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改革视阈下“概论”课学生主体性发挥机制探讨.doc

上传人:3d66 文档编号:1830467 上传时间:2019-01-10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15.2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学改革视阈下“概论”课学生主体性发挥机制探讨.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教学改革视阈下“概论”课学生主体性发挥机制探讨.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教学改革视阈下“概论”课学生主体性发挥机制探讨.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教学改革视阈下“概论”课学生主体性发挥机制探讨.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学改革视阈下“概论”课学生主体性发挥机制探讨.doc(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教学改革视阈下“概论”课学生主体性发挥机制探讨 【摘 要】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简称“概论”)课教学改革势在必行,在其教育教学中必须采讨论式教学、热点式教学、体验式教学、阅读式教学等多种方法促进学生主体性、积极性的发挥。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以下简称“概论”)是我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推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概论”课的教学改革也一直处于积极探索和实践之中。 1 推进“概论”课教学改革的必要性 中宣部、教育部于2005年联合印发了中宣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实施方案,把“

2、概论”课列为高等学校本专科生的必修课程之一,且规定了其占本科生6学分、专科生4学分的地位,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中学分最高的。因此,推进“概论”课程教学改革,是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 从课程本身的性质来看,“概论”课承担着对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教育的重要任务,旨在培育学生确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使其能够科学、客观地看待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艰难历程和我国的改革开放伟大实践,提高其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但在经历过多年的教学改革后,“概论”课的教学实践仍然难以改变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模式,依然是老师为主体、学生为客体的单一模式,常常是老师在讲台上激

3、情澎湃地讲、学生坐在座位上看其他书籍、玩手机游戏或看电影甚至睡觉等抬头率低的局面,学生的主体性地位难以发挥、学习积极性难以调动起来,老师的教学积极性也受到严重打击,形成了教和学“两张皮”的脱节现象,“概论”课教学的时效性也大打折扣。因此,有必要进一步推进“概论”课教育教学改革,变课堂上老师的“主体”作用为“主导”作用、学生的消极“客体”地位为积极“主体”地位,实现“教学相长”的互利双赢局面,增强“概论”课教育教学的实效性。 从内蒙古财经大学这样一所财经类高校来看,我校的“概论”课程设置遵从了国家的学分要求,于各专业本专科生入校后的第四学期开课,本科生总学时为102课学时,专科生为68学时,无论

4、从学分还是课时安排上,都远高于其它课程,这说明学校对“概论”课教育教学十分重视。在近几年的“概论”课教育教学实践中,学校也进行了多方面的改革尝试:在不减少总学时的前提下对学时分配进行调整,从原来的102课时全部为讲授学时分出48课时作为实践教学学时;改变传统“一支粉笔+一块黑板+一张嘴”的单调教学方法,全部安排为多媒体教室授课;把考核方式的平时成绩与期末闭卷考试成绩的3:7改为4:6,还在尝试着逐渐改为5:6至6:4,增加学生考勤、作业、提问和讨论课等的占分比等一系列举措。尽管这些改革取得了很多成绩,但在我校的“概论”课教学中仍有很多问题。一是仍以教师灌输式讲授为主,发挥学生主体性的实践教学形

5、同虚设。尽管在教学大纲中明确规定了大量的实践教学课时,却难以在教学实践中落到实处,即使有所谓的实践教学,形式也比较单一,也就是课堂上看看录像或简单地随堂讨论一些时事问题,无法引起学生的兴趣和重视,也无法调动所有的同学都参加。二是大班上课带来多方面的问题。由于学校一般是三个班一起合班上课,有些上课班级人数较多,一百六七十位同学一起上课,有些专业和班级的学生旷课、迟到、早退现象比较突出,致使老师不得不靠点名来维持出勤率,而点名不仅太浪费课堂时间,还会由于老师无法认识全部学生而出现代替喊到、代替上课或中开溜等现象;加上课堂上没有充分的时间允许老师和更多的同学展开互动活动和关注到每一个同学,致使一些学

6、生伺机开小差。三是教师教学任务重,其知识储备、应变能力、组织能力等都有待于进一步提高。由于许多老师不得不把更多的时间用在备课和上课上,没有充足的时间开展相关的教育教学学习及研究来提高自己,缺少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原著底蕴和前沿问题的把握,甚至个别老师本身对马克思主义信仰底气不足,没有能力和底气更好地引导学生自主学习,难以开展以学生为主体、以老师为主导的课堂教学。四是考核方式中除考勤外的平时成绩的客观性和准确性难以把握,成绩的公平性有待进一步提高。由于出考勤外的30分平时成绩由课堂提问、讨论课、小论文作业组成,在人数众多的课堂上老师难以做到提问全部学生,也难以让每个学生都积极参加讨论,加上很多学生的

7、论文作业是运用手机、电脑等设备从网上下载和抄袭而得及老师判作业任务量大,老师不可能逐一地去查找和核实学生的抄袭状况,容易造成抄袭者的获得高分而真正自己动脑动手写的同学去分数较低的显示公平和诚信的形象。 2 “概论”课教学改革中促进学生主体性发挥的机制建议 解决“概论”课教学中的上述问题,必须继续推进教学改革并落到实处,采取讨论式教学、热点式教学、体验式教学、阅读式教学等多种教育教学方法促进学生主体性、积极性的发挥。 一是多采用讨论课的教学方式。教师可以提前一段时间把班级分成若干小组并选出小组负责人,把不同的讨论内容分发给各组,让各小组成员内部进行自我分工协作,利用课余时间运用图书馆或者网络等查

8、找资料并自我决定本组的成果展示形式,可以排演成小品、相声或运用多媒体演示等各种各样的方式,然后给予学生一定的课堂时间以组为单位向全班同学进行汇报展示,形成学生主讲、教师评价和主导的教学方式,充分调动每一个小组成员的积极性,促进学生学习主体性地位的发挥。 二是把热点式教学引入课堂。“概论”课的内容是一个与时俱进的开放性的知识体系,与社会现实结合紧密,教师可以布置学生提前预习下次课的内容并搜集与之相关的时事热点问题、学术前沿问题及主流媒体、专家的相关评论,待到正式上课的过程中让学生也能用课程内容的观点和方法去分析和理解社会现实,可以让有不同看法的同学各抒己见、相互交流,形成百家争鸣的学生主体式教育

9、教学局面,也让学生通过对社会案例的分析加深了对课本基础内容的记忆、理解和运用,增强了课堂的吸引力,而且加深学生对中央政策措施等的理解和支持。 三是把体验式教学作为连接学生课堂内、外学习的桥梁。这种方法是通过学生在课堂内、外的亲身体验,加深对“概论”课的理解和运用。比如教师在讲授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理论时,老师可以要求学生与手机、电脑等科技工具绝缘一次课或更长的时间,调动学生去践行和思考的意愿,然后让学生相互交流或者写出对此事件的感受,让学生通过这种形式体会到现代科技对于我们的学习和生产、生活的重要性。 四是开展丰富多彩的阅读式教学活动。教师可以经常性地给学生布置课外阅读相关原著内容的任务,让学生在阅读过程中找出不理解的内容,之后召集同学们一起开展相关内容的阅读心得或问题交流课或课余读书会,让同学们把阅读中遇到的难题提出来并邀请其他同学自愿作答,教师则负责组织实施和补充解答,让学生和老师都通过主动阅读原著了解“概论”课内容的知识背景,增强“概论”教育教学的主动性和时效性。 责任编辑:薛俊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