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高校提高研究生教育质量的思考.doc

上传人:3d66 文档编号:1823959 上传时间:2019-01-10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地方高校提高研究生教育质量的思考.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地方高校提高研究生教育质量的思考.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地方高校提高研究生教育质量的思考.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地方高校提高研究生教育质量的思考.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地方高校提高研究生教育质量的思考.doc(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地方高校提高研究生教育质量的思考 提高质量是高等教育改革发展最核心的任务、最鲜明的特征。本文结合地方高校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工作,从提高认识、提高质量和加强管理等方面进行了阐述。 一、强化认识,明确研究生教育的重要作用 研究生教育在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师资队伍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关系一所大学的长远利益和持续发展,关系一所大学综合竞争实力的提升。 (一)对学科建设的牵动作用 学科建设是研究生教育的基础,决定研究生教育的水平。随着研究生规模逐渐扩大,学位点领域扩展势必对学科发展提出更高的要求,重视和支持研究生教育的程度,直接关系到学科建设的深度和广度。 (二)对“大学职能”的促动作用

2、 教学、科研与服务构成了高等教育的社会职能,研究生教育是提高科研能力、支撑人才培养、服务社会需求的重要途径,通过科研成果和方法的传递,教学理论水平、学术研究能力、教育教学方式的提高,培养责任感更强、学术水平更高的研究生来实现教育职能。 (三)对队伍建设的推动作用 研究生教育能直接促进导师水平的提高,要培养高质量的研究生,导师自身必须有很高的学术素养,并担负起首要责任人的作用。同时,学科要加强研究生教育,必须按照培养高质量研究生的需求去培养、汇聚高水平的导师。 二、提高质量,深入推进培养模式与机制改革 推进现代化建设,根本靠创新,基础在教育,关键在人才。要以育人为根本,以质量为核心,以改革为动力

3、加快发展结构优化、布局合理的高质量学位与研究生教育。4 (一)强化导师主导作用,提高整体指导水平 导师是研究生培养过程中的最关键因素,直接影响到人才培养的质量。要建立以科学研究为主导的导师负责制,贯彻实施团队式“导师组”指导模式,实现资源共享、互相监督、互相激励、共同促进。加强导师的交流与培养,加强导师的遴选与考核,改善队伍结构,重视梯队建设。 (二)优化学科结构布局,适应人才培养需要 学科目录设置到一级学科层面为优化学科结构提供了更大的灵活性,但同时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学科布局要科学、合理、实用,要仔细推敲、充分论证,要适应社会的需求,符合就业的形势,有利于人才培养,有利于学科特色的形成

4、,有利于学校的总体发展。 (三)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优化课程体系设置 人才培养要在稳中求进,稳中求变,要敢于解放思想,勇于改革创新。研究生培养模式应满足社会和人才发展需要;学科设置的课程体系要合理规定学分、科学制订方案,解决生源水平不均衡的问题,加大实践性教学环节,重视科研成果。积极思考、探索形成符合人才成长规律,富有活力的培养机制。 (四)加强科研诚信和学术道德建设,培育优良的文化和学风 要重视研究生的思政教育、道德教育,实行公平、灵活、有利于考察素质的选拔办法。创新教育理念,建立不同类型的培养和考核办法,注重学术道德和职业道德养成,注重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训练,注重科学精神和人文素质的培

5、养。 三、加强管理,加大投入与保障力度 (一)加强过程管理,建设质量保证和监控体系 严格管理是保证质量的有力措施。要将过程管理制度化、规范化、常规化,形成长效机制,常抓不懈。要构建科学、完善、行之有效的质量保证和监控体系,运用到研究生教育的各个环节,全面提高和保障高层次人才培养质量,为研究生教育事业健康发展保驾护航。 (二)组织、政策、资金全方位保障 充分发挥“学校-职能部门-学科-导师”多层面的力量,总体规划,统筹安排,分级负责,齐抓共管;对有利于研究生教育发展的事情,在政策上给予充分支持和倾斜;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完善培养平台建设,改善学习和生活环境,鼓励开展学术活动增进学术交流,增强科研实力。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