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教学中生活化课堂教学的实践与研究.doc

上传人:3d66 文档编号:1822711 上传时间:2019-01-10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3.9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科学教学中生活化课堂教学的实践与研究.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小学科学教学中生活化课堂教学的实践与研究.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小学科学教学中生活化课堂教学的实践与研究.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小学科学教学中生活化课堂教学的实践与研究.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科学教学中生活化课堂教学的实践与研究.doc(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小学科学教学中生活化课堂教学的实践与研究 摘 要:小学科学新课程标准明确提出: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探究既是科学学习的方式,更是科学学习的目标。小学科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教学实践证明,科学实验环节设计得好坏直接影响教学的质量。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是学生学习科学的主要途径,所以,小学科学课程应向学生提供充分的生活科学探究的机会。让学生感受到科学,体验学习科学的乐趣。 小学科学教材内容和现实生活中的联系日益加强,几乎每一篇课文都和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将学生熟悉的生活方式或生活情境以及感兴趣的事物作为小学科学课堂的切入点,让教学资源以及课堂生活化,鉴于这样的理念,我在日常生活中与小学科学

2、教学之间建立了一条纽带,加强课堂教学的生活化的渗透,让科学课堂贴近生活,联系生活。让学生在小学科学课堂中切实感受科学来源于生活,同时也应用于生活,从而更加激发学生学习小学科学的兴趣。 一、什么是课堂教学的生活化 课堂教学生活化,是指科学课堂教学与社会生活、学生生活相结合,让学生在这样的课堂中积极参与,乐在其中。它包含三层定义:一是教学内容的生活化,包括内容要贴近学生的生活。二是教学方法的生活化,即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对教材进行生活化分析。三是学习方式的生活化,教师的“教”的效果总是要通过学生的“学”来体验,所以就更注重引导学生走出课堂,走进生活。 二、生活化教学在科学课堂的实践与探究 在选择教学材

3、料时立足课本文章的本身,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为原则,教材所选用的材料应该是以提升学生自己对事物以及自然现象的正确认识为中心,学习材料一旦和生活脱钩,就会严重影响学生探究问题的专注程度;影响学生学习的兴趣,所以,我们的材料一定要从学生身边最熟悉的事物以及环境中选取。 在科学课堂上尽可能多地给学生创设一些生活化的情境,比如,身边的一些物品,生活中的游戏,用多媒体的方式展现生活情趣,进行情境教学。虽然备课的过程会花费教师更多的时间和精力,但是它的效果是明显的,那么花费的时间和精力自然也是值得的。比如,教学研究纸一课时,可以利用多媒体来掩饰一下造纸的历史以及纸的种类和各种纸的不同用途。让学生自己去说出生

4、活中纸的用途,比如,练习册和课本用纸,包装箱纸和各种报刊纸张等。通过创设情境教学,让学生感受到科学就在自己的生活中,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再如,在创设情境中学生可以获得更多的生活经验。如,教学把固体放到水里这一课时,根据泥沙溶进水中会沉淀,盐却会完全溶于水中,但是到达一定的浓度会析出。让小学生做实验,把黄豆和泥沙混在一起可以洗干净,而盐溶化后通过加热在蒸发后可以再次得到盐,让学生在这一实验过程中,感受到科学的魔力,在实验的过程中把科学知识应用到生活中去,把科学知识生活化往往也是创造发明的萌芽。 三、回归生活学以致用 生活并不是一幅静止不动的画面,生活化课堂是富有生机、 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

5、,多样化的教学是对教学回归生活的最好 体现。 培养小学生在生活中用科学的眼光去分析日常生活现象,去解决生活中的难题。我告诉学生可以从这几方面做起:(1)让学生在课外活动中,养几条小鱼,让小学生去观察小鱼的生活习惯,并记录下来。在班内放置一个小鱼缸,养几条小金鱼,既可以作为班内一角的观赏,又可以在科学课堂上实验用。(2)鼓励学生在家自己去创造衣架,去研究怎么去除马桶的污渍,去除水壶的水锈,去掉锅碗瓢盆的油污和衣服上的油渍。这样把课堂延伸到生活中去,让学生真正做到学以致用。(3)做好复习对于提高科学教学效率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而大多数的复习常常就是在家中完成的,我们让学生把当天学到的知识点以及科学

6、现象告诉家长,让家长去辅助以及监督学生温故当天的教学内容。在要求家长督促学生预习,自己看书,不懂的地方做好记号,提出问题,写出预习提纲。学生课外看的科学阅读材料,采取与家长协助,老师定期检查等方式。另外,自信作为小学生的一种个性化的学习习惯,在小学生的一生发展中也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所以,平时我们经常提醒家长在生活中要鼓励孩子独立去钻研,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经常使用“我认为”“我感觉这样”“再让我试一试”、提出意见的方式,从而唤起孩子的主人翁意识,培养小学生克服困难的能力和不怕挫折的精神。 在教学设计的过程中,就要求教师根据学生的探究能力的水平,设计由辅导到学生自主去探究的一系列活动。教学只有让学生设身处地地于问题中,体验到科学学习与实际生活的相关联, 品尝到用所学习的科学知识去解释生活现象以及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的趣味,才能真正地体会到学习科学的乐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