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长制在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中的实践研究.doc

上传人:3d66 文档编号:1828332 上传时间:2019-01-10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2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长制在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中的实践研究.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学长制在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中的实践研究.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学长制在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中的实践研究.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学长制在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中的实践研究.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长制在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中的实践研究.doc(1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学长制在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中的实践研究 “学长制”作为大学生教育管理的有效模式之一,近年来备受高校学生管理部门、学生思政工作者关注。本文从学长制的基本内涵、实施的必要性、实施具体步骤、存在的问题等方面进行分析,力求为在高职学院的学生管理中推行学长制,进一步提高学生管理的效率和水平,作出有益探索。 学长制;高职院校;学生管理 伴随我国高校扩招,高职学生人数迅速增长,高职院校教师、管理人员资源相对缺乏,这些现状使学校的学生管理工作面临新挑战。目前在高校如果有一支训练有素的队伍来参与辅助院系、辅导员、班主任进行学生管理工作,帮助新生尽快适应大学生活,转变学习方式,关注学生心理健康交流等,将会为整体

2、促进高职院校学风、校风、内涵建设助一臂之力。“学长制”作为一种促进学校和学生发展的新生事物应运而生,为提高学生管理的效率和水平高校学生管理工作创新、提做出了有益探索。 一、学长制的内涵 “学长制”一词最早出现于15世纪的英国伊顿公学。日本早稻田大学还将其作为一种学校的领导机制。随后,学长制度在欧美高校逐渐流行,美国高校如哈佛大学学长辅导制度的理念就是帮助指导新生面对大学挑战,适应大学生活,同时为学长提供提高领导能力的机会。 高校“学长制”,作为一种学生自主管理模式,是指在高校中,从高年级精选综合素质较高的优秀学生加以培训后,让他们以辅助辅导员、班主任的身份参与学生管理,对新生在学校适应、学习方

3、法交流、心理疏导、在校日常事务咨询等方面实现平等互助、沟通与交流,增强与新生之间的良性互动,有利于加强对新生的教育与管理管理。通过帮扶,帮助他们克服心理障碍,协调人际关系,解决生活困难、进行学习方法指导等,以便他们能尽早适应大学生活的一种学生自主管理模式。 二、高职院校推行学长制的必要性 (一)高等教育扩招、学生管理工作的需要 由于高校扩招,我国高职教育进入跨越式发展阶段。近年来高职院校学生人数增长迅速,跨越式发展使高职院校机遇与挑战同在。目前在这种大背景下高职院校中存在的较为突出的问题是师资力量相对以前来说比较紧缺。一方面,学校原有的学生管理队伍严重不足,一名辅导员带400名学生甚至500名

4、学生是很多院校的普遍现象;另一方面,由于社会转型期的发展、改革的进一步深入,社会、家庭、学校等整体大环境的影响,在学生群体中也不同程度的出现了很多新问题。如学生的思想开始多元化、情感困惑、心理健康、贫富差距、抗压能力薄弱等等问题的凸显,这一切都迫切要求学校和学生管理工作者转变思路,创新学生管理工作的模式和途径,提高学生管理体制的效率,而学长制的实行就使得管理工作者和学生之间架起了一座沟通的桥梁,及时掌握学生的家庭情况、心理状况、学习和情感方面的种种困惑,在实际管理工作中提高了教育工作的效率,增强了师生之间的有效沟通,真正做到可以及时发现和解决学生需要关注的诸多问题。 (二)深化职业教育理念的需

5、要 首先,学长制利于新生平稳入校。有的学生因为进入理想大学、有爱好的专业而兴奋不已;有的学生因为考试失利、专业陌生、院校没有达到自己的心理预期等情况而过分焦虑。这种情况在每年的大一新生中表现得非常明显。此时如果有学长满怀热忱的对学校生活情况作具体介绍,包括对专业方面的答疑解惑,可以去除存在新生心头的疑虑感,消除新生对新环境的恐惧和不适,更容易放下包袱、打开心扉迎接新生活。其次,学长制有利于帮助引导新生快速融入大学生活。新生进入高职院校后,面临心理、经济、情感、学习的诸多变化和重新转换和调整。辅导员和班主任数量和精力有限,在实际工作中不可能面面俱到,全面满足每个学生的不同需求,而此时借助于学长的

6、辅助管理将会有效缓解学校学生工作者的压力。学长因为有过一两年学校生活的经历,他们可以结合自身的学习和生活经验,现身说法,给新生具体答疑解惑,并及时发现和帮助新生克服学习、生活上的困难,及时疏通新生群体中普遍存在的一些心理问题,有利于新生尽快缩短过渡时期,快速适应大学新环境。再次,学长制有利于深化职业教育理念。高等职业教育与普通高等教育相比还有较大的差异性。在整个培养过程中,高职教育比较注重职业技能的培养。在专业课程的课堂学习基础上,新生大多能具体了解自己所学专业的概况、前景以及今后就业的主要方向,但是在具体的专业学习过程中有哪些需要注意的学习方法、如何平衡理论和实践的学习时间、在实习实训课程方

7、面有哪些技巧、今后从事本专业需要具备哪些职业技能证书等方面,学长都能够将自己对专业的了解和在校学习的经验分享给新生,有利于坚定新生学习技能的信心和意志。 (三)高年级学生增强自我价值、自我认同、自我提升的需要 新生在学长的帮助和引导下,能尽快适应大学环境里的学习、生活和工作,而学长自己本身也是学生,在通过指导和帮助低年级同学解决各种困惑和问题的过程中,能够提高辨别问题的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题的能力,以及创新能力、交际能力、适应能力、协调能力、合作能力等,从而达到全面提高自身综合素质的作用。他们通过在学长制管理的实践中,既丰富了自身的工作经历,提高了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又进一步开拓了视野。

8、将来当他们走上社会,这份工作经历和在实践中积累的工作经验可以帮助他们更快地融入社会,实现自身价值。除此之外,高年级学生在当了学长后,为了提高自身的威信,往往更加注重自身形象,能够更加严于律己,在自己的班级里也能更加努力地学习,并主动参与校内外的各项活动,有利于其自身良好习惯的形成。为其走上社会做好相应的铺垫。 三、学长制在高职院校中具体实施方法 (一)制订学长制实施条例 完善的学长制实施条例是学长制赖以推行的基础和准绳,是保证学长制顺利、有效地推行的前提。 (二)实行学长聘任制 学长实行院系内的聘任制,任聘期为12个学期,聘任对象为政治觉悟高、成绩优秀、有一定工作经验的高年级学生。聘任具体程序

9、每年开学前两周内,全院(系)公开招聘学长;高年级学生提出申请;院系学生工作部门负责组织对拟申报学长的学生进行公开答辩;确定候选人并张榜公布以征求意见;给确定的学长颁发聘书,以示荣誉和责任。 (三)明确学长职责 学长的主要职责为协助辅导员、班主任及时、准确传达院系各种针对新生的通知,配合学生管理工作者完成有关新生的各项事务性工作;及时了解新生在学习、生活、思想、心理等方面的最新动态,并就学生群体中存在的共性问题和特殊情况及时向学生管理工作者反馈,并做好新生共性问题的疏导、协调和解决,配合学生管理工作者争取将学生群体中存在的特殊问题消灭在萌芽状态;引导新生顺利完成大学生活的适应和融入,协助辅导员、

10、班主任考察、选拔班级干部,帮助班干部建立班级各项组织制度,指导新生班级开展班级日常工作。 (四)学长工作的考评与奖惩 为确保学长的工作效率、工作态度和工作业绩,帮助学长明确自身职责,需要对学长定期考核。考核工作由学长所在的院系组织完成,通过每月召开学长例会制度,及时了解学长工作情况,对学长的工作进行每学期一考核。考核指标体系中包括自我评价、学生投票、学生工作者评议、院系意见等几项指标,考核等级分为优秀、良好、合格、不合格。通过院系考核的学长,可根据考核等级来参与评定相关的评优评奖、推优入党等工作。考核不合格的学生,要找出原因,并根据情况给予区别对待,指导方法不恰当的学生要给予一定的指导和培训,

11、然后再提供机会上岗,对于没有热情和意愿继续工作的学生给予解聘。 四、学长制在实施过程中有待完善的问题 (一)配备比例不合理 这种不合理主要表现在学长所负责的新生在专业、寝室、人数比例上。如有的院系选拔的学长人数有限,不能满足新生的需要。在实际操作中,学长由于指导和帮扶的新生人数过多,精力过于分散,在工作中往往容易出现管理疏漏的地方;还有的院系因为某些专业选拔的学长不够,需要从其他专业挑选学长来辅助进行管理,这种跨专业帮带增加了学长的压力,增大了工作的难度。 (二)辅导员、班主任、学生管理工作者对学长支持力度欠缺 学长本身也是在校学生,学生管理工作缺乏经验,在工作中需要不断接受来自专业管理工作人

12、员的指导和培训。但是在实际工作中,对学长大多“重使用轻培养”,一些辅导员、班主任、学生管理工作者对学长的工作能力过于自信,放手让他们独立开展工作,等到他们在工作中出现了问题才会反思忽略了对他们工作的帮助和指导。另外,在对学长的培训和引导工作上,还存在实效性和可持续性做得不够等问题;缺乏与学长的适时沟通、经常性鼓励和引导学长进工作总结和反思,往往使学长感到工作动力不足,信心不够;在实践中缺少对学长进行有效的监督和管理等。 (三)部分学长对学弟、学妹的帮扶不深入,呈现表面化倾向 由于学长都是高年级同学,学习、工作任务繁重,很多时候无暇顾及所帮扶的学弟学妹,只能停留于传达院系、班级的一些具体事务的通

13、知和一些活动的组织,很少有时间主动与低年级学生交心谈心,了解他们内心的苦闷和帮助低年级学生解决深层次的思想实际问题,无法满足、解决现代职业教育管理中的矛盾和需求。 (四)学长在汇报工作中只报喜不报忧 学长有职责定期向辅导员、班主任如实汇报低年级学生的心理活动、生活状况、情感挫折、思想问题、学习状况等,以有利于辅导员、班主任有效掌握信息,更有针对性地解决问题。但因学长的工作考评等因素,学长在汇报工作时往往只报喜不报忧,造成学生管理工作者无法如实、及时、全盘了解学生们的思想、学习、精神状态等动态性信息。 五、对完善学长制的几点建议 (一)学长与所辅导的新生要合理搭配 各院系可成立新生班级学长辅导小

14、组,根据新生班级人数比例,每个班级拟配备34名学长。学长辅助班主任、辅导员、学生管理工作者完成新生入学系列教育,包括专业介绍、学校、班级规章制度学习、新生军训前动员等,指导新生结合自身具体实际情况制定学习、生活上的阶段性目标和计划,进行专业学习方法交流,使新生快速适应大学阶段学习,尽快融入大学生活环境。另外,学长与新生帮扶过程中应遵循几个原则同专业原则。专业相同,有利于帮助新生尽快了解和熟悉专业,培养专业兴趣,指导专业学习方法。跨专业帮带增大了学长的压力和工作难度,分散了学长的精力,不利于学长工作的开展。如果确实没有相同专业的学长,则辅导的学生人数要酌情减少。不同寝室原则。尽量使同一学长所帮带

15、新生分布在不同寝室,防止新生出现行为从众或关系从众,导致在某些问题的处理上出现抱团现象,不利于学长工作的顺利开展;有意识规避老乡、亲戚关系。在工作中,如有老乡、亲戚关系的牵绊和束缚,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学长对具体事情处理的客观性,尤其是在一些关系到利益方面问题的处理上,如奖学金、助学金的评选等。无形中会增加工作的难度和压力。 (二)做好学长的指导、培训与交流工作 尽管学长制的实施是从高年级学生中选出的优秀者,素质较为全面,但从事大学新生教育管理工作,对他们来说是一个全新的领域,无论在思想认识和政治理论水平上,还是工作能力和工作经验上,他们都存在一定的差距和欠缺,因此必须对他们进行切实有效指导、交

16、流与培训。在具体实践过程中,辅导员、班主任和学生管理工作者要重视对学长的帮助、指导,尤其要加强在交流沟通、问题处理、工作方法与技巧等方面的培训,对他们平时工作中出现的问题要及时给予指导性建议,鼓励他们在工作中要善于总结和反思,不断注重工作方式、方法的创新,以促使他们尽快成长与进步。 (三)加强考核和督促 在实际工作中,要依据制订的学长管理考核制度,加强对学长的严格考核,做到奖惩分明。通过试用期、任中、期满多阶段考核,对于考核合格的学长,给予一定的物质和精神奖励,并鼓励、引导其不断总结经验教训,在今后的工作中提供机会对他们的成功经验加以进一步的推广和运用,考核不合格者,视其工作态度、工作方法、工作效率、工作能力等方面由管理者提出批评、整改意见并根据一段时间的表现来决定是否给予撤换。同时学生管理者要要定期检查、跟进学长工作,详细了解各阶段工作的开展,加强工作督促。同时针对在工作中遇到的具体问题,要及时与学长沟通、探讨有效工作方案,以便于进一步深入推动工作进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