差异教学理念下“兴趣课程”的设计与操作.doc

上传人:3d66 文档编号:1825498 上传时间:2019-01-10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17.0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差异教学理念下“兴趣课程”的设计与操作.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差异教学理念下“兴趣课程”的设计与操作.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差异教学理念下“兴趣课程”的设计与操作.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差异教学理念下“兴趣课程”的设计与操作.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差异教学理念下“兴趣课程”的设计与操作.doc(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差异教学理念下“兴趣课程”的设计与操作 从2007年4月起,我校参与了中央教科所华国栋教授的课题“学生的不同学习需要和差异教学策略研究”的子课题研究,针对学生不同学习需求及差异,分别开设了“科学提升智力能力”和“科学提升注意力”两个兴趣小组,有40名学生和10多位老师参与了小组研究活动。兴趣小组作为学科课程的辅助,照顾到学生不同的学习需要,致力于差异教学,开发学生智力能力,促进了学生的个性发展。 一、关注状态,孕育积极情感的土壤 华国栋教授在他的差异教学论中曾阐述了活动课程与学科课程结合的意义:儿童通过活动学习,获得经验,培养兴趣,解决问题,提高能力。作为提升智力能力兴趣课的指导老师,我们每人

2、带4个学生,我所带的4个学生,是从三年级(1)-(4)班挑选出来的在班上学习暂时落后的孩子。每周一节的兴趣课,以智力能力提升一书为主要引领。 “上帝关了一扇门,一定会再开一扇窗。”如何在课堂教学以外另辟蹊径,再造一条路或者再搭一座桥,以另一种方式切入,唤醒这些孩子的潜能,使得他们的能量得以释放,然后迁移到学习生活的各个领域?我们一直思考着这一问题。虽然不敢奢想每周一次的兴趣课程会产生多大的效应,但是我们可以和这几个孩子一起,在每周的这一天度过一段快乐的时光,在兴趣课程中培养孩子对学习和学校的积极情感。基于这样一个简单的初衷,我们进行了精心的课程设计,不囿于书本,努力让每周一次的智力能力提升训练

3、课程丰富而有趣。 1.认识自我,修正个人形象 第一节课,我就送给孩子们每人一本成长记录本,打开扉页,上面贴有一面薄薄的心形小镜子。从这面镜子开始,我为孩子们讲述了爱因斯坦小时候的故事,告诉他们只有自己才是自己的镜子,每个人都是特别的个体,要把自己作为镜子来进行审视和映照,必定会照出人生的璀璨光芒。 参加兴趣课的这些孩子普遍信心不够,不能正确认识自我,需要自我形象修正。我们便集体策划了“我自信,我能行”的兴趣小组活动,帮助他们在活动中塑造信心,给予力量。我们组织了“信心之旅”的活动。50多位师生来到苏州大学“材料与化学化工学部”,观看了黄志斌博士的实验演示。在孩子们好奇的目光和一声声惊叹中,他们

4、体验到了化学小实验的神奇,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化学。黄博士还带领大家参观了学部实验室和宽敞明亮的图书馆,最后师生们来到草坪席地而坐。每组教师为孩子们分发了“信心罐”,领着大家朗读了罐中的信心名言,并大声宣誓“我自信、我能行!”活动提升了学生的自信,一些人开始认真、客观地审视自己,跟人打招呼的声音更响亮,小脸上的微笑更灿烂。 2.进入状态,打开“学习之门” 音乐、故事和游戏是引领学生进入状态的捷径。超级教学作者、美国超级营地创建人之一埃立克?詹森相信影响学习的两个核心因素是:状态和策略。其中最为重要的是“状态”。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如果教师不想方设法使学生进入情绪高昂和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就急

5、于传授知识,那么,这种知识只能使人产生冷漠的态度,而不动情感的脑力劳动只会带来疲倦。”维瓦尔第的小提琴协奏曲四季,是我们课上常听的乐曲。我请孩子们闭上眼睛,边听音乐,边想象四季的美景,从华丽的回旋曲中感受春天的盎然生机,从急板中体验夏天风雨的狂暴如果生命中有了对自然的美好回忆,便拥有了对四季变迁的感受和心得。我们注重对孩子们感情和想象力的培养,让孩子们感悟生命的真实与尊严。热爱社会,热爱自然。“我们轻轻地数数:1、2、310”“木头人”“深呼吸”这都是我在上课伊始经常用的办法。我们还常常变换教学的场景,去室外、自然中上课。大树下,花坛边,图书馆,音乐教室的阶梯上,我引领着他们逐渐进入状态,再选

6、择一些有趣的图画、文字题,让这些文字、图画变得可亲、可爱起来,原来完成作业很慢的孩子在积极情感的驱动下,很快做完了指定的有趣的题目,并且注意了书写质量和作业质量。 二、差异策略,创设成功学习的机会 在每个班级中都会有这样的孩子,他们被贴上“差生”的标签而一直抬不起头来。成功是成功之母,对于他们来说,创设成功的机会,让他们体验到成功的快乐,便显得格外重要。 1.各种感官,体验成功 在兴趣课上,我想尽办法让所有孩子都得到成功。我曾经让孩子打一个字谜:“用眼睛看,用耳朵听,用嘴巴说,用心去想”,谜底是“聪”字。在每个孩子的成长记录本上,都有一个大大的“聪”字。通过各种感官的参与,让孩子们得到成功的体

7、验,从而累积积极的学习情感,这也是兴趣课上的基本操作方法。 例如这一道题目: 在做上面题目时,我让孩子们自己试着调换座位,既做导演又做演员,小组内互相合作完成。虽然题目并不容易,但是孩子们热情高涨,最终成功完成了。训练次数多了,孩子们就知道上课、做题、思考的时候把眼、耳、口、心都要用上。 每节课后我都让他们总结并写出这节课获得成功的经验是什么。有的认为:“今天我成功了,我上课认真观察。”有的悟道:“要带上耳朵、眼睛、心,我就成功了。”有一个上课时经常开小差的学生写道:“上课时一直不开小差,我能把题全做对。” 2.异曲同工,达成目标 华教授在差异教学论中曾经论述过,学生虽同处一个教室上课,但接受

8、教育的机会并不均等。在现实教学中,教师安排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要求,往往适合某些学生,而不适合另一些学生。 有一次,我们碰到了这样的题目: 这样貌似简单的题目,有的孩子无从下手,有的孩子做得很慢且有错误。细细想一下,确定位置的方法是二年级数学的一个知识点,只有真正掌握从下到上确定第几排,从左到右确定第几个的方法,才能准确无误地做出类似的题目。等他们做完之后,我请他们说说确定位置的方法,四个孩子中只有一个能说出正确的方法,其他三人都茫茫然不知所云。我努力调动他们的感官,在兴趣课程中帮助他们弥补学科知识的不足,当他们真正弄懂之后,两眼放光,充满了兴奋与满足。 华教授在差异教学论中阐述了基础学科、

9、基本概念反映出自然和社会一般规律,是学习其他内容的基础,具有广泛的迁移性,也是各种各样人才都需要的共同基础。目前我国课程中基础学科、基本概念定位偏高,使一些中小学生感到学习困难,负担过重,反而削弱了基础学科的教学效果。而所谓的“共同的基础”,类似“确定位置”的基本方法,执教的老师要做到心中有数。有的孩子没有弄清上下左右,有的孩子不懂什么是“第几排”,这些基本概念要首先补足,才能适应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掌握了这些再来理解怎样确定位置,我想对任何智力正常的孩子都不是难事。 3.捕捉灵性,挖掘潜能 大约经历30课时的训练,组中成员都有了不同程度的进步。特别是小玉,她是一个单纯恬静的小女孩,在一二年级

10、曾经有过一个学习困难的时期:语文方面拼音的拼读很困难,别的小朋友脱口而出的t-a-ta,她怎么也读不出来,写字完全不按笔画顺序,一竖居然是从下往上写的,像3和4这样的数字,都写成反的,上课基本不听讲。在老师的建议下,家长曾带她去医院检查,经诊断为严重注意缺陷。到二年级下学期,在畏难情绪及强烈自卑的压力下,孩子的成绩大幅滑坡,心理问题露出苗头,家长咨询了相关机构,给孩子进行感统训练,开始有一定的效果,但无法根本改变她上课不听的状态。这年暑假,家长把小玉带到美国,插班进了加州一所小学的暑假班。上课才一周,富有经验的美国老师告诉小玉的家长:孩子经常处于Daydreaming状态,是典型的“ADHD”

11、症状,只有非常严重的患者才会进行药物治疗,一般情况也没什么有效的针对性教育方法。因此,家长打消了让孩子在美国读书的念头,三年级开学她回到我校时,已有了不小的厌学情绪。正在这时,她参加了我们的兴趣小组。 差异即是资源,危机蕴含转机。我依据操作条件反射理论的方法,经常运用表扬、奖励等正强化方法,如口头表扬、反馈表自评、成长记录本上争奖章等等。一段时间后,我发现她上课不咬指甲了。与此同时,其他任课老师也反映她的很多小毛病开始得到改善,比如写数字字母趋于正常,克服了阅读跳字等障碍,人际关系也有所改善,交了不少朋友。我与任课老师积极沟通,希望他们给予小玉更多的关注,抓住她的每一丁点进步,及时地在课上给予

12、当众表扬,这些良好的评价极大地提高了她的自信心和荣誉感,成为她努力学习、提高自控力的强大动力。到三年级期末时,她的各门功课成绩突飞猛进,语数外三门成绩都在90分以上,这是三年来她得到的最高分。 判断一个社会的成熟与否的重要标志,就是人们对待弱势群体的态度,而教育的价值与智慧,常常在于帮助了那些最需要帮助的人。如果我们悉心观察,关注差异,把握孩子成长中的每一处细节,通过科学的针对性训练,给予学生切实的帮助,让他们感受到求学乃至人生的路上是不孤单的,是有人为伴的,可以共同克服面临的一切困难。如此,我们的孩子必定能跨越种种障碍,奔向更宽广的未来。 (郑凤仪,苏州市姑苏区教师发展中心,215000) 责任编辑:宣丽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