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生物教学有效性研究.doc

上传人:3d66 文档编号:1830122 上传时间:2019-01-10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16.5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提高生物教学有效性研究.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提高生物教学有效性研究.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提高生物教学有效性研究.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提高生物教学有效性研究.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提高生物教学有效性研究.doc(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提高生物教学有效性研究 摘要:作者根据自己对新课程的理解和近年的教学实践对生物科有效教学的定义,关联点做了阐述。认为精讲精练,实验探究是提高生物有效教学的两个关键环节,作者举了一些生动的实例做了重点论述。 Research to improve the effectiveness of biology teaching YU Jian-er, Yang Lu-yi Abstract: The authors of the new curriculum based on their understanding and teaching practice in recent years, effe

2、ctive teaching of biology in the definition of the point of conjunction expounded. That the Jingjiang refined, experimental inquiry is to improve the bio-two key aspects of effective teaching, the author gave some vivid examples of doing focuses on. Key words: effective teaching and learning;Jingjia

3、ng scouring;Experimental Inquiry 新课程的深化推动我们对于提高生物教学有效性的研究,以期较大幅度改善广泛存在的“学生学得艰苦,教师教得辛苦”效率却不高的状况。 一、对有效教学的理念突破 “教学”是指教师引起、维持和促进学生学习所有行为。它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激发学生学习动机,即使教学在学生“想学”的基础上展开;二是明确学习所要达到的目标,即要让学生明确“学什么”和“学到什么程度”,三是采用学生易于理解和掌握知识技能的途径和方式。总之是通过一段时间的教学之后,学生获得了具体的进步式发展,才是有效教学,否则即使学生学得最苦,教师教得再苦,也称不上有效教学。 二、提

4、高生物教学有效性的几个关联点 新课程交往互动的教学本质把教师是位为教学过程的组织引导者和合作者。教学观念、内容、方式、手段都在发生着变化,这就需要不断提高我们自身的素养、文化底蕴来奠基。因此必须向网络、书本、媒体、专家和同伴学习当代科学和人文知识,学习探究实验技能和现代教育技术,提升丰富教育智慧,技巧和艺术。有效教学需要科学的备课来支撑,要备学生,备课程,备方法,备情境,备自己。有效教学需要构建有效课堂来保证。有效教学需要彰显学科特点来强化。教学需要多元化的习题来夯实。 三、抓实两个关键环节 课堂讲练结合,精讲精练和做好实验是提高生物教学有效性的两个关键环节。课堂练习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5、只有当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形成一个有机整体时,教学才能取得最大教益。只讲不练,学生只运用了耳朵和眼睛少数感官,教师也很难发现学生掌握知识和运用知识的程度,教学效果得不到及时的反馈,这样就会极大降低教学效率。相反,讲练结合、精讲精练,不仅可以提高课堂效率,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而且能切实减轻学生的课外负担,当然,创设恰当的问题情境来激发学生的兴趣,设置一些有效的提问,使学生在听课时开动脑筋,合理使用课件和板书使表述丰富多彩,都会更好地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和记忆性能。陶行知曾说:“没有生活做中心的教育是死教育。”而把讲课联系生产、生活实际,可以缩短学生与教学内容之间的距离,变抽象、空洞的理论为活生生的现

6、实,使之产生亲近感,从而引起兴趣,从而更加主动地投入到学习中去。比如,当地农民经常个甘薯翻蔓,在讲授植物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时,笔者告诉学生,科学家用同位素P32示踪原子法测定表明,甘薯不定根吸来的养分有95%以上输送到块根去;统计也表明,翻蔓三次就会减产36%以上;要求学生从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角度去分析减产的原因。学生很有兴趣,有的还写出了小论文,从此,当地农民不再做徒劳无功的翻蔓操作。有比如过去在讲“细胞的能量通货ATP”一节时,什么直观教具都没用,课上完了学生还以为ATP是看不见,摸不着的神奇之物,我吸取教训,上课时出示ATP药片,学生觉得很实在亲切。在讲“植物生长素的发现”一节时,学生听

7、了课也不知道胚芽鞘为何物;后来,我们在上课前几天孵了大麦芽(附近啤酒厂讨来的种子),上课时先让学生观察胚芽鞘,然后再开展探究,就收到了很好的效果。要精讲,就要在上课之前先“说”课,一节课中,教师讲的时间加起来不要超过20分钟。学生在课堂中练什么?一是选练一些课本中的练习题,二是选练浙江省教育厅教研室组织编写的作业本,实验手持,活动手册中的练习题。这样,有效调动学生耳目,手脑等多种感官;使学生的思维始终活跃在大脑最近发展区,就使学生比较轻松愉快地掌握了新学内容。现在,我们把教师上课满堂灌,课后大量发练习纸的行为称为“滥发纸币”,这种“纸币”的价值当然是使学生苦而小功。 生物学的学科特征决定了实验

8、作为探究性学习的主要途径。笔者是从指导学生选好课题,作好计划和方案,实施探究活动三个环节来实践的。选好课题是搞好探究性活动的首要保证。学生在做教材(省厅教研室组织编写的实验册)设置的实验时,根据这些实验的原理方法,将实验中遇到的问题进一步作为课题进行深层次,扩展性研究。例如在做“DNA粗提取和鉴定的实验”时,许多学生没有得到预期的实验结果,为此要求学生寻找原因,通过查询,探索出改进实验的方法。改进步骤: 加大了稀释血细胞的蒸馏水倍数(稀释倍数由原来的4倍改为8倍10倍);降低了溶解DNA核蛋白的NaCl浓度(将2mol/L改为1.5mol/L);将二苯胺直接鉴定改为二苯胺试剂鉴定。学生不仅尝到

9、了探究成功的喜悦,还写出了小论文,提升了进行探究活动的能力。 生物科学与人类的生活、健康、环境和工农业生产等都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生物课探究性学习的题材广泛,内容丰富。在进行了围绕教材(省厅教研室组织编写的实验册)实验的深层次探究专题后,学生通过观察有关生态社会现象,搜索有关资料,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联系生产生活实际,选取与自然界、社会和自身发展密切相关的问题作为探究性课题。笔者对学生申报的课题进行审查后,根据科学性、创新性、可行性、实践性和开放性等原则,确定是否立项。如何确定是探究计划和方案见下表: 探究方案 阶段 类型 课题内容 成果 第一阶段 进行教材 实验的深层次 研究课题 生物组织中

10、还原糖、脂肪、蛋白质的鉴定 DNA的粗提取和鉴定的改进实验 洋葱表皮细胞液的测定 探索温度、pH对酶活性的影响 关于DNA的结构及研究进展的调查 学生论文及实验报告 第二阶段 学生选题 和申报立项 的课题 植物向性运动的验证实验 观察被子植物的花粉管 种子萌发的条件 鉴定酶是否是蛋白质 学生论文及实验报告 第三阶段 学生选题 和申报立项的 课题(结合生 产、社会实践) 参观学习浙东啤酒厂麦芽发酵技术 制作小生态瓶 肥胖少年的成因分析及预防对策 “红心宁波帮”甘薯栽培技术总结 学生论文及调查报告 学生广泛参与了“肥胖少年的成因分析及预防对策”课题的探究。得出的结论是:肥胖少年大多讨厌蔬菜,爱吃肉

11、类,“肯德基”类食物,特别在睡前吃零食较多,不大参加体育活动,特别喜欢喝碳酸饮料。笔者引导学生分析了“为什么这些生活习惯会造成肥胖?”订出了预防肥胖的措施,例如食物要晕素四六开,尤其要适当增加马铃薯、玉米、西红柿、甘薯等偏碱性食物的摄入量,要少吃零食,不喝碳酸饮料,每天参加一小时以上的体育锻炼。还对学校膳管会提了改进食堂配菜种类的建议。这无疑对学生自身的身心健康和成长起了促进作用。又如部分农家子弟参与的“红心宁波帮甘薯栽培技术总结”课题,综合了当地农民多年栽种甘薯的经验教训,总结了几家甘薯专业户的栽培经验,并上升到理论分析,在笔者的指导下,写出了“窝心孵蛋,套作丰产”的论文。总结出对甘薯的施肥

12、技术应当是:在营养生长期以适量尿素配合禽畜类草木灰、人类尿等农家肥为主,中后期则应碳酸钾配合草木灰、人类尿等农家肥最好。师生培养出了品质极优,产量较高的甘薯(命名为红心宁波帮),已推广到部分农家栽种,并被推荐到宁波邦博物馆公园栽培。 生物课程标准指出,新高中生物学的课程理念是:促进学生的充分自我发展,提高学生的生物进化论、唯物论素质教育,改进满堂灌的教学,倡导探索研究性学习,并在现实生活中学习生物学。从而,生物学学习的主题是:科学研究;生物结构;生物与环境;生物圈中的植物和生物圈中的人。笔者从近年的实践中深切的体会到,与和谐社会建设俱进的生物教学使学生在知识、技能、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真正获得了较大的收获,较大提高了生物教学的有效性。 _ 收稿日期:2014-05-18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