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化教学的策略.doc

上传人:3d66 文档编号:1824901 上传时间:2019-01-10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4.8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班化教学的策略.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小班化教学的策略.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小班化教学的策略.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小班化教学的策略.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班化教学的策略.doc(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小班化教学的策略一、分层教学策略1.学生分层。每个班级的学生都存在着不同的特点,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特点给他们进行分层。有的按照学习的优劣,有的按照学生的爱好、兴趣,有的按照学生的学习习惯,等等。教师对学生分层,能够更好地、有针对性地对不同层次的学生给予不同层次的教学。教师对学生进行分类教学,使同类学生保持竞争的态势,有利于学生的互相帮助,共同进步。2.教师备课分层。教师在钻研教材备课时,可以将教材的知识点进行归纳总结,根据不同层的学生制定出不同层的教学目标,在完成总的目标任务的同时,要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分层设置问题。问题的难易程度要符合各个层次学生的理解能力,这样可以使不同的学生在不同的方面

2、得到锻炼。3.作业分层。课后作业是检验学生对课堂知识是否掌握的最有效手段,也是学生巩固课堂上所学知识的有效方法。对于不同层的学生,教师应布置不同层的家庭作业。对课上知识掌握好的同学可以适当加些课外作业,对那些课上知识消化慢的同学可采取重点抓基础知识的策略,这样可以使不同层的学生有了明确的方向。4.评价分层。教师通过学生分层、备课分层、作业分层,最后对学生实践的成果进行评价。这就要求教师不能采用统一的评价标准,所以应该对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分层评价。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成绩、学习态度、学习习惯、学习方法等多方面进行评价,使不同层的学生都能得到鼓励、认可。二、兴趣教学策略兴趣教学,指教师针对教学对

3、象、教学内容,采取灵活多变的方法,利用学生的好奇心、逆反心理、求新心理,创造一个和谐温情的氛围,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使学生在情感的愉悦中接受知识,掌握技能,以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许多教育专家都非常重视学生的学习兴趣问题。根据心理学的研究,学生获得好成绩的多种因素中,兴趣占27%,而在学生失败的诸多因素中,缺乏兴趣占36%。可见,在教学过程中巧妙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往往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1.激发学生思维。在我国传统教学中,学生已经深深打上了“应试教育”的烙印。其教学方式为,教师在前面讲,学生在底下记笔记,最后对知识点进行练习。教师和学生互动的情景很少出现

4、,更不用说教师让学生独立思考了。学生在掌握课堂知识后,遇到没讲过的问题就不知道怎么解决了。教师在传授知识时,没有给学生思考的时间,没有让学生多提几个为什么,更不会让学生进行反向思考。久而久之,学生就懒得思考,不会思考,丧失了独立思考的能力。而小班化教学给我们提供了时间和空间上的保障。教师有充裕的时间让学生思考问题,在相同问题上会探讨不同的答案,从而激发学生的思维,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多角度地来解决问题,教会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2.培养学习兴趣。我们应该让学生快乐地学习。有的学生认为学习是一种负担,学习是一件很累很苦的事。那是因为他在学习中没有找到快乐,没有成功进步的感觉。调查得出,学生经老师

5、表扬后,会更努力地学习,更愿意学习。所以说,老师应多多表扬学生,这样会激发学生对学习的兴趣。三、个性化教学策略时代呼唤个性的张扬,社会呼唤富有个性和创造性的人才,教学呼唤个性化的教师,如果一位教师的教学没有个性,即使他奉献一生,烛灭丝尽,他的作用也始终有限。只有个性化的教学才能培养出个性化的人才。正如乌申斯基所说:“在教学中,一切都应当以教育者的个性为基础,只有个性才能影响个性的发展与定型,只有性格才能培养性格”,“教师个人的范例,对于青年人的心灵,是任何东西都不可能代替的最有用的阳光”。当教师以友善的态度、充分的尊重去面对每一位学生时,当教师以耐心、公正、坦率、宽容和幽默去影响学生时,教师的

6、个性就必然作用于学生个性的发展和定型。长期以来,我国教育体制一直带有浓厚的计划色彩,统一的教材、统一的教学大纲、统一的集体备课,教师被束缚在一个比较固定而又相对封闭的框架之中,教师没有被作为一个充满活力和创造性的个体受到应有的尊敬。因此,展现自己的教学个性,是值得每个教师思考的问题。 教学个性化的实现是一个长期的实践过程。传道、授业、解惑是自古以来赋予教师的基本职责。“传好道,授好业,解好惑”既是每一位教师的职责,也是每一位教师实现个性化教学的第一步。会教,使每一位教师懂得教学本身就是很困难的。这既要考虑到教师的个性特征、人格体验,又要考虑到教师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及专业技能。如果教师的作用仅局限

7、于做知识、经验的传授者,显然是不符合现实社会发展需要的。现代社会需要教师作为引导者,教会学生如何学习,在学生的发展过程中做一名促进者、引导者,而不是旁观者。教学既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教师要在一般教学能力基础上发展和形成比较稳定和成熟的教学方式、方法、技巧。个性化教学要求教师根据学生的情况并结合自身特点创造性地使用各种方法和技巧。经过对我区两所中学的调查得出,大多数学生都不会自主学习,对学习没有热情。所以我们应提出“自主教育的思路”,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自我发展的意识和能力。在实践中,具体要求教师要重视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要给每位学生提供表现聪明才智的机会。因为,自主的前提是自信,要求

8、学生在发展的各个阶段、各个水平层面上充分调动其参与教育过程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以引导学生进入“学习主人”的角色,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引导学生明确教育的目标和任务,并善于自我调控。与此同时,学校应强调“学生是教育的主体”的思想,在教育的价值取向、师生关系、教育教学过程等方面,采取一系列有利于学生个性发展和主体性发挥的做法。具体要求教师的态度更耐心、更宽容,以激励引导为主,要求学生学会“自己学”,即先预习,后听课;先复习,后作业;先理解,后记忆;先分析,后解题等。在传统的教学中,学生的学习自主性长期受到压制,很难对学习感兴趣,学生的个性在呆板划一的课堂上更难以得到张扬表现,在很多情况下,他们做了学习的奴隶。我们更应该关注学生对学习的反应并想法采取措施使学生从学习的压力中解放出来,以利于学生的个性发展和主体性发挥。让学生做学习的主人,意味着给学生以更多选择的机会和权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