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中医隐性知识特征的临床实践性教学思考.doc

上传人:3d66 文档编号:1824175 上传时间:2019-01-10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2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基于中医隐性知识特征的临床实践性教学思考.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基于中医隐性知识特征的临床实践性教学思考.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基于中医隐性知识特征的临床实践性教学思考.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基于中医隐性知识特征的临床实践性教学思考.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基于中医隐性知识特征的临床实践性教学思考.doc(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基于中医隐性知识特征的临床实践性教学思考 “医者,意也”。作为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瑰宝,中医是典型的“道技融合”的中国传统技艺。依据现代知识管理相关理论,中医药知识世代传承,具有典型的隐性知识特征,它是中医药学家在长期的实践探索中总结出来的,具有极其重要的价值。中医药知识为个体所拥有,难以用文字描述记载以及传播,它是我国中医传承发展的关键。因此,如何有效地开展中医药临床实践教学,提升中医传承的效果,深入探索和分析中医药隐性知识的特征,并据此开展实践性教学,是当前高等中医药教育改革与实践的重要课题。 Abstract Medicine is something about epistemology

2、. As the treasure of the Chinese nation excellent culture,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is a typical traditional Chinese art of fusion of the tao and technique. According to the modern knowledge management related theory,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knowledge passes from generation to generation, w

3、hich has the typical characteristics of tacit knowledge. It is summed up by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experts in the long-term practice, and has extremely important value. Chinese medicine knowledge is owned by individuals, so it is difficult to record and transmit by words. It is crucial for the

4、 development of the heritage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in China. Therefore, how to effectively develop TCM clinical practice teaching, improve the effect of inheritance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explore and analyze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tacit knowledge of Chinese medicine, and carr

5、y out practical teaching on the basis, is the important subject of higher education reform and practice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Key words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tacit knowledge;practical teaching;knowledge management 0 引言 作为医学生人才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临床实践教学既是院校教育医学理论教学的延续、拓展和深化,也是医学生全面掌握和深入融会知识、培

6、养医疗诊治思维、提升临床实践能力的重要环节。基于“早临床-多临床-反复临床”培养模式的现代中医药院校教育,临床实践性教学在中医药人才培养中的作用显得尤为重要。近年来,随着西方知识管理等相关理论的引入,从中医药知识特征(尤其是隐性知识特征)的角度探讨中医药教育与教学改革成为新的研究热点,也是提升中医药人才培养质量和中医有效传承的关键。 1 隐性知识的提出及含义 从历史上来看,尽管人们很早以前就意识到在能够用语言清晰表达或者书本知识以外,还存在另一种“只可意会,难以言传”的知识。但是,在20世界中叶以前,人类认识论史上并没有就这两种知识做出严格的逻辑分析。直到1958年,英国皇家学会波兰尼(M.P

7、olannyi,1891-1976)在个体知识一书中提出了“隐性知识”的概念,同时,全面而系统地阐述了隐性知识的相关理论知识及内容。它将人类的知识类型划分为通过书面文字、符号、图表等表达出来的知识以及未被表达出来的知识。迈克尔?波兰尼认为,与显性知识相比,隐性知识是某一环境下,人们已经掌握的东西与其所表达出来的东西之间存在的特定的隐含的、未编码的知识,而这种知识价值巨大难以估量。随后,该理论陆续在教育学。管理学、语言学、心理学等学科领域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在西方,波兰尼也因此被称为“启动西方现代知识论变革的大师”,他的隐性知识理论被誉为继笛卡尔、康德以后认识论发展史上的“第三次哥白尼式的革

8、命”。的确,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知识经济时代的发展,人们逐渐意识到,针对显性知识的编码已经日趋成熟,而那些经常使用却难以言说的隐性知识更需要我们去重视它。因为,无论在科学与实践活动中,还是日常的生活中,隐性知识是大量存在的,甚至从数量上还比显性知识更多,所以,隐性知识的研究成为了现代人类认识论研究的重点,并引起了心理学、管理学、语言学、哲学、信息学等多个领域的关注。 2 中医隐性知识及其特征 2.1 中医隐性知识的界定 与中国许多传统技艺一样,中医同样是“技”与“道”的融合,是“技”与“道”的辩证统一体。它不但是一门形而下的医学学科,还是一门形而上的医学学科。也就是说,中医是一门“技道融合”的

9、中国传统技艺,它既有“器”或者“技”的一面,又有“道”的一面。 借鉴西方知识管中隐性知识相关理论,我们不难发现,作为“技道融合”的中医药知识中有大部分的知识是符合波兰尼的隐性知识的标准。我们可以将中医隐性知识界定为中医隐性知识是中医学家在长期的临床实践中形成的,为个体所用有的,难以通过语言文字表述以及传授的知识和体验,主要包括理论认知方面的中医隐性知识,即中医经典中所包含的知识以及技术操作方面的中医隐性知识,即中医医生在临床实践中所运用到的、难以用言语表述出来的知识。在临床教学实践中,我们所分析的中医隐性知识更多的是中医医家在临床实践中所形成的隐性知识。 2.2 中医隐性知识的特征分析 相对于

10、其他方面的隐性知识来说,中医隐性知识则有着别具一格的特征3意象性。由于中医隐性知识难以表达和沟通,因此只能通过用言、象、意的这些意会方法去领会,而无法用形式逻辑的推导方法进行研究;对特定文化背景的依赖性。中医隐性知识具有很强的文化特征,它与中医传统文化中人们所共享的文化背景和知识体系是分不开的;对传播者和接受者的依赖性较强。中医隐性知识是非常个性化的经验技能知识,其存续的基础是传播者的表征能力与接受者的领悟能力,因此对个体的依赖性较强;对具体情境的依附性较强。中医的辨证施治、理法方药对不同的个体具有很强针对性。这就要求传播者与接受者在同一情境下进行观察、思考、交流,在具体的案例研究过程中才能真

11、正学到某些平时不易察觉的隐性知识;无意识性。中医隐性知识通常是无意识的、不自觉地被使用。 3 提升中医隐性知识传承的策略研究 课程知识是课程的最基本构成要素之一,而课程改革的实质就是对课程知识的重新整合和系统调整,其中包括对知识的性质类型、知识价值、知识获得以及知识评价等全方位的知识观的构建。人们的知识观不仅影响着课程教学的发展,还对教育的发展影响重大。不可否认,知识观是促进教学设计、教学活动有效实施的前提、假设,对知识的认知与辨析,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如何对待、思考教育教学(D.Gary,2000)。深入分析和研究中医隐性知识及其特征将有效促进中医实践性教育活动中如何实现中医药

12、隐性知识的转移,更有利于中医药知识的 传承。 3.1 提高教师在实践性教学中中医隐性知识转移的意愿 拥有中医隐性知识的教师(或者中医医家)在临床实践性教学过程中转移和共享其独具价值的隐性知识时,他们也希望学生能够给予等量的回馈。在临床带教过程中,教师是在基于对学生的信任以及对现在或未来回报的期望基础上愿意分享属于自己的个体性知识,如果师生之间缺乏信任机制,就无法建立起长效的“关系型”心理契约,也无法实现临床教学实践发展中的隐性知识的传承及共享。因此,在中医学教学实践中,师生间应建立起一种稳定的信任和合作关系,实现课程内容的自愿式传授与学习,从而实现中医隐性知识的有效传承。 除此之外,为了能够改

13、变这种隐性知识的转移与共享机制,中医药院校和中医医院也可以针对中医隐性知识拥有者的特性,设置相对应的激励方式,采取鼓励、劝说等促使教师(或者医家)进行隐性知识的分享;也可以建立起一套系统完善的评价机制,对教师或医家的隐性知识共享效果进行及时评价,并根据评价结果制定相应的激励措施。 3.2 提高学生在实践性教学中接受隐性知识的能力 从中国传统技艺观的角度来看,中医同样是“技”与“道”的融合。而其“道”的部分主要以我们今天强调的意会知识来呈现,包含中医核心价值观、中医思维(天人合一、唯象思维和意象思维)和中医的生命观。作为“技道融合”的中国传统医学,中医学习者不仅要对学习中医知识有较强的积极性,还

14、需要具有一个中医师应有的人文科学素养,最重要的是要有较强的领悟力和理解力。其次,对中医教育机构进行规范化管理,加强中医类学生学习中国古代哲学、中医古籍文献、中医形象思维方法等内容,注重学习和领会中医方法论,为以后充分挖掘、传承中医隐性知识打下坚实基础。 3.3 塑造有利于中医隐性知识实践性教学的组织情境 根据现代教育心理学的观点,有效的教与学活动的开展必须明确三个问题,即教与学的主体(教师与学生)、教学内容和教学条件(教学媒体与教学环境)。由此观之,为了保护和发扬中国传统医学在国民卫生事业中的价值和作用,实现中医药的有效传承,中医药院校和中医医院需要把中医隐性知识的实践性教学提升到中医药人才培

15、养和中医药传承的战略管理层次,为中医药隐性知识的实践性教学营造良好的组织环境。 首先,中医院校以及其组织管理者要了解和掌握中医隐性知识的相关内容,明确中医隐性知识传承和发展的重要性,并建立起相关的思维模式,科学规划和组织中医隐性知识的传承工作。同时,学校和组织还要注意将中医组织战略目标和中医隐性知识实践性教学的目标有机结合起来。其次,中医院校和中医文化组织在进行中医文化建设时,可以通过定期举办多种形式的内部文化交流活动和经济活动等方式,营造一种和谐的中医隐性知识学习氛围,加强内部交流,实现资源共享,从而实现中医隐性知识的挖掘、学习、创新等目的。此外,中医院校还要不断加强中医隐性知识实践教学的技

16、术平台建设,可以通过建立覆盖全校的中医药隐性知识网,完善中医诊疗数据库管理系统。同时学校还可以建立专门的中医工作室、示范诊疗室、中医活动室等,积极邀请知名中华医学家来校举办专题讲座,通过多种方式的交流与沟通提高学生对中医隐性知识的关注度,推动院校中医隐性知识临床实践性教学的不断发展。 由此可见,虽说西方医学临床实践性教学无论在西医药知识的传播还是人才的培养等方面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但中医药院校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开展临床实践性教学在借鉴西方医学教育的成功经验为我所用的同时,又不能生搬硬套。由于中医药知识具有较强的隐性知识特性,只有深入了解和分析中医隐性知识管理的特征,结合中医药人才培养的特殊性,才能有效开展教学,才能促进中医药的传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