走的?(同时,从两个不同的地方,相对而行。)再走一遍,注意观察两之间的距离有什么变化?(两人之间的距离越来越近,最后变为零。)当两人之间的距离变为零时,我们就说两人“相遇”。接着我又让两个学生从相遇地点分别向教室的两边走去,并问到“这是不是相遇?”同学们兴高采烈地讨论,“同时”、“两地”、“相向”、“相遇”等数学概念,在游戏活动中不知不觉在脑海扎下了根。

5、这样的教学,活跃了课堂气氛,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四、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贴近学生实际生活,化解重点难点 新课程理念认为,小学数学教学的内容应当来源于学生的现实生活,我们在教学中,应利用多媒体把学生生活中能够见到的、听到的、感受到的原生态的数学现象和数学问题再现于课堂,来拉近学生生活与数学知识的距离。如:教学“平行四边形面积”时,运用多媒体,把平行四边形用割下来补过去的方法将图形变成长方形,引导学生观察图形变化的前后过程,问:图形的什么变了,什么没有变?学生回答后,再问:能不能根据长方形的面积算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应该是怎样的?学生通过观察,自主探索,发挥了学生获取知识的能力,提高了课堂教学效果。 总之,小学数学的教学方法有很多种教法,教师要善于从学生实际需要考虑,关键是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识规律,认真研究,认真总结,积极探索,要因材施教,因班因学生而异,找到最适合自己学生的教法,真正把小学数学教好,真正发挥好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作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