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迁移理论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运用.doc

上传人:3d66 文档编号:1828022 上传时间:2019-01-10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习迁移理论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运用.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学习迁移理论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运用.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学习迁移理论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运用.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学习迁移理论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运用.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习迁移理论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运用.doc(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学习迁移理论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运用 学习迁移既是影响教学效率的重要因素,也是培养学生综合素养的重要途径。在高中物理教学中,教师应有意识地运用学习迁移理论,提高教学效率,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 一、学习迁移理论概述 1.什么是学习迁移理论。学习迁移,是指一种情境下知识、方法等的学习,对另一种情境下知识、方法等的学习产生的影响。学习迁移的发生与两情境的相似度有关,相似度高有利于学习迁移的发生,相似度低则不利于学习迁移的发生。学习迁移既可以在知识、技能等领域发生,也可以在态度、习惯等领域发生;学习迁移的的发生既可以顺向进行,也可以逆向进行;学习迁移既可以只在特定范围内发生,也可以在广泛范围内发生;学习

2、迁移既有正迁移,也有负迁移。 2.学习迁移理论的分类。按迁移效果分类,学习迁移可以分为正迁移和负迁移两种。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产生积极地作用,称为正迁移;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产生消极的作用,称为负迁移。正迁移有利于学生的学习,负迁移则不利于学生的学习。 3.学习迁移理论的意义。中国古代大教育家孔子曾说过“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可见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在学习中的重要性。学习迁移是解决问题、创新创造不可缺少的能力,有助于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类比、概括,形成系统性的知识结构,有助于学生将理论知识转化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因此,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技能,解决类似问题,培养学生的迁移能力,是提高

3、学生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综合素养的重要途径,是现代社会人才培养的重要目标。 二、高中物理教学中影响迁移的主要因素 1.物理前概念方面。前概念是指没有经过专门学习,在日常生活中通过与其他人交往所形成的概念。学生在接受正式教育前所形成的认识,既有正确的、科学的,也有错误的、片面的。学生在接受高中物理教育时,免不了会受到前概念的影响。例如,在学习摩擦力知识前,一些学生会认为物体只有在运动时才会产生摩擦力,静止时则没有摩擦力。又如,在学习运动前,一些学生通常会认为存在绝对的静止。这些就是物理学习时的前概念。 2.数学学习方面。物理学与数学的研究对象虽然不同,但二者所采用的方式方法却有很多相同之处。从物理

4、学角度来说,数学是物理学的一门基础科学,为物理学的研究提供了强有力的工具。二者存在着紧密的联系,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必然会影响到对物理的学习。 三、运用学习迁移理论促进高中物理学习中正迁移的发生1.物理前概念方面。高中物理对很多学生来说存在一定难度,经常听到学生抱怨说“太难学了”。在教学活动中,通过物理前概念的运用,促进知识的正迁移,有助于这种问题的解决。在授课时,教师应根据学习迁移理论,有意识地联系生活,将学生从日常生活中得来的正确、科学的认识,迁移到物理教学中来。这样,既降低了学习难度,也有助于学生认识到物理知识的实用性,从而提高学习物理的积极性。例如,在进行摩擦知识的授课时,可以向学生提问寒

5、冷的冬天,人们为什么喜欢搓手?接下来,可以让学生亲自搓手,体验摩擦带来的变化。 2.数学学习方面。数学与物理学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二者的相关性非常高。在高中物理教学中,教师应有意识地促进数学知识在物理教学中的正迁移,以优化物理教学。例如,物理学中的不少定义是用数学方法进行表述的,如动量p=mv、速度v=s/t等,教师在讲解时,应合理恰当地融入数学知识,促进数学知识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正迁移。又如,很多物理实验为了提高结果的精确性,都会遇到误差分析的问题,这离不开数学中的误差分析知识。在实验开始前,教师可先对误差分析法进行专门讲解,以促进数学学习在物理教学中的正迁移,提高教学效率。 四、运用学习迁

6、移理论防止高中物理学习中负迁移的发生 1.物理前概念方面。学生在接受正式教育前,从日常生活中得到的认识,有很多是片面的、不科学的,甚至是错误的。在教学中,教师要有意识地预防物理前概念在高中物理学习中负迁移的发生。实际教学活动中,教师可以有意识地引导学生通过一定的方式思考、发现物理前概念中的错误和不合理之处。教师也可以通过实验来改变学生的错误认识,减少前概念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负迁移。例如,可以通过称量来改变“一斤铁比一斤棉花重”的错误认识,防止物理前概念的负迁移在物理教学中产生的消极影响。 2.数学学习方面。在高中物理的学习中,有很多学生会忽略物理规律的适用条件,而将其纯数学化,有的学生会将物理公式当成纯数学公式。例如,在欧姆定律公式R=U/I中,有的学生想当然地认为,R与U是正比关系,R与I是反比关系等。这种情况下,教师要让学生明白,R与比值中的各量没有关系,而是由事物本身的属性决定的。在高中物理教学中,教师应有意识地运用学习迁移理论,减少高中物理学习中负迁移的发生。 五、结束语 本文在分析了学习迁移理论的基础上,从正迁移、负迁移两方面对学习迁移理论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运用作了简要论述,希望能对本学科的教学有所帮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