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导学生进行科学探究 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doc

上传人:3d66 文档编号:1826564 上传时间:2019-01-10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5.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引导学生进行科学探究 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引导学生进行科学探究 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引导学生进行科学探究 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引导学生进行科学探究 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引导学生进行科学探究 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doc(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引导学生进行科学探究 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中国分类号:G301 科学(36年级)课程标准(实验稿)明确指出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是学生学习科学的主要途径。因此,小学科学课教学应以探究为基础,使学生通过学习和探究活动学到科学知识,训练和掌握科学探究方法,体验学习科学的乐趣,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一、引导学生经历科学探究活动,激发探究兴趣,培养探究能力 1、联系生活,以问题为动力,激发探究欲望 心理学家认为,学习是一个主动的过程。对学生的学习内因最好的激发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兴趣是学习动机中表现最活跃、最现实的因素。在科学课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根据学生的特点和教材内

2、容,创设丰富的教学情境。引导学生在具体情境中发现感兴趣的问题,激发学生的探究动机。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不难听到孩子们这样的提问:人为什么要吃东西?为什么冰棍也会冒出热气?.这些为什么有的显得那样的幼稚可笑,然而它们却是孩子们求知的不竭动力。在教学中,经常通过对各种生活现象的演示,引发学生重发旧问。有了这些他们很早就想了解,但又一直未能如愿的问题,学生必然会迸发出强烈的求知欲望和迫不及待的探索热情。比如,在教学热气球上升的秘密一课时,在学习热空气上升时,用点燃的酒精灯和纸蛇演示了生活中炉火上方晾晒的手帕不断飘动的生活现象,一下子激起了学生对生活的回忆。许多学生都急切地发出犹问已久的问题:为什么火炉上

3、方的手帕会不断飘动呢?是什么使手帕不断飘动的呢?.同学们带着自己急于了解的问题,一个个积极主动,跃跃欲试,去寻求科学的真实性。 2、注入探究活力 在科学课教学中,探究性活动很多。学生有了探究的欲望时,教师要及时引导和鼓励学生去探究、去思考、去发现、去创造,这种引导和鼓励无疑为学生深入地探究注入了活力。同时对学生在探究过程中的创新火花要及时给予肯定;并且也要尊重学生的不同意见,以保护学生的上进心和探索精神。另外,还允许学生在探究活动出现失败。因为探究是一种探索性活动,走的并不一定是别人走过的路,它往往有一定的风险,对此,教师首先要肯定其探究精神,然后与学生一起找一找失败的原因,再鼓励学生尝试进行

4、新的探索。 3、留有参与空间,让学生有探究的机会,培养探究的能动性 在科学课的学习中,学生拥有时间才能拥有学习的主动权。由于受到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为了完成一节课的教学任务,教师往往讲得多,学生听得多。即便是在带领学生做科学实验也会因为时间不足或多或少的受到影响,出现所谓的虎头蛇尾现象。学生没有足够的时间思考、讨论、实验、观察,各种能力怎么能得到有效的培养?这就要求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把时间、空间最大限度地留给学生,对教学过程进行弹性化的设计,让学生亲身经历科学探究的活动,引导学生充分地自主地进行探究学习的各项活动,切实让学生在课堂上动起来。 二、重视实践,训练学生学习和掌握一些基本的科学探究

5、方法,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实践,是一种手脑并用的操作活动。科学课所特有的学科特点为学生的动手实践创造了有利条件。因为,各种自然科学观点及其发展变化的规律大多是学生在进行实验操作的实践活动中发现和认识的。因此,在科学课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创造一切有利条件,善于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引导学生充分地动眼、动手、动脑、动口,按一定的要求对研究客体,包括实物、标本、模型以及有关的实验情况进行认真、细致的观察,进行实验和操作,使学生获得更直接、更清晰、印象更新的认识。同时,在这个过程中,通过训练而掌握了一定的科学探究方法,为学生以后进一步的学习、工作、研究,乃至创造发明等打好不可缺少的科学素养基础。 1、从具

6、体的认识活动来说,训练学生观察、思考、实验等三种基本的科学探究方法。如在观察方面,训练学生观察各种自然事物、自然现象的观察方法,包括明确观察目的,把握观察重点,有计划、有步骤地按顺序观察、多角度观察,边观察边思考、边观察边研讨、边观察边记录等。在思考方面,训练学生比较、分类、概括、归纳、综合等基本的思维方法;训练学生先思后说、先想后做等良好的思考习惯。在实验方面,训练学生认识和使用一些简单的仪器,学习初步的设计实验的方法,会做一些基本的分组实验,包括训练性实验、验证性实验、探索性实验和测定性实验等,从而培养学生认真细致的科学态度,掌握基本的科学方法。 2、从基本的认识过程来说,教给学生发现问题

7、-作出假设-实验验证-得出结论的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以学生的学为重心组织教学活动,在学生的做字上下功夫,对学生进行科学认识程序的训练。如面对某一具体的认识对象,采用什么方法去认识;如果用实验的方法,则应该怎样设计实验,如何在实验中找出有用的事实材料;面对大量的事实材料,如何进行整理,又如何找出事实材料之间的相互关系和规律等等。 三、指导学生质疑与再探究,促进学生自主发展,拓宽探究空间 科学课堂教学的时间和空间是有限的,它研究的自然事物也是有限的,而小学生对科学的探索是无止境的。在开展探究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转变观念,课内课外的相互结合,课后不断延伸,不仅使学生探究科学的积极性得到了保护,同时又

8、培养了学生良好的科学素质和探究习惯,调动了学生探究知识的积极性。在学生已理解了一定的科学概念,掌握了一定的科学研究方法之后,要十分重视引导学生灵活地应用已有的知识与技能,去进行一些新的或较深层次的探索,这是学生从学习知识到灵活应用知识的一个深化过程,一个知识有效迁移的过程,更是思维与能力的重要表现。这就要求教师不要以原有的课堂教学模式来束缚学生的学习活动,要改变封闭的课堂为开放的课堂,打破教材中教学内容的界限,打破课堂40分钟的限制,打破教室、实验室的狭小空间,走进生活,走进广大的自然界中,去发现科学,在课后去完成由于课堂教学的时间有限,不可能在40分钟的课堂内完成的内容。如土壤与植物单元中的植物与土壤,学生不可能在40分钟内观察到不同的土壤中植物从小到大的生长过程,这就需要把课内观察的内容延伸到课外进行。课内课外的相互结合,课后不断延伸,不仅使学生探究科学的积极性得到了保护,同时又培养了学生良好的科学素质和探究习惯,调动了学生探究知识的积极性,培养了学生的探究能力。 总之,小学科学课是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主阵地,我们要在科学课教学中更好地引导学生学习、探究、实践、创新,让探究成为学生学习科学的自我需要,使学生积极参与到科学探究活动中去,保持他们对自然界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掌握科学的探究方法,全面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培养他们的探究能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