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提高初中历史教学效果的几点思考.doc

上传人:3d66 文档编号:1829132 上传时间:2019-01-10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对提高初中历史教学效果的几点思考.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对提高初中历史教学效果的几点思考.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对提高初中历史教学效果的几点思考.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对提高初中历史教学效果的几点思考.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对提高初中历史教学效果的几点思考.doc(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对提高初中历史教学效果的几点思考 初中历史课的教学效果对于提高中学生的人文素质起到非常关键的作用。本文笔者从教学目标出发,通过探讨历史课教学中的“新颖导入法”和“合作教学法”,对提高初中历史的教学效果进行了有意义的思考。 一、 明确教学目标是提高初中历史课教学质量的前提 教学目标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前提,是课堂教学的灵魂和指南。因为它规定了整堂课的目标,对课堂教学至始至终起着导向作用。教学目标对教与学都是具有重要意义的,对教师来说,教学目标具有“导教”的功能,对学生来说,教学目标具有“导学”的功能。教学目标的科学性决定着课堂教学的效率、质量和水平。 教学目标制定了,但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最容易忽视。

2、大部分教师在备课时,都很难做到去深入研究每一课的教学目标,或者并没有完全理解教学目标的真正含义。有很多老师将教学目标表述成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空话和套话,缺少针对性和具体性,没有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过于空洞和宽泛,缺乏可操作性。或者有些教师虽然制定了教学目标,但是与他的教学实际脱节,并没有用教学目标来指导他的教学。比如有些老师在他的教案中制定了通过小组合作探究某某问题,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合作精神这样的教学目标,但在整个实际教学过程中并没有看到他把学生分成小组,也没有开展任何活动,自然这样的教学目标是不能实现的。 笔者认为教学目标的制定应该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根据学生的水平从实际出发,制定合理

3、科学的教学目标,注意避免教学目标设计得过高,在教学过程中无法实施。第二,从整体目标出发,实现目标的完整性。教学目标是教学的归宿,它是教学的灵魂和指南,支配着教学的全过程,并规定教与学的方向。因此,准确全面地理解教学目标的真正含义,是提高课堂教学实效的根本保证。第三,从教材内容出发,不能天马行空完全脱离课本内容,避免教学目标设计的盲目性和随意性。 二、新颖的导入设计是激发学习兴趣的保证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其实课堂教学也一样,好的开头会起到一锤定音的作用,会像磁石一样迅速吸引住学生。中学生有强烈的好奇心,提出疑问、设置悬念导入新课,可以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特别是在初中历史教学中,是很容易设

4、置悬念的。响鼓还需重槌敲,如果说一节课是响鼓,那么新课导入则是重槌的第一槌,一定要激越浑厚,槌槌击到学生的心扉上。让学生的思维在碰撞中产生智慧的火花,提起学习的兴趣,消除延续的思维干扰,把学生的注意力迅速集中起来,兴致勃勃地投入新的学习情境中去,从而提高学习效率。能够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比如在学习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时,笔者是通过出示祖国江山一片红邮票的图片,并设置悬念来导入新课的。这张邮票于1968年11月25日邮票首先在北京发行,发行时间不到半天便急令全国各地邮局停售,邮票要全数退回。但已有个别邮局提前售出了这枚邮票,致使有少量邮票流出。“一片红”发行存世数量少,成为新中国邮票中著名的珍邮

5、,并名列世界珍邮之中。为什么国家要停止销售这张邮票?提出这个问题让学生去思考,这样学生就带着这个悬念进入课堂,全身心的投入到本节课中去。 三、师生合作是提高初中历史教学效果的可靠保证 师生合作关系的内涵与建构目的师生合作是指师生之间彼此配合、互相协作的学习方式。在合作中,教师和学生以完全平等的地位、真诚信赖的态度协同开展教学活动,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独立性。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在教学过程中,笔者有意识有利用合作式教学,使我惊喜的发现课堂教学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以往教室的“鸦雀无声”变成了“畅所欲言,各抒己见”,由以前的“亦步亦趋”变成了“自主探究合作”,学生的个性得到了张扬,积极性得

6、到了空前的提高,教学气氛异常活跃。但教师在“把课堂还给了学生”的时候不能忘记教师的主导作用。教师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点拔者,要使学生自主地、积极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关键在于教师的指导作用的发挥。有些教师盲目认为讲得越少越好,觉得讲多了就会有“满堂灌”之嫌,讲多了就是“填鸭式”,倘若碰到观摩课、示范课、评比课等那更是要多让学生讲,多让学生活动,自己少讲或不讲。更有一些教师为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对学生的合作、探究活动不加任何指导,对存在的问题,也不进行评价反馈,整堂课教师没有起到任何“导”的作用,误认为只要教师不讲或少讲了,学生的主体性就得到了凸现。这种做法是合作式教学的一种误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注意“导”的作用,引导学生的思考,避免学生的讨论脱离课堂教学内容。特别是历史教学中,有很多的历史事件,学生自由讨论的时候很容易会出现天南海北,高谈阔论的现象,遇到这种问题教师要及时制止和引导。 总之,要想提高初中历史教学效果,要把科学的教学目标与新颖的导入设计相结合。要把传统的教学方法与合作探究式的教学方法相结合,只要真正的做到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把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放在教学活动的首位,关注学生的兴趣所在,给予学生充分的自信,生动活泼,寓教于乐。只有如此,初中的历史教学才能达到另人满意的结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