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形认识教学中的探究实践.doc

上传人:3d66 文档编号:1822913 上传时间:2019-01-10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图形认识教学中的探究实践.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图形认识教学中的探究实践.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图形认识教学中的探究实践.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图形认识教学中的探究实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图形认识教学中的探究实践.doc(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图形认识教学中的探究实践 探究活动在小学数学图形认识教学中运用广泛。借图形知识的现实背景,把课程内容与学生的生活经验有机地融洽,引入探究性活动,才能更好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推理、想象等探究活动深刻理解图形的本质,以真正体现图形探究中的教育价值。 一、如何在小学数学图形认识教学中开展探究性活动 探究活动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在实践操作中有所发现,在探索中有所领悟,在交流中有所提高的学习方法。“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老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探究性活动需要精 心设计内容,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在恰当的评价中,发展学生的问题意识。探究活动的实施能促进学生学习能力的提

2、高,对学生空间意识的建立大有裨益。现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说明在图形认识教学中如何有效开展探究活动。 1.用情境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 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激发学习动力,学习才能事半功倍,如果学生对某件事产生兴趣,可以孜孜不倦地去探究和研究。探究活动中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创设有趣的图形情境是一个有效的方法。有趣的情景可以引起学生注意,能够激发学生探究兴趣。1 2.用智力游戏来刺激学生的探究欲望 激起他们的竞争意识,更重要的是,游戏还有一种玩的味道,能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亲近数学。平时教学中可以用智力游戏引入的例子很多,比如在立体图形认识中,以游戏形式出现,寓教于乐,既有利于学生内化新知,又强化了

3、学生的学习内驱力,促进能力发展。在这种教学模式中,学生会最大限度地张扬出自己的个性。教师应考虑通过有效的引导去挖掘学生的潜能,让学生在这些丰富多彩的活动中进行探究。 3.用错觉来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 数学学习过程不可能永远一帆风顺,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有意识的设计一些“教学错觉”,得到一些似而非的数学结论,诱使学生失误出错,引起观念上的不平衡,可强烈地激发他们的探究欲望,往往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只有历经险阻才会印象深刻,记忆长久, 甚至终生难忘。例如在长方形的教学中,我发现很多同学画图潦草, 随意。于是给他们讨论了一个命题任意四边形都是长方形。许多学生虽然知道这个命题是不正确的,但找不出其中

4、的错误,这就极大地激发了他们探究的欲望,他们或独立思考,或合作交流,大有不达目的不罢休的架式。使这节课达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4.用现代多媒体技术来拓展学生的探究空间 利用信息技术手段,通过课件拓宽学生知识视野,形象、生动、直观让学生感知图形知识与生活的关系,对知识的形成,要点的理解、知识的应用产生全新认识视野。 二、小学数学探究性学习的策略 如何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这里存在一个策略问题。数学知识的探究过程与方法具有重要的教育价值,因为数学学科的概念法则体系,只有和探究过程及方法结合起来,才能使学生的理智过程和整个精神世界获得实质性的发展与提升。对于小学生进行图形认识的探究来说,策略问题显

5、得更加重要。 1.从数学知识的发生点上探究-形成概念系统 小学数学概念涉及的大多是一些原始的概念,比如图形的周长, 面积概念,如果我们老师认为简单而采用“告诉”的方式教给学生,那 么学生要么就形成不了相应的概念,而只会记住一些结论,到应用概念解决问题时漏洞百出。相反地,如果给时间、给空间让学生亲身体验,自主探究,那么不仅会形成完整的概念,而且还会开发智力,发展个性。 2.从新旧知识的连结点上探究-自主建构知识体系 数学知识的自主建构就是在已有的旧的知识结构上,建构新的知识。我在教学“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这一节时,不是按教材的编排先教?W周长 的概念,再推导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计算公式,而是放手

6、让学生进行自主建构的。 活动操作学具。每人把一根长 40 厘米左右的铁丝弯成一个平面图形,长方形、正方形均可,目的是以动手操作的形式回顾旧知识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为形成周长概念,探究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计算方法找连结点 。 3.从数学知识与实际问题的结合点上探究-提高数学素养 数学来源于现实生活,反过来又应用于生活。如何从实际生活问题中抽象出数学模型,又利用数学模型解决实际问题,这是数学教学必须探讨的一个实质性的问题。就小学生而言,他们更为关注的是周围的现实生活,而不是枯躁无味的数学知识,找到数学知识与实际问题的结合点,引导学生在这个结合点上探究,就能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 使学生体验到数学学习的无究乐趣,并学会用数学头脑思考和解决实际问题,与此同时发现数学,运用数学的能力随之提高。 4.从思维的发散点上探究-激发创新意识 创新精神的核心是创造性思维,创造性思维包括直觉思维和发散思维,发展学生发散思维能力,要求教师创设发散思维的情景,提供发散思维的问题或事实,比如在教学圆的周长时,让学生充分来探究测量圆的周长的方法。即引导学生在思维的发散点上深入探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