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微课群资源的大学英语 多模态课堂教学研究与实践.doc

上传人:3d66 文档编号:1824434 上传时间:2019-01-10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1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基于微课群资源的大学英语 多模态课堂教学研究与实践.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基于微课群资源的大学英语 多模态课堂教学研究与实践.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基于微课群资源的大学英语 多模态课堂教学研究与实践.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基于微课群资源的大学英语 多模态课堂教学研究与实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基于微课群资源的大学英语 多模态课堂教学研究与实践.doc(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基于微课群资源的大学英语 多模态课堂教学研究与实践 大学英语教学模式正从以会话和语言文本为主的传统教学模式向采用各种符号资源,如综合视听、图片、手势、颜色、触觉等多感官合作具有多模态手段的教学模式转变。多模态作为一种教学理论,为大学英语教学模式提供了新的视角。文章以河海大学常州校区的大学英语课堂为例,依据多模态理论,对大学英语教学过程微课群资源的多模态运用和实践路径进行解析,旨在为大学英语教学有效性改革提供参考。 根据教育部最新发布的大学英语教学指南,“大学英语课堂教学可以采用任务式、合作式、项目式、探究式等教学方法”,“各高校应充分利用信息技术,积极创建多元的教学与学习环境。鼓励教师建设和使

2、用微课、慕课,利用网上优质教育资源改造和拓展教学内容,实施基于课堂和在线网上课程的翻转课堂等混合式教学模式”,由此可见,多模态的课堂教学现已成为大学英语教学的发展趋势。多模态教学模式的最初尝试是在大学英语听力教学中,将多模态教学模式和元认知策略引入大学英语听力教学中,实证研究结果证实两者之间有较强的交互性,两者的结合是有助于提高学生听力理解能力的。而在多模态和多媒体的条件下,听力任务不再是单独的技能训练,而是深入和整合到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中。在多模态理论指导下培养学生的多元读写能力,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提高他们的综合英语成绩。在大学英语写作教学中融入多模态评价能力的培养,能够促进学生

3、写作的输出训练,所提供的写作素材也更加多元,更有助于提高写作教学的质量。郭万群的大学英语多模态课堂教学研究一书,在梳理课堂教学总体环境和各关键要素的基础上,建构了大学英语多模态课堂教学设计的模型,即MAP(Multimodal Apple Pie)模型,系统地论述了在MAP模型下大学英语多模态课堂的具体教学设计、教学实验以及教学评价等,指出了大学英语多模态教学模式对于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多元识读能力和学习动力等方面起到的积极作用。然而在互联网+时代,微课、慕课、翻转课堂等新型教育资源及教学模式对大学英语多模态教学模式提出了新的课题。 模态是事物通过一定模式、方式或形式所表现出的属性或情形。

4、多模态教学是指学生可以通过一系列不同的感官形态来学习知识的一种教学方式,它能够很好地展示各种模态相结合的特征体现。视觉型、听觉型和动觉型代表了三种人们偏爱的学习模式,视觉型学习者喜欢使用图片、画像、图表、颜色、地图等视觉模式来进行学习,听觉型学习者偏向使用声音、言语、讨论、音乐、谈话、讲座等听觉模式来进行学习,动觉型学习者喜欢用动作、触觉、肢体、活动、实验、探测等模式进行学习。现在很多学习者会将这三种模式结合起来使用以辅助他们的学习,多模态教学能够从更多的维度来呈现学习的内容(文本、声音、视频、图片、交际接触等),能够有效地适应各类不同风格的学习者和学习类型。在此我们可以将多模态教学概括为“综

5、合语言、视觉图像、其他符号资源,构建纸质、数字媒体和日常生活文本、事物、事件的理论分析与实践”。 一、大学英语多模态课堂教学的理论基础 教学系统是由教师、学生、教学内容和教?W媒体这四个要素组成的,大学英语多模态课堂教学在这四个要素方面具备相应的理论基础,新时期的大学英语教学是建立在“师生主体交互性”“教学媒介数字化”“教学资源多元化”“教学方法多样化”这几个原则的基础上的。 (一)师生主体交互性原则 目前我国高校大学英语的课堂遵循着“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原则,也就是说,教师不再是课堂的中心和唯一掌握话语权的人,学生才是课堂的中心,教师起着主导课堂的作用。“共治”(collegial

6、ity,或称“分享权力”)和“团队合作”(teamwork)是教师最需要的文化价值观。教师是学习资源的提供者、学生学习的协助者、课程内容的设计者、课堂活动的组织者和管理者、学习过程和结果的评价者,而学生是学习资源的利用者、知识的探索者、课堂活动的参与者、自主的学习者和管理者。 (二)教学媒体数字化原则 教学媒体也称为教学媒介,是指传播知识和信息的载体和渠道,包括语言媒体、非语言媒体和多媒体。传统的语言媒体有板书、讲义、教师讲解等;传统的非语言媒体有教室、黑板、录音机、投影仪、教鞭等;传统的多媒体有摄像机、电视机、语料库等。新媒体的运用是现代大学英语教学最显著的特征之一,新媒体运用下的语言媒体包

7、括电子文档,如电子书和电子教案等;新媒体运用下的非语言媒体包括各类存储设备,如光盘、网盘、优盘、移动硬盘等;新媒体运用下的多媒体包括计算机、互联网、动画、视频等。 在大数据的背景下,学习大学英语的媒介已经发生了质的变化,传统教学媒体的使用比例正在逐步减少,学生在网络课堂上的学习时间已经远远超过了传统课堂,观看教学微视频的时间也迅速增加,大有超过学习课本时间的趋势,传统的纸质教案讲义被电子教案、电子讲义逐步取代。 (三)教学资源多元化原则 随着全国各个高校尤其是重点本科院校大幅度缩减大学英语的学分,很多学校大学英语的学分骤减,学生在传统课堂上能学到的知识无疑是杯水车薪,网络课堂弥补了学生学习机会

8、不多的缺陷,促进了学习机会最大化,优化了学习资源。互联网+学习模式也改变了传统课堂的教学内容,使其充满了不确定性,呈现出动态的、多元的、灵活的特点。 (四)教学方法多样化原则 外语教学在20世纪的一百年时间里,涌现出了十多种具有全球影响力的教学法,如传统的语法翻译法、听说法、认知法、交际法、基于任务的教学法、基于项目的教学法等等。互联网+背景下的大学英语教学则是融合了多种教学法的混合模式,强调从以教师为中心的课堂讲授型教学方法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的自主学习型教学方法,具有代表性的两种混合模式教学法有以内容为依托的教学法(Content-Based Instruction,简称CBI)和翻转课堂教

9、学模式(Flipped Classroom),体现出体验式小组学习和师生角色转变的特点。 二、基于微课群资源的大学英语多模态课堂 教学的实践路径 河海大学常州校区陆续在“河海大学课堂在线”的平台上建设并完善了大学英语、英语公共演讲、英汉互译技巧、商务英语、职场英语和中级口译等网络资源,尤其针对大学英语“听”“说”“读”“写”“译”等板块制作并上传了一系列的微课教学视频以及其他学习资源如电子书、文档、音频、教案、讲义等。笔者从2018年开始在学校部分学生中实施基于微课群资源的大学英语多模态课堂的教学实践,整个教学实验过程历时两个学期。 (一)研究目的 本研究拟解决以下两个问题(1)基于微课群资源

10、的大学英语多模态课堂教学能否促进学生的学习动力;(2)能否提高学生的综合英语成绩。 (二)研究对象 研究对象选自河海大学常州校区2018级非英语专业的本科生,他们分别来自两个平行A班,实验班36人,对照班42人,实验班采取基于微课群资源的多模态教学方法,对照班采取传统教学方法。所有研究对象均参加了英语入学分级考试、期末考试,实验班学生进行了一次问卷调查。 (三)研究工具 本研究使用两种工具(1)问卷调查;(2)实验前后实验班和对照班的两次英语测试成绩。调查问卷要求被试者在匿名的前提下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做出相应的选择,并给出相应的建议。本研究对实验班和对照班两次英语测试成绩(新生英语入学分级考试成

11、绩以及期末考试成绩)进行分数统计,比较实验班和对照班综合英语成绩的提高程度。 (四)研究过程 实验班和对照班每周都有4课时的英语课。由笔者同时承担实验班和对照班的教学任务,使用教材为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的全新版大学英语综合教程和听说教程。教学安排方面,实验班要求学生每周4学时的课前网上预习,其核心部分是观看相关知识点的微课。课堂上教师主要是检测学生对于各项知识点的掌握情况,解答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困惑,并和学生一起对单元知识点进行拓展延伸讨论,引导学生就相关问题发表各自的想法。课后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完成一个小组项目,小组和小组之间进行互评。实验班的整个教学安排是以学生为中心、以教师为主

12、导,学生在教师的引导和帮助下进行自主化、个性化、探究式学习。对照班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教师在普通教室讲授单元的各项知识点,学生在课堂上学习知识点,课后完成教师布置的作业。最后两组学生参加同样的大学英语六级考试。 (五)研究结果 1.问卷调查结果。在学期末,笔者对实验班的学生进行了一项问卷调查,调查内容包括对于大学英语课程的具体评价、学习大学英语课程的动机、多模态课堂的评价、微课群资源在学习中的作用,表1显示了调查结果。 通过问卷调查结果可以看出,绝大部分学生认为课程给予了他们满足感,提高了他们的团队协作、规划学习、自主学习、探索研究以及听说读写方面的综合能力;学生愿意投入时间和精力去学习课程,

13、学生学习的动机不完全来自应对考试,而是基于课程内容本身,愿意学习课堂以外的相关知识;相比较传统的课堂,基于微课群资源的大学英语多模态课堂教学对学习起到了积极的影响和作用。 2.学业成绩结果。本文通过设置实验组和对照组进行对比分析,收集期初和期末成绩,并运用SPSS 16.0加以分析,得出以下结果。 通过表2可知,实验组均分为71.57分,对照组为70.62分,实验组比?兆榫?分高0.95分,p=0.5230.05,说明两个组在接受教学实验之前,在英语水平上无显著差异。 如表3统计结果可见,实验组均分为82.69分,对照组均分为76.67分,都比期初要高,且实验组比对照组均分高6.02分,p=0.00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