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课堂互动实效性研究结题报告.doc

上传人:3d66 文档编号:1822636 上传时间:2019-01-10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15.9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数学课堂互动实效性研究结题报告.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小学数学课堂互动实效性研究结题报告.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小学数学课堂互动实效性研究结题报告.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小学数学课堂互动实效性研究结题报告.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数学课堂互动实效性研究结题报告.doc(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小学数学课堂互动实效性研究结题报告 一、研究背景和意义 (一)研究背景 本课题主要探索“课堂互动”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实效性,研究有效的“课堂互动”对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知识与技能的掌握、能力的提升、思想的感悟、经验的积累及学习效果的影响,建立一种师生平等、相互交流的和谐课堂氛围,使课堂成为师生的共同舞台。基于这样的认识,我们提出本课题的研究。 (二)研究意义 突出老师和学生的教学相长,互相促进,每一个学生都能在课堂里有所收获,这样他的主动性、积极性才能够充分的发挥出来。 二、研究概况 (一)概念界定 “互动”课堂教学实效性研究以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作为课题研究对象,内容包括数与代数,空间与几何、

2、统计与概率,综合与实践四部分知识领域的“互动”教学,以培养小学生发散思维、综合应用数学知识的能力,全面提高学生数学素养为目标,为学生进一步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理论依据 (1)数学课程标准中的理论 教学活动中,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 (2)从学生认知结构发展原理分析 数学课的教学目标是通过有限时间的讲授,对所新学知识获得螺旋式上升的认识,从而达到知识的系统化、网络化,使认知结构

3、经过顺应和同化得到发展。 (三)研究目标 1.学生主动参与意识加强,能在老师的引导下积极主动参加数学活动。 2.学生能根据别人提出的问题进行自我反思,并形成评价与反思的意识。 3.学生在课堂上敢于发表自己的想法,敢于质疑,勇于创新,养成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等学习习惯。 4.教师形成积极恰当评价的意识,掌握调动学生积极学习的策略,从而提高课堂的实效性。 (四)研究内容 课题研究从研究课堂“有效互动”个案,发掘、预设并生成有效学习的操作点,引领教师积极应用,构建“互动实效性”的策略。内容包括: 1.教师创设怎样的情境以提高课堂互动实效性。 2.互动教学中,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如何设疑,来提高课堂互

4、动实效性。 3.教师怎样组织学生合作学习来提高课堂互动实效性。 4.课堂上采取什么样的评价形式来提高课堂互动的实效性。 (五)研究方法 1.文献法。广泛收集课题研究相关的资料和信息,及时了解国内外教育理论的新动态,借鉴和学习相关研究的新成果,增强课题研究的有效性。 2.行动研究法。只有通过实践才能判定研究成果是否有价值。所探索的师生互动的教学方法,只有付诸于行动,才能在实践中不断得到完善和发展。 3.调查研究法:实验的前中后期分别对实验效果进行比较,采用座谈、问卷调查、测验等形式了解学生的反映,通过反馈的信息,调整实验进程。 4.经验总结法:鼓励课题组成员针对成功经验及失败教训,及时提炼总结。

5、 三、研究过程 1.群策群力:王娟组长召集数学学科组长、年级备课组长等人员,在一起进行深刻讨论、分析、论证,大家一致认为此课题符合实际,能从学校数学学科实际情况出发,科学性、实用性、前瞻性很强,对提高数学教学质量很有帮助。并制定可行性的开题报告。 2.领导重视:我们成立了小学数学课堂互动实效性研究小组。组长由王娟担任,负责整个课题的研究的指导和监督工作。 (四)用心研究实施过程 1.专家引领:我们在研究过程中,王娟组长经常邀请教科室时巧玲老师进行过程研究指导,还经常去教科室汇报此项工作的进展,把我们研究中遇到的困惑和问题与教科室的牛主任、许主任进行交流,并让他们给予指点。使得我们的研究工作少走

6、弯路,研究按照开题报告和计划顺利开展。 2.本课题研究从2011年5开始至2012年5月结束,分四个阶段开展。 第一阶段(2011年5月2011年8月)前期准备阶段。 第二阶段(2011年9月2012年3月)研究实验阶段。 第三阶段(2012年3月-4月)策略推广阶段。 第四阶段(2012年5月)成果总结阶段。 四、研究成效 (一)课堂互动成效 1.创设情境成为学生提供互动的源泉。 经过不断的丰富,我们的老师掌握的情境创设的方法也越来越多,避免了一棵树上吊死的尴尬。 2.适时设疑成为学生探究的内因。 (1)要有现实性构建真实的问题情境 我们认为构建真实的问题情境,有助于儿童发现那那些对他们个人

7、来说是真实的挑战,从而促使他们全身心地投入学习活动。 (2)要有思考性为学生提供适当的思考空间。 提问就是要激发思维,引导学生进行创造性地思考,这就要求设计的问题必须要有思考性,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认知水平、设计高认知程度问题,要为学生提供一定的思考空间,给学生自主探索的机会。 (3)要有趣味性将问题置于生动有趣的情境中 对于小学生来说,虽然不同的个体,其认知发展、情感和意志要素不完全相同,但相同年龄段的学生却有着整体上的致性。我们在设计问题情境时,会注意选材内容及呈现方式的多样性和趣味性。 (4)要有针对性紧扣学习内容 提问的设计必须要有针对性,即必须针对学生已有的知识、心理发展水平和学习

8、材料的难易程度设计问题。在问题提出后,要让学生知道自己该做什么,怎么做?也就不会出现问题提出后的冷场! (5)要有层次性针对不同学生 为避免课堂是优等生的专场,我们老师再设计出难易程度不一的情况下,在提问学生时也要有所选择。 3.合作学习是提高课堂互动实效性的有力保障 (1)合作交流让学生“说数学” 课堂上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合作交流,能够构建平等自由的对话平台,使学生处于积极、活跃、自由的状态,能出现始料未及的体验和思维碰撞火花,使不同的学生得到不同的发展。 (2)合作学习引发全体互动的有效策略 合作学习的主要表现形式是小组合作,师生互动并不是仅仅指教师与学生的交流沟通,它也应该包括教师组织

9、下的学生合作学习。小组合作学习是引发全体互动的一个有效策略。 (3)合作中关注学生的差异性 不是画出来的蛋都是圆的,不是每个人长的都是一样的,教师对待班中的几十个孩子也会有几十种不同的想法。这样,教师就要关注大多数学生的想法,引导更多不同层面的学生参与,展示不同层面的思维水平,从而调动整个班级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4.课堂评价成为学生学习的一种无形动力 评价的形式不要局限与语言上的呈现,还可以恰如其分地用好体态语言进行即时性评价。眼神、目光要亲切自然,使眼神随着学习内容的逐步深入,一个或是赞许或是期待或是疑惑中夹有信任;肢体、温柔的手势,夸张的动作;这些都会促使学生进行自我的修正,提高学习信心。

10、 五、研究存在的主要问题及今后的设想 “互动”就是把教学的过程看作是人与人、人与环境相互沟通的多边交往的过程。通过互动,充分开发人的潜能,拓宽信息的传递方式,从而实现新型的课堂交往方式。本课题研究在研究中注重以下思考: 1.在教师和学生的交往方式上,教师注重问题设计,使学生学中有思,思中育情。 2.在学生与学生的交往方式上,教师注重讨论内容的设计和小组合作方法的指导。 3.在学生与环境的交往方式上,教师注重情景的设计,是学生体会到数学来源于生活并用于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本课题研究的提高数学课堂“互动”实效性的教学策略,不仅保证了师生之间相互交流与反馈,而且学生之间相互交流与促进都得到了强化,具有多向交往性,师生之间是相互交叉交流与促进。 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