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民防志愿者队伍建设的探索与研究.doc

上传人:3d66 文档编号:1826312 上传时间:2019-01-10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1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学生民防志愿者队伍建设的探索与研究.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大学生民防志愿者队伍建设的探索与研究.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大学生民防志愿者队伍建设的探索与研究.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大学生民防志愿者队伍建设的探索与研究.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学生民防志愿者队伍建设的探索与研究.doc(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大学生民防志愿者队伍建设的探索与研究 结合民防及民防志愿者在当今社会的发展,论述了在高校建设大学生民防志愿者队伍的重要意义。通过分析大学生民防志愿者队伍发展遇到的问题,进一步探讨了建设大学生民防志愿者队伍的有效途径,指出在高校加强大学生民防志愿者队伍建设,为民防教育在高校乃至全社会的普及提供了新思路,开创了民防工作新局面。 一、前言 民防是一个国家国防的重要组成部分,遇到战争时,是保护国家和人民生命安全的屏障。在和平时期,民防也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方面,是现代城市建设的重要内容,更是利国利民的社会公益事业。团结一心做好民防工作,居安思危加强民防建设,使之成为国家发展的长期战略,是党和政府

2、始终关注的关系国计民生、社会和谐的大事,也是全社会共同的责任。 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先后爆发了海湾战争、科索沃战争、阿富汗战争、利比亚战争等战争,战争离我们并不遥远。特别是近年来我国发生了“5?12”汶川大地震、玉树大地震、舟曲特大泥石流、云南鲁甸地震等自然灾害,给国家和人民造成了巨大的生命和财产损失。当战争和灾害来临时,仅仅依靠政府的主导力量是远远不够的。国家需要调动各种资源,让多种力量聚合在一起,因此大力加强民防志愿者队伍建设是民防事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志愿者是第二次世界大?鸷蟛?生和发展起来的,联合国将其定义为“不以利益、金钱、扬名为目的,而是为了近邻乃至世界进行贡献活动者”,指在不为

3、任何物质报酬的情况下,能够主动承担社会责任并且奉献个人的时间及精神的人。我国志愿者的定义为“在自身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在不谋求任何物质、金钱及相关利益回报的前提下,合理运用社会现有的资源,志愿奉献个人可以奉献的东西,为帮助有一定需要的人士,开展力所能及的、切合实际的,具一定专业性、技能性、爱心性服务活动的人。” 民防志愿者依据其提供的服务和目的可以定义为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掌握一定的民防理论知识和民防救援技能,身体健康,在自然灾害、事故、公共事件及战争中,能够自救、救人,提供志愿服务的人。大力加强民防志愿者队伍建设,是民防事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二、在大学生中建立民防志愿者队伍的重要意义 当今

4、社会普通大众对于民防知之甚少,民防意识淡薄,防灾、减灾、急救知识匮乏。民防要发展,要为国家和人民的生命财产提供坚实有效的保障,必须大力普及民防教育,提高全民民防意识。那么,以大学生为突破口,在高校普及民防教育,建设大学生民防志愿者队伍,是推动我国民防事业不断发展的重要途径。 1.促进民防知识的普及与传播 学校是人口密集场所,应对突发事件和灾难尤其重要。在校学生年纪小、阅历少,社会经验不足,面对地震、火灾等突发事件时,往往惊慌失措,因此校园往往成为受灾严重的场所。所以在高校普及民防知识,加强对学生应急避难能力的训练,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民防意识,一旦灾害发生,能够临危不乱,安全快速的撤离到安全地带,

5、减少伤亡。 在校大学生系统接受民防教育后,能够利用自身的特点和优势,成为民防的宣传员。大学生民防志愿者可以有组织的在大中小学、社区进行民防知识宣讲,宣传防空、防灾、减灾、救灾知识,增强民众的防空防灾意识和在紧急情况下自救互救的能力。毕业后他们更像一颗颗火种,在社会不断传播民防知识,参与民防志愿活动。 2.民防教育进校园的重要标志 在高校通过自愿、有组织的吸纳一批热心民防公益事业的大学生,成立起一支大学生民防志愿者队伍,是民防事业发展的必然趋势,是高校加强民防工作的具体体现,是民防工作走进校园落在实处的重要标志。 大学生民防志愿者队伍通过定期进行人防知识、技能的学习和培训,定期组织活动,将掌握更

6、多的民防救援方法与手段,他们将成为高校普及民防工作的一支先锋力量,将成为民防工作的宣传员、引导员、救助员、预警员、治安员。 3.当代大学生在和谐社会下践行个人价值观的要求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所提出我们要建设“和谐社会”,其本质特征强调民主法治、公平正义,提倡诚信友爱、团结互助,注重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志愿服务倡导的“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精神,体现了人与人之间互相关爱、人与社会之间相互融合、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两者在本质要求上有共同之处,也可以说志愿精神反映了建设和谐社会的核心价值。大学生是祖国的未来,是民族振兴的希望,引领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核心价值观至关重要。在大学阶段参与过民防志愿服

7、务的学生,通过民防志愿服务,不仅丰富了大学生活,拥有更多的经历和收获;还提升大学生的社会服务意识、个人素质修养,增强自己对他人的关爱之心和奉献精神;锻炼提高了沟通合作能力和管理领导能力。另一方面,大学生民防志愿者通过志愿服务引导人们要具备对公众生命安全负责的责任心,增强整个社会“平时和谐、战时团结”的精神,让整个社会更有凝聚力。 4.增强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大学时期是大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重要时期。大学不仅仅要传授文化知识,更要让大学生学会思考毕业后如何为社会创造财富,为社会进入作出贡献。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不是与生俱来的,更不是那种依靠父母家庭,仅靠单纯的爱心和一味地对社会索取就能

8、培养出来的。组织大学生参与民防志愿活动就是培养大学生社会责任感行之有效的方法。通过参与民防志愿活动,不仅提高了大学生志愿者的思想素质、心理素质,还充分锻炼了思维能力、表达能力、动手能力、社会适应能力、组织协调能力等综合素质,使得大学生能够学会把个人命运与国家民族甚至人类的整体命运相连接,培养他们乐于奉献的精神,从而提升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并使得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由表及里,促进大学生不断成长。 5.大学服务社会的重要体现 高校作为高层次人才培养的重要阵地,在整个社会结构中处于一种特殊的地位。服务国家、服务社会、服务人民,是高校的重要使命。高校应当利用人才、设备、信息等资源,直接为国家民防事业发展,

9、普及民防教育等提供服务,这是高校融入社会,发挥人才资源优势,做到人尽其才、物尽其用的进一步体现。高校可以充分利用自身学科和科研的科研优势,在民防器材改进、民防培训等领域发挥作用,同时也为自身的发展赢得更为广阔的空间。 3.坚持培训,提高志愿服务能力 民防志愿者队伍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建在平时,用在战时和急时。要使大学生民防志愿者队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必须在平时开展好活动,搞好民防知识、技能培训和预案演练。培训和演练是志愿者全面提高技能的过程,可以进一步锻炼队伍,增强队伍凝聚力、协作力和整体实战能力。要通过培训,提高志愿服务能力,使得大学生民防志愿者明确职责,理解任务,知道战时应战,平时服务、急时

10、应急时都应该干什么、谁来干、怎么干,确保一旦发生灾害突发事件,作为大学生首先可以迅速投入到校园紧急救援当中,做好自救与互救,在此基础上,能够配合其他社会救援力量,有力有序有效的开展抢险救灾活动。 4.健全大学生民防志愿者服务激励机制 美国哈佛大学教授詹姆斯经过多年研究得出结论如果没有激励,一个人的能力发挥将近有百分之二十到百分之三十;如果适当激励,将通过自身努力使能力发挥至百分之八十到百分之九十。因此,要在民防志愿者队伍的建设过程中激发大学生的热情,使他们在志愿服务中感受到乐趣,就需要建立起人性化的激励机制,使他们的需求能够在参与志愿服务的过程中得以实现和满足,同时也能在激励中提高工作效率,达

11、到双赢的效果。 对于大学生民防志愿者的激励,可以分为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两种方式。要从长远发展来看,更倾向于精神激励为主、物质激励为辅的激励机制。如高校、民防部门等政府相关部门根据大学生参与民防志愿服务的绩效和评价结果进行评比,并授予荣誉,“优秀志愿者”“星级志愿者”等。 五、结论 结合高校特色,培养一批大学生民防志愿者,在大学校园内组建一支能打硬仗的大学生民防志愿者队伍,必将在校园紧急救援体系中发挥积极作用,是民防进校园的具体举措,是民防事业深化改革、高效发展重要方面。通过构建高校民防志愿者队伍,对大学生进行民防教育,激发了大学生服务社会的意识,强化了道德认同感、社会责任感、完善了人格,促进了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加强大学生民防志愿者队伍建设,为民防教育在高校乃至社会的普及指明了新思路,开创了民防工作新局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