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实现数学课堂教学的高效.doc

上传人:3d66 文档编号:1827368 上传时间:2019-01-10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如何实现数学课堂教学的高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如何实现数学课堂教学的高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如何实现数学课堂教学的高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如何实现数学课堂教学的高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如何实现数学课堂教学的高效.doc(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如何实现数学课堂教学的高效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指出尊重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和教育规律,使学生生动活泼、积极主动地得到发展。江泽民同志要求“每个学校都要爱护和培养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帮助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保护学生的探索精神,创新思维,营造崇尚真知,追求真理的氛围,为学生的禀赋和潜能的充分开发,创造一种宽松的环境。” 我们面对有生命、有感情、有思想、有认识的学生,平等、和谐、积极向上的课堂文化,会让他们身心放松,热情高涨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之中,会引领他们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积极交流,在朴素的数学知识技能中,感受数学美,用数学本身的魅力来唤起学生对数学的热情,让

2、学生在清新的感知活动中掌握知识,在活跃的思维过程中,学习方法,真正领略到数学知识的精彩、美妙和趣味。 本学期我校开始尝试对课堂教学模式进行改革,在学校开展的“玉德文化”建设的基础上实现情智共生课堂,落实“五?三”要求。 1课前准备充分是高效课堂的前提 教师教学离不开教材,为了让我们的学生在课堂上吸取更多的知识,我的建议是教师要合理利用教材。 “用字母表示数”这节课,是苏科版七年级上册第三章代数式的章节起始课,知识看似浅显,平淡,却在小学数学与初中代数之间起着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从具体的数到用字母表示数,是学生认识过程上的一次飞跃,将为后继学习代数式、方程、函数等相关知识起到铺垫作用,将使学生进

3、一步感受到符号化的数学思想。书的导入有点难,所以课堂上我直接创设具体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再思考变化规律,让学生经历由易到难的学习过程,从而达到让学生体会到用字母或含有字母的式子进行描述的优势。这些教师在备课中要能体现出,还有就是对所教学生要了解,备教材更要备学生,只有在准备充分的前提下我才能更好的把握课堂。 2课堂教学是实现高效课堂的根据地 2.1观察生活现象,积累数学知识激发学习兴趣 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处处存在着数学思想。密切联系学生生活实际来学习数学,不仅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其得到良好的情感体验,而且有利于对数的意义的理解。因此教者要善于引导学生去捕捉“生活现象”,采撷数学实例,以达

4、到积累生活中的数学知识的目的。让学生观察生活中的数学,既可积累数学知识,也是培养学生学习数学兴趣的最佳途径。 2.2善于创设生活情境,让学生在现实情境中感受数学 创设与学生生活环境、知识背景密切相关的,又使学生感兴趣的学习情境,引导他们去观察、操作、猜测、交流、反思,使他们逐步体会数学知识的产生、形成与发展的过程,感受数学的力量,有利于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如“在解决利润问题时,我就现场模拟买卖游戏,让学生在这个活动中体会问题中的什么是售价、进价、利润以及利润率”,由于买卖问题来源于现实生活,学生从中可以看到,现实生活和数学知识确实息息相关,两者之间是一座相通的桥梁。 2.3创设有效活动

5、,让学生在合作交流中体验成功 在数学生活化的学习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作广泛沟通,会使学生“领悟”出数学源于生活,又用于生活,数学有很强的应用价值这个重要道理。众所周知,从生活实践中培养创新能力这一点上,美国“木匠教学法”很成功。“木匠教学法”的核心就是注重知识来源于生活,让学生在实践中获取知识,让学生自我发现问题和自我解决问题,充分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3情智共生课堂是实现高效的保证 不论什么样的数学课堂,它的终极目标都是“高效”,向“45分钟要质量”,让课堂教学有实效、达高效,应是我们一直的追求。我校总结出来“五?三”要求教学模式,数学高效课堂的更多地体现了情智共生的理念和思路。大致有

6、以下三个环节 3.1问题的探讨、交流环节 我们注重创设鲜活的、有意义的和有挑战性的数学问题情境,积极引导学生自主探究。以问题激情、激趣和激思。教师主动深入到学生中去,了解学情,以便以学定教,顺学而教。 3.2教师点拨与分析环节 教师引导学生整理和回顾,形成一定的知识体系,获得数学思想方法,积累活动经验,将问题这个生长点得到了延续。 3.3当堂检测与评估环节 我们要求教师紧扣目标设计练习,让学生逐步理解和初步运用新知识,练习设计有目的性、针对性和层次性,练后即评,及时调控。在练习的过程中,及时对学困生释疑解难。 在实际教学中,我们可以根据不同的课型灵活调整,以达到情智共生、有效高效的课堂目标。

7、4课后反思是情智共生课堂的延续 叶澜教授曾说“一个教师写一辈子的教案不一定成为名师,如果一个教师写三年反思有可能成为名师。”“教无定法,教学是一门遗憾的艺术”。 尽管是课前做了十分充分的准备,但一节课下来我们常常会感叹讲的和备的完全不是一回事。所以我们自己每上一节课,对自身在课堂中的教育教学行为及其潜在的教育观念要重新认识。深入的剖析、反思,找出有规律的东西,在不断“反思”中学习。我们的教学始终是为学生服务的,教师在反思时,应当站在学生的角度,审视学生在课堂学习活动中的困惑与问题,或在某一个教学环节中的奇思妙想、创新见解,记录下这样的教学资源,有利于我们在今后的教学中更加贴近学生的实际,进一步促进课堂教学高效性。 我们行走在追寻情智共生课堂的道路上,行走在追求实效高效的道路上,以教师的情智激发学生的情智,以数学学科特有的魅力培养学生对数学的热爱,引领学生经历情感与智慧发展的全过程,让智慧的光芒照亮数学课堂,让数学课堂焕发生机和活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