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小学德育工作实效性的意义与对策研究.doc

上传人:3d66 文档编号:1829969 上传时间:2019-01-10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2.9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提高小学德育工作实效性的意义与对策研究.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提高小学德育工作实效性的意义与对策研究.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提高小学德育工作实效性的意义与对策研究.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提高小学德育工作实效性的意义与对策研究.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提高小学德育工作实效性的意义与对策研究.doc(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提高小学德育工作实效性的意义与对策研究 摘 要:实效性的德育工作才利于小学生德育水平的提高,利于小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掌握更多的社会知识。简略分析了小学德育工作的内容与意义,引出提高德育工作实效性的对策:转变教师教育理念,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将德育课堂与社会实践充分结合起来。实现理论联系实际,加深学生德育学习记忆。 进入21世纪以来,小学德育工作面临着国内新形势。小学德育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关注。国家也尤为重视小学德育工作,要求学校教育是要实现以德育为先的教育理念,全面抓好小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建设。小学德育工作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小学生的健康成长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小学德育工作利于教师

2、及时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利于学校相关工作的顺利开展。德育工作是教育者与被教育对象沟通的桥梁。正确适宜的德育工作模式,利于增进师生之间的感情、协调师生之间的关系。笔者认为提高小学德育工作实效性是德育工作顺利开展的关键。 一、小学德育工作的内容与意义 教育部颁布的教育部关于整体规划中小学德育体系的意见明确指出小学德育的内容:开展热爱学习、立志成才的教学;开展社会生活基本常识和安全教育,开展热爱集体、热爱亲人、热爱劳动与环境的教育。小学德育工作更多的是传递了一种积极向上的精神。同时也普及了更多社会知识。近年来,小学生受到迫害的事件越来越多。小学生本身是弱势群体,又加上其知识面窄、安全防护意识薄弱,成

3、为高危人群。我们需要加强小学生德育工作,不断创新德育工作模式,培养小学生的安全防护意识,增强自身的知识。通过提高小学德育工作实效性,改善目前小学德育工作状态,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 二、提高小学德育工作实效性的对策 1.转变传统教育理念 素质教育的根本是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全面促进学生的健康发展。切实提高小学德育工作实效性的基础是,转变教育理念。小学德育工作是素质教育的一部分。教师转变传统教育理念,才能促进德育工作实效性的提高。而且教师在小学生的成长过程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我们需要培养素质全面的教师。 2.坚持“以人为本“的德育思想理念 德育工作的主体是学生。教师需要尊重小学生的心理成长

4、规律,制定相对应的德育工作策略。关注小学生的心理发展需要,坚持小学生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在小学德育工作中,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与教师的主导地位。明确小学生的主体性,坚持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尊重学生的主体人格、主体需要、主体情感和个性自由,以人为本的德育旨归要求教育与人的尊严、自由、幸福和终极价值联系起来,使人活得更有价值、更有意义。 3.德育教学与社会实践相结合 德育工作必须注重与实现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理论教育是一种枯燥的教育模式。将德育工作与社会实践联系到一起,既可以提高小学生的应变能力,也可以促进小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教师需要多给学生提供社会实践的机会,鼓励学生将理论付诸到实际生活中。鼓励家长也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实践机会。扩大德育工作的影响范围,全面提高德育工作质量。 提高小学德育工作实效性是新课改提出的新要求,也是与社会发展需求相顺应的。教师需要转变德育挂念,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的德育工作理念,正确处理德育工作与班级管理工作其他内容的关系,构建利于小学生健康成长的德育课程体系。学习多种德育工作方法,深化德育教育教学改革,推进德育工作的进行,不断创新德育工作模式,促进小学生身心健康成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