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数民族大学生学习动机学习需求现状及特征.doc

上传人:3d66 文档编号:1824997 上传时间:2019-01-10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15.4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少数民族大学生学习动机学习需求现状及特征.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少数民族大学生学习动机学习需求现状及特征.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少数民族大学生学习动机学习需求现状及特征.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少数民族大学生学习动机学习需求现状及特征.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少数民族大学生学习动机学习需求现状及特征.doc(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少数民族大学生学习动机学习需求现状及特征 摘 要:学习动机是激发、维持大学生进行学习活动的重要动力因素。学习动机不足或不正确将会导致大学生学习态度消极,缺乏学习兴趣,学习成绩下滑,转而在其他方面寻求乐趣,最终导致遗憾终生。对四川文理学院少数民族大学生进行实证调查,从多个维度展示了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学习动机现状及特征,调查结果有利于了解当代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学习动机、学习需求,并为今后更加科学、合理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具有重要意义。 改革开放后,我们国家的高等教育规模呈现出翻倍增长的趋势。按照马丁?特罗对于高等教育发展历程的研究,根据毛入学率可以划分为精英阶段、大众阶段和普及阶段,而大众化阶段是指高

2、等教育的毛入学率在15%-50%。根据教育部数据报道,2004年,我国的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17%,2013年我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为30%。即从2004开始我国就开始进入高等教育的大众化阶段,到目前为止差不多已走过十年的时间。在这十年的时间中,我国的高等教育发生着重大的变化,这些变化不仅是量的增加,还包括质的变化。如大学教育理念的不断更新,培养目标的多样化等等。不论是量变还是质变,高等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为我国的科技、经济、文化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但是随着高等教育的大众化,社会上部分人士对于大学的教育质量产生怀疑,认为当代大学生在对待学习方面的态度出现了转变,表现为学习热情度不高,学习

3、动机不端正,不知道为什么学习,沉溺于网络等,因而导致高等教育质量下滑。就以上怀疑,不少研究人员开始了高等教育质量的相关调查,其中不乏对于大学生学习动机的调查,而本研究主要的调查对象为少数民族大学生。选择少数民族大学生作为本课题的研究对象主要是因为四川省是一个多民族的聚居地,虽然有数据表明2011年四川省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25.1%,也已进入大众化阶段,但是从省际差异来看,比起东部沿海城市,高等教育的毛入学率还是相对较低。另外,从生源地来看,少数民族大学生多数来自距离省会城市较远的地方,同时经济发展水平也是较为落后的地方。那处于经济、地域双重不利的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学习状态是如何的?因此本研究就

4、以学习动机、学习需求为切入点,意在了解四川文理学院少数民族大学生的真实学习状态。 一、关于学习动机的理论回顾 关于学习动机的研究,国内外学者进行了积极而全面的探索,这些探索对本研究的顺利进行提供了丰富而扎实的基础,尤其是关于学习动机的需要层次理论,对本文影响很大。需要层次理论是由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提出,他以金字塔的形式展示了人类的各种需求,处于塔底的是人生存的基本需求,继而是爱、归属的需求,尊重的需求,位于塔顶端的是自我实现的需求。由塔底到塔尖需求的层级越来越高,且下一层基础需求满足后才会产生高一级的需求。在大学生学习需求方面也存在类似的结构,只有在基础的学习需求满足后才会进入到下一级的学

5、习需求中。 此外,通过查阅相关文献,学生的学习动机并非是固定的,它会随时间的变迁、地域的不同、文化背景的差异而有所区别,即学生的学习动机往往会印上时代、社会文化的烙印。 四川文理学院从地域上看位于中国西部经济欠发达地区,同时处于大巴山腹地,这里是历史上著名的革命根据地之一。从文化上说,四川文理学院处于巴蜀文化区域,巴蜀文化影响深远。从生源结构上看,学生生源结构随着学校的发展日趋复杂。除有川籍学生外,还在全国其他21省招生,这其中既包含汉族学生,同时又包含少数民族学生。目前少数民族学生生源主要是四川(西昌、凉山、阿坝)、湖南、甘肃、云南等地区,包括藏族、彝族、回族、土家族、羌族、苗族等民族。基于

6、以上原因,本研究以四川文理学院为个案,从实证调查的角度研究在地理位置、区域文化及生源结构等方面都具有特殊性的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学习动机。 二、学习动机、学习需求调查现状 本研究的问卷参照已有学者的研究,主要从学习动机的远近、起作用的久暂的维度进行调查。在对本校大学生随机抽取的基础上,进行了一系列调查,获得了以下结果。 (一)整体上看,学习动机复杂多元 在本项调查中,学生的年龄大约处于20-24岁左右,从生理及心理结构上说,多数学生已经具备判断自己行为及自主选择的能力。通过上表数据,可以看出本校少数民族学生的学习动机呈现较为复杂多元,如为了完善自己,为父母争光、为了获得奖学金等等。此外,通过选择人

7、数可以看出,本校少数民族大学生在对待自己的学习动机上较为理性,多数学生认识到学习是为了完善、发展自己,为了具备较强的社会竞争力。而选择是为了得到异性的青睐、为了得到老师的重视此类的感性学习动机的学生较少。 (二)基于内心需求,学习动机注重个人发展、完善自己 从上表的数据来看,四川文理学院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学习动机中为了发展、完善自己,为了将来找到理想的工作,为了具备在社会上的竞争能力,为了以后建立幸福美满的家庭这几个因素排在前列。从具体的动机来看,本校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学习动机主要是短近的、直接的学习动机。在学习动机中为了发展、完善自己位于首位。这一结果可能是因为少数民族大学生在很长一段时间内能够

8、进入大学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比较少有关,且学校的少数民族大学生多数来自地理位置较为偏僻的农村家庭,这一部分学生能够进入大学学习就是对自身学习成绩、能力优秀的最佳证明。因此,在进入大学后,发展、完善自己仍然是他们最重要的学习动机。 (三)基于社会压力,学习动机注重现实需求 除了排在首位的发展、完善自己的动机外,第二、三、四位的学习动机也非常鲜明的凸显了这个时代大学生学习动机的共同特征注重现实。自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阶段以后,越来越多的学生有机会进入到高校,实现了求学的理想,但另一方面大学扩招,高等教育质量相对下滑,又给象牙塔里的大学生带来了巨大的危机感。尤其是近几年,高校毕业生人数逐年增加,大量的学

9、生面临着毕业即将失业的残酷局面。因此,就业成了大学生头上的紧箍咒,鞭策着大学生认真、努力的学习。这种危机感同样也存在于少数民族大学生身上,因此,在恰当的条件下外在的压力转变成了学习动机,催促着他们学习。可以说,注重现实需求在学校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学习动机中体现的非常明显。 三、少数民族大学生学习动机特征分析矛盾 每一个时代都有自身的特征,这些特征会以某种形式作用在社会成员身上。少数民族大学生作为这个社会中的重要成员,不可避免地受到当时时代的影响。当前的社会是一个快节奏社会,经济、科技、文化迅速发展。因此在较短的时间内,当前的社会却为人类呈现出更为丰富的物质与精神世界。在这样一种状态下,人们有更多

10、的机会去实现自我,同时人们面临的压力也更为巨大,这样一种现实状况也隐射在少数民族大学生身上。 从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出发,人们在满足低级需求的基础上会寻求更高的理想。本校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学习动机也呈现出这样的特征,一方面,少数民族大学生注重实现个人的理想,另一方面,又受制于当前社会的经济压力、就业压力等。这种现实情况很明显地反应在学生的学习生活中,一方面,学生渴望花较多的时间来掌握与专业相关的或者提高自身能力的知识、书籍。但另一方面,迫于压力,大多数的学生又不得不去考各种等级证书,通过证书向社会、用人单位证明自己的能力。这种矛盾的心理有时会干扰学生正常的学习生活状态,导致学生出现迷惘,不知道是为了实现自己最初的理想而奋斗,还是为了迎合社会的需求去努力。因此,在本研究中可以看到少数民族大学生在对待学习动机问题上呈现出的矛盾心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