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情感作文教学的思考.doc

上传人:3d66 文档编号:1823988 上传时间:2019-01-10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4.2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语文情感作文教学的思考.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小学语文情感作文教学的思考.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小学语文情感作文教学的思考.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小学语文情感作文教学的思考.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语文情感作文教学的思考.doc(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小学语文情感作文教学的思考 【摘要】小学生在写作文时,对情感的运用是不可轻视的,我们教师也只有激发了学生在写作时的热情,也才可以调动学生的激情,才能让学生情感的驱使下思考,在激情的支配下去抒发自己的所思所想,从而提高小学生的写作能力。我们是从诱发学生心理、选择与生活的贴近和引导学生写作真情实感,以及在教学时引导学生体验文本情感来进行小学情感作文教学的。 作文贵在真情实感,它是小学生习作充满活力的原因。情感真实,表达才会情真意切。情感的教育对作文的作用是巨大的,多层次和全方位的。学生在做作文时经常有这种体验;有时举笔维艰,有时下笔如有神,滔滔不绝,似有一泻千里之感。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

2、验稿)把真情实感问题作为小学习作的一条重要要求提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要求学生说真话、实话、心里话,不说假话,空话、套话。”“能写简单的纪实作文和想象作文,内容具体,感情真实。”我们主要从以下方面进行情感作文的教学。 一、尽力诱导学生进入最佳写作心理状态 我们都知道运动员参加运动会要想取得优异的成绩,必须要有一个良好的竞技状态。同样,学生要想写出出类拔萃的作文,也必须要有一个良好的心理状态。良好的心理状态,需要教师通过自己的语言、表情、动作去诱导。作文前,为了诱导学生产生良好的心理状态,教师可以有意无意地暗示:上次的

3、作文不太容易写,但大家写得很不错,这一次的作文比上次容易多了,相信大家一定能写得更棒。学生作文时,教师要多加巡视,发现学生作文中的一些好词好句,及时用语言、眼神、动作加以肯定,表示赞赏。如果发现有的学生作文时“卡壳”了,可以通过表扬其他同学来促使他赶快进入状态,如:“哇,真了不起,某某同学五分钟不到就写了四五行了,真了不起。”一句不经意的话,就会促使那些“卡壳”的同学心情亢奋,而迎头赶上;那些被表扬的同学更是“沾沾自喜”,而一发不可收。 二、作文选材要贴近学生生活 要选自己最熟悉的或亲身经历的事。只胡写真人真事,自己才熟悉,只有自己熟悉,才能写得真实具体,才能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才能打动读者,

4、使读者印象深刻。我们成长中的故事有很多,关键是我们能否从中选择到新鲜事、感人事。这就需要我们养成善于观察生活,留意生活的习惯,做个生活中的有心人,只有新鲜,才能吸引人;只有感人,才能具有动人心魄的魅力。新鲜、感人的材料是血肉,深刻新颖的主题是灵魂。题材可写同学之间的相互帮助或误会与矛盾,对存在于同学中的某些现象的分析与看法,进而写自己与老师家人之间的关心、支持或误会,再写自己与陌生人之间的帮助或矛盾,题材不断扩展,笔触从学校家庭延伸向社会的各个角落,这就从根本上解决了作文的源头问题。即教师要结合实际,在作文前开展各种实践活动,丰富学生生活,帮助学生创造写作素材,并指导学生进行细致地观察,然后进

5、行口头表达。在此基础上,指导学生进行书面写作。 三、引导学生尽量写作一些有过体验的内容 所谓体验型作文教学,就是教师指导学生围绕某一主题,通过观察、阅读、讨论等形式,使其形成对自然、社会、人生、自我等的认识和感悟,在此基础上,综合运用语文知识,准确表达思想感情的过程。从本质上说,它是一种以写作为重点的语文综合性学习,它要求学生要综合利用学习要素,发挥主体性和创造性去表达自己对事物的理解与感悟。写作是一种生活,是显现生命价值的一种需要。有情不抒不快,有感不发不畅,这种生活中的真情实感正是人性最本真的“原生态”,写作就应把这种“本真”的东西展示出来。因此,我们的写作在内容上,需要“原生态”真实、真

6、切、真诚、真挚。“生活本源”的习作教学理念就是作文教学必须回归生活,以生活为本源,这是作文教学返璞归真、正本清源的关键所在。 四、教学时引导学生体验教材中文本的情感 现在的学生,大多生活面狭窄,活动机会很少,尤其是充满激情的,让人久久难以忘怀的经历就更少了。但作为教师也不可能每一次作文都让学生去活动,然后才写作,所以作为教师就必须引导学生善于挖掘已有的生活素材,把学生内心深出的美妙回忆激发出来,在写作时让他们重温旧梦,也许这也是激发学生写作热情的一种方法。据心理学分析,小学生情感往往是比较肤浅的,他们的脸部表情便是他们的晴雨表。创设一个与课文内容相应的情境,营造一个适宜的情感氛围,不但能有效调动和活跃学生的情感体验,还能唤起学生相应的情感,成为教师与学生进行交流和沟通的起点。这就要求教师倾情钻研语文教材,在情感的催化下潜入教材深处,探得其中的意蕴和境界,准确地把握好文章的动情点,用自己的情感之火去燃起学生心灵的情感火焰。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当想方设法使学生产生认识上的需要,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使学生始终处在情绪高涨、兴趣浓厚、积极主动的学习状态之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