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教育公平要落实义务教育的两个“重中之重”.doc

上传人:3d66 文档编号:1829662 上传时间:2019-01-10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18.5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推进教育公平要落实义务教育的两个“重中之重”.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推进教育公平要落实义务教育的两个“重中之重”.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推进教育公平要落实义务教育的两个“重中之重”.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亲,该文档总共1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推进教育公平要落实义务教育的两个“重中之重”.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推进教育公平要落实义务教育的两个“重中之重”.doc(1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推进教育公平要落实义务教育的两个“重中之重”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以下简称教育规划纲要)明确,义务教育是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提出巩固提高九年义务教育水平的任务;在阐述义务教育发展任务时,把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作为战略性任务,使均衡发展成为义务教育的重中之重。义务教育两个“重中之重”是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和教育规划纲要的重要思想,为未来10年义务教育改革发展指明了方向,确定了目标,明确了任务。 一、义务教育两个“重中之重”是义务教育性质和发展阶段决定的 关于第一个“重中之重”,教育规划纲要明确“义务教育是国家依法统一实施、所有适龄儿童少年必须接受的教育,具有强制

2、性、免费性和普及性,是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既然所有适龄儿童少年都要接受义务教育,那么义务教育就是提升国民素质的基础;既然国家依法统一实施义务教育,那么义务教育就是实现社会公平的起点。义务教育的性质决定了接受义务教育是公民的基本权利,实施义务教育是政府的重要职责,支持义务教育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毫无疑问,义务教育在各级各类教育中占有极其特殊重要的地位。同时,虽然我国义务教育实现了全面普及,但存在着基础薄弱、发展不平衡、质量亟待提高等突出问题,因此义务教育依然是整个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 关于第二个“重中之重”,教育规划纲要明确“均衡发展是义务教育的战略性任务”。在义务教育还没有普及的时候,义务教

3、育的工作重点是实现普及,首先解决法律规定的适龄儿童少年“有学上”的问题。在实现义务教育全面普及之后,义务教育的工作重点是均衡发展,努力让所有的适龄儿童少年都“上好学”。义务教育已经在公共财政的保障下,实行了全面免费。义务教育的性质决定了每一个适龄儿童少年都应该具有平等地享有接受基本相同质量义务教育的权利。义务教育发展阶段决定了必须全力推进均衡发展。 推进均衡发展的任务比起实现普及的任务更艰巨、更复杂,用的时间会更长。当前,区域间、城乡间、学校间不均衡的矛盾依然十分突出,推进区域内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将伴随着缩小学校之间办学水平差异、整体提升教育质量的全过程;推进城乡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将伴随着

4、城乡一体化、逐步缩小城乡差别的全过程;推进区域间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将伴随着解决区域经济社会不平衡问题、提高中西部教育水平的全过程。 二、义务教育的工作思路要符合两个“重中之重”的要求 教育规划纲要提出“到2020年,全面提高普及水平,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基本实现区域内均衡发展,确保适龄儿童少年接受良好义务教育”。义务教育发展目标的确定是由到2020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国家发展目标决定的,是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基本形成学习型社会、进入人力资源强国行列的教育战略目标要求的。全面提高普及水平,就要进一步巩固农村地区普及成果,针对不同地域、不同群体的突出问题,采取专门举措解决特殊困难,提高按时完成率,

5、基本消除辍学现象。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就要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改进教育教学与管理,完善质量评价制度,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建设高水平的教师队伍。基本实现区域内均衡发展,就要统筹区域发展和城乡发展,合理配置义务教育资源,支持欠发达地区,改造薄弱学校,使每一所学校成为合格学校。体现第一个“重中之重”,首先要将义务教育全部纳入公共财政保障范围,完善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扩大保障范围,不断提高保障标准,进一步动员和鼓励社会支持义务教育发展。体现第二个“重中之重”,核心是缩小三大差距:切实缩小校际差距、加快缩小城乡差距、努力缩小区域差距。首先要均衡配置经费投入、教育设施、教师资源等基本办学条件,总体提

6、升义务教育发展水平。需要说明的是,把区域内特别是县域内均衡作为率先实现的目标,是当前义务教育发展的阶段决定的,必须由易到难、循序渐进。需要强调的是,所有的目标都只能是一个阶段性的目标,均衡永远是相对的,随着经济社会和教育的不断发展,会不断提出更高的均衡发展目标。 因此,发展义务教育的总体思路,一是要遵循义务教育法的法律规定。义务教育是政府的法定责任,要在政府领导下推进;坚持国务院领导、省级人民政府统筹规划实施、县级人民政府为主管理的体制,充分发挥省、县两级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二是把合理配置教育资源作为重点。突出义务教育学校的标准化建设、教师资源的配置和流动、校内外优质教育资源的共享,并把

7、合理配置资源的重点放在区域内特别是县域内。三是把提高质量作为根本任务。把素质教育作为战略主题,使义务教育的总体水平在均衡发展的过程中得到提升,特别要发挥义务教育发展水平好的地区、优质教育资源学校的引领作用。四是把解决或缓解义务教育阶段热点、难点问题和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结合起来。认真研究包括城市择校问题、中小学生课业负担过重问题、城镇化过程中进城务工人员子女的教育问题。 义务教育的热点、难点问题有些是教育问题,有些是教育问题和社会问题交织在一起,有些是社会问题在教育中的反映。因此,不能孤立地解决,要把解决难点、热点问题与推进均衡发展的主要措施对应起来,比如:城市择校问题要与区域内教育资源均衡配

8、置对应起来,减轻中小学生过重课业负担问题要与提高教育质量、实施素质教育对应起来,解决好进城务工人员子女教育问题要与合理调整、科学规划学校布局对应起来,要有符合发展阶段的适度目标,量力而行,尽力而为。 三、推动义务教育的两个“重中之重”切实落到实处 在工作机制上,落实教育部与省级人民政府签署的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备忘录,深入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公布签署备忘录的省级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规划和省级义务教育学校建设标准。公布省级规划的县级单位到2020年10年间基本实现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时间表。明确基本均衡的评价标准,以县域内义务教育巩固率、学校达标率、班额、生师比、生均教育经费、生均设备值为基本指标,以

9、县域内学校之间在财政拨款、学校建设、教师配备大致相当为重要标准,以减轻中小学过重课业负担和解决或缓解择校问题为显示度,以民意调查为依据,推动实现县域内义务教育基本均衡。从2012年开始,基本实现均衡发展的县向省督导机构申请验收,省督导机构确认后向国家教育督导团申请认定,国家教育督导团依据基本均衡标准认定验收,向合格者授牌。再干10年,实现教育规划纲要关于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目标。 在工作内容上,要针对问题推进工作,一是着力解决学校布局调整后出现的学生就学路途变远、上下学交通安全存在隐患、寄宿制学校保障跟不上、并入学校“大班额”以及布局调整程序不健全问题;二是着力解决义务教育学校办学条件标准化率低

10、、农村学校建设和薄弱学校改造存在困难问题;三是着力解决县域内校长、教师交流遇到的体制机制障碍问题。 在工作重点上,要转向内涵发展,一是认真组织好义务教育教材修订审查工作,强化育人功能,调整容量与难度,突出各版本特色,实现多样化而非多本化,全面提升教材质量。二是组织实施基础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励工作,评选一批优秀教学成果进行交流推广,引导激励广大教师在教学一线一心一意实践探索,在教书育人上下工夫出成果。三是启动中小学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改革,探索建立包括品德素养、学业水平、身心健康、学习兴趣、学业负担等因素构成的评价指标体系。 在工作重心上,要高度重视并积极解决人民群众关心的重点难点问题。农村留守儿

11、童工作,要针对安全保障、身心健康、行为习惯培养等突出问题,按照“纳入规划、政府主导、多种模式、明确分工、发挥优势、齐抓共管”的思路,建立健全关爱服务体系,尽力满足农村留守儿童上寄宿制学校的需求,保障不能寄宿的农村留守儿童就近上学。随迁子女工作,要针对“两为主”政策还不能全覆盖的问题,深化“两为主”为“两个全部纳入”,将常住人口全部纳入区域教育发展规划,将随迁子女全部纳入财政保障范围,保障随迁子女平等接受义务教育,并融入城市生活。减轻中小学生过重课业负担工作,一是让学生走出教室、走出学校,以丰富多彩的活动占领学生时间;二是让中考、高考引领学生多元发展,以多元的考试评价引导不同兴趣、志向和潜质的学

12、生分流;三是让课堂教学提高效率,在教学环节上减轻中小学生过重课业负担;四是让学校遵守规范,落实已经明确的减负要求,并及时进行监督检查;五是让宣传营造氛围,引导教师、校长、家长关注减轻中小学生过重课业负担的细节和自己的责任。缓解义务教育择校工作,一是按照区域内适龄儿童少年数量和学校分布情况合理划定每所公办学校的招生范围;二是推动在一定区域内根据学生数量,把小学和初中学校对应起来,让小学生直升入初中;三是逐步实现属于义务教育的初中与非义务教育的高中分离,大力推进义务教育九年一贯制学校建设;四是市区小学生入学和小学升入初中报名工作一律在互联网上进行,禁止组织任何形式的考试;五是逐步取消与就近入学原则

13、不符的其他入学方式,让每所学校都有优秀学生和具有一定特长的学生。中小学安全工作,要重点加强安全教育,突出学校管理的规范化和精细化,加强校园安全防范。关于校车的工作总的思路是国家制定法规和标准,地方以政府为主导专业化集约化公司化运营,过渡期保安全。教育系统要落实校车安全管理条例的相关责任,与相关部门一起推进建立校车制度有关工作。 在工作项目上,要实施好“农村义务教育薄弱学校改造计划”,推进学校标准化建设。通过实施改造计划,使广大中小学校图书、教学实验仪器设备、音体美等器材的配备达到国家规定标准;多媒体远程教学设备要与学校教育信息化的推进相结合;校舍建设类项目要着重解决急需,提高使用效益。 四、义

14、务教育的两个“重中之重”要体现在义务教育学校的发展上 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遵循教育规律和学生成长规律,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实施素质教育,努力办适应时代要求的好学校。 要按照国家基础教育课程的总体要求和安排,开齐开好全部课程;按照学生的年龄特点,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科技、体育、艺术和娱乐活动。既关注学生文化知识学习,又关注学生思想品德修养;既注重书本知识学习,又注重社会实践体验;既强调掌握知识,又强调提高能力;既重视学生身体健康,又重视学生心理健康和意志品格;既看重智力培养,又看重情感教育和人文素养的培育。不能只看重分数,考试考什么就学什么、练什么。 要根据不同年级学生的不同特点,根

15、据不同学生不同的个性特征,根据不同学生不同的成长环境和基础,因材施教。既要注重品行培养,激发学习兴趣,培育健康体魄,养成良好习惯,保护学生的自尊心、想象力、好奇心和求知欲,促进学生生动活泼学习、健康快乐成长,又要根据学生个性形成、自主发展关键时期的特征,更加强调关注差异,尊重选择,发展潜能,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自强自立和适应社会的能力。同时要积极探索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有效途径。不能只注重学习成绩好的学生,不能只提高学生的考试能力。 要提供更多可以选择的活动和课程。教学方法上要多样化,兴趣活动要多样化,评价方式要多样化,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地发展。不能把学校办成千校一面,不能让初中教育成为多数

16、学生成为失败者的教育。要把义务教育阶段放在培养各级各类人才的全局和一个人成长过程的整体之中,承前启后。既要爱护和保持学生原有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又要不断注入学习的新动力;既要让学生努力学好各门课程和培养广泛兴趣,又要引导学生在兴趣的基础上不断聚焦升华为志趣和志向;既要看重学生在学校的表现,又要重视学生在家庭和社区的表现,努力推动学校、家庭、社会形成教育合力。不能只考虑眼前,只考虑课堂学习一个局部。 特别要面向全体学生,营造出让每一个学生参与其中的浓厚氛围,不让一个学生游离在外。要加强师生互动,引导学生思考,鼓励学生说出自己的想法,组织学生充分讨论,让思想碰撞出火花,让学生在理解知识的基础上,使知

17、识记忆更加深刻;要精讲多思多练,多给学生时间思考,多问“为什么”,教师在学生思考的基础上画龙点睛,提炼知识要点,还要给学生练习的时间,让学生巩固已经理解的知识,在解决问题中掌握知识,并引申为更深入的思考;不在课堂上“满堂灌”。要合理运用技术手段,让已经装备的现代化教学仪器装备发挥更大效用,该用就用而且要用好,效果好就用而且要用活;不该用就不用,效果不好就不用,不要为用而用。要努力实现目标,课前要根据教学要求,设定具体的教学目标,既包括知识掌握的目标,也包括学生思考的目标和训练的目标,结果重要,过程同样重要,一定意义上过程更重要;不要忽视每一堂课教育教学目标的实现,不要只看重通过书面测试检验的目

18、标,而忽视过程目标的实现。要花精力进行课后反思,每堂课后要认真总结每一个环节的实施过程和效果,总结每一个学生在各个环节的表现,总结教育教学目标实现的情况,不足的在课后和下一堂课及时弥补;不要忽视和浪费每一堂课的经验和教训。 还要根据各学科教学内容、“综合实践活动”课、研究性学习和专题教育要求,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安排,就近就便地在各种类型的社会资源中进行。教育行政部门和当地党委政府各有关部门以及行业主管机构,要建立具有各行业特色、具备一定条件、可供中小学上实践课的社会实践基地,统筹安排和指导中小学在社会资源中进行实践教育教学活动,协调解决学生安全和经费保障问题。要保障社会实践基地有场地设施、安全保障、专业人员等基础条件和相对固定的时间安排,实践教育教学活动要有适合不同年级学生的实践课程实施方案,对各个环节和步骤进行指导。要让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公益性文化设施、公共机构和设施、国有企事业单位、各类校外活动场所等都成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革命传统教育、法制教育、民族团结教育、文化艺术教育、科学教育、国防教育、环境保护教育、安全教育等多方面的社会实践资源,在全社会营造凡是公共资源都应创造条件、发挥优势为中小学生健康成长服务的良好氛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