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中需要把握五点.doc

上传人:3d66 文档编号:1824007 上传时间:2019-01-10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语文教学中需要把握五点.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小学语文教学中需要把握五点.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小学语文教学中需要把握五点.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小学语文教学中需要把握五点.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语文教学中需要把握五点.doc(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小学语文教学中需要把握五点 (藁城市贾市庄学区贾市庄小学 河北 藁城 052160) 【摘 要】新课程给我们的语文教学带来无限的生机与活力。与此同时,在教育一线,我们不难发现许多华而不实的东西正侵蚀着我们的课堂。特别是在阅读教学中,短短四十分钟,我们该做些什么?“学而不思则罔”的古训为我们敲响了警钟。 自从新课程标准实施以来,在自主合作探究等理念的引领下,语文教学课堂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课堂上各种形式的讨论、表演等活动,时时可见学生的身影。他们思维活跃,发言积极,从而真正体现出新课标给我们带来的“培养能力,发展智力”的效果。但孔子有言:“学而不思则罔”,部分课堂片面追求“气氛

2、热烈”,哪怕是“读”,也多为各种形式的“朗读”,不愿运用默读的方式。我们的语文教学需要什么?其实,教学过程中适度的“静思、默想”是不可或缺的。 1. 以“静思默想”来促使学生强化思维,加深理解 首先,从认知、思维的规律来说,思维的强化,理解的加深,都是同所受刺激大小成正比的,故只有让学生拥有必要的思维时间和机会,才能保证使学生“领悟”。新课程标准也指出语文的课文首先不是教本而是读本,因此,语文阅读教学必须要强调阅读的自主性与独立性。文本的意义是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自行发现、自行建构起来的,所以必须要让学生自己学会阅读。充分的“静思、默想”,最利于学生真正地走入课文,对课文进行深入地理解与思考,领

3、悟到文章的主旨。因为,阅读是以理解为中心的活动,学生无论理解哪一类型的文章,都有一个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由局部到整体的心理过程。由起初的直觉印象到继而进行的深入理解,需要凭借联想与比较、分析与概括、了解与体味等思维方式。所以,理解的过程,实际上就是一个思维的过程,是人脑的复杂的综合活动。因此,我们不可能要求思维的生理机制尚未完全成熟的小学生,面对文本中遇到的疑难,只通过朗读来解决。 其次,人的智力有高下,思维的速度有快慢,如果在课堂教学中不顾大部分学生的思维进程,而只同少数“尖子”交流,那么,我们的语文课堂教学就不是以学生为主体,也不是启发式,而只是片面追求“热闹”,流于形式了。换言之,对有些

4、疑难,即使学生“百思不得其解”,但当学生经历了一番表面沉默、内心激烈的“静思、默想”之后,再由教师讲解或授予,也比所有学生勉强讨论更好。 2. 以“静思默想”激发、维持学习动机最佳强度,增强学生学习自信心 我们知道,学习必须具有内部动力。这种动力就是学习动机。不少心理学家认为,动机的中等强度的激发或唤起,对学习具有较佳效果。动机过强或过弱,都会降低学习效率。叶克斯?多德森定律就清晰地揭示了这一点。同样,按布鲁纳的观点,学生理想的动机水平是在冷淡和狂热激动之间,过于激动忙乱会影响思维,过于呆板与被动等待则会产生厌烦和冷淡。由此可见,保持学习动机的适当强度是值得研究的。 而当前的语文教学现状是:广

5、大教师在改变学习动机过弱这点上,探索较多,办法也不少;相对而言,在如何抑制过强学习动机,避免学生过于激动忙乱而影响思维这点上,却往往疏于研究。实际上,正是“静思、默想”这一招,在学习动机过强或过弱之间,可以起到很好的调节作用,尤其在抑制过强动机这方面,更是功不可没。特别是部分小学生,思考习惯还没有很好养成,阅读也好、答问也好,往往耐不得“寂寞”,发言固是踊跃,有的是从众发言,有的想说什么就说什么,全都“有口无心”。这样,不但不会扩展思维,反而扰乱课堂秩序。这时候,老师适当地制造一些“沉默”机会,倒是很可以促使学生潜心阅读、埋头思索。 3. 注重知识、能力、情感的关系 “披文入情”,充盈着丰富的

6、情感生活,是语文教学的个性与灵魂。语文教学要克服“重分析、轻感悟”的弊端,反其道而行之,突出情感,加强知识、能力、情感之间的联系,通过加强默读、自读自悟和加强朗读、培养语感,把理解语言和体会思想感情结合起来,使学生凭借准确、鲜明、生动的语言,体会到丰富的思想感情,并在感悟语言的基础上,学习积累和运用语言,从整体上提高语文素养。 4. 把握好课内与课外的关系 目前的语文教学,课本内与课本外、课内与课外、校内与校外、语文学科与其他学科,分别隔着一道高墙。今后的语文教学,不仅要加强语文课内与课外的联系,而且要加强校内外的沟通,学科间的融合,变封闭为开放,使语文教学成为一泓活水。在教学内容上,不唯书,

7、现实生活中适合的语文教育皆可用。在教学形式、渠道上,一切有利于学生形成语文能力、发展创造思维、增长智慧才干的皆可行。使语文真正成为生活的一部分,联系现实生活学,学了为现实生活服务。 5. 关注学生的“学”和教师的“教”的关系 首要的一点是教师要从思想上十分明确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只有确立了这样的学生观,教师才有可能在教学中还学生主人的地位,才有可能把学生的自主学习落到实处。教师只是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导师,在教学过程中起指导、引导、诱导、辅导的作用。学生的自主学习是基础,是前提,没有“学”无所谓“教”。反之,强调学生的“学”,不是说教师的“教”可有可无。在语文教学特别是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如果

8、教师的指导不得力,学生的活动就带有很大的随意性,真正意义上的“学习的主人”难以实现。在语文教学中,教师的“教”可以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使学生喜爱语文学科并保持学习的热情;指导学习语文的方法,培养正确的学习态度和良好的学习习惯;引导学生在语文实践中主动获取知识,形成能力。特别需要强调的是,教学要面向全体,即每个有差异的个体,努力开发每个学生的学习潜能,使每个学生在各自的基础上,不断得到发展与提高。最终达到“用不着教”,能采用适合自己的方法学习,有独立见解,有自学能力。 当然,有的学生存在的问题恰恰相反,其学习动机、始终过弱。究其原因,往往源于学习自信心的缺乏。如何来帮助这类学生树立学习自信心,从而真正做到使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呢?如果课上的一时“沉默”,给予这类学生以较为充裕的考虑问题的时间,再辅之以教师的启发、点拨,从而使他们凭借自身的能力与努力,求得“甚解”。假如我们对这类学生能够长期坚持启发、引导,那就一定能使之领悟到一点,即“我并不比别人差”。久而久之,学习自信心必然确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