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生学会“自主探究”.doc

上传人:3d66 文档编号:1830484 上传时间:2019-01-10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4.1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学生学会“自主探究”.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教学生学会“自主探究”.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教学生学会“自主探究”.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教学生学会“自主探究”.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学生学会“自主探究”.doc(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教学生学会“自主探究” 我们应努力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留给学生思维的空间和时间,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张扬自己的个性,展示自己的才华,来充分地挖掘学生的学习潜能,在探究学习中学会自主探究。教学中我是这样做的: 一、“这样的想法有道理吗” 古人云“学源于思,思源于疑”。疑问是创新的开端,也是创新的动力。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讲究教学民主,诱发学生的“问题意识”,留给学生创新的空间和时间。引导他们学会观察,勤于分析,善于思考,以不断提高他们的洞察力,养成善思善问的好习惯。如教学完分数除以整数后,我留给学生五分钟左右的时间去看书质疑(也可小组合作)。有一位学生举手说:“老师,经过思考,我

2、认为分数除以整数还有一种计算方法。”我意识到学生创新思维的火花又要闪现了,随即顺手写了这样一道题8/94让他演示。他的做法如:下面的学生看了他的解法哄堂大笑,他自己也满脸通红,一副诚惶诚恐的样子。我没有发表意见而是顺势鼓励他说出自己的想法。他说:“因为8/94=8/4,而84=2,所以8和4是可以约分的。”听了他的理由,我鼓起了掌,诚恳地对全班学生说:“如果大家都能像他一样,对数学知识的学习能认真思考、认真探究,寻求与众不同的解题方法,大家以后都可以成为伟大的数学家。正是我给了学生“提问”的时间和空间,才放飞了学生的思想,展开了学生想象翅膀,吐露出了自己的感受和体验,真正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3、 二、“还有什么不懂的问题吗” 创新性教育改变了班级仅仅是为了制约学生课堂行为的一种“静态的集体背景”,使之成为课堂上小组学习、小组问成员相互帮助,相互启发的一种“动态的集体力量。因此,在部分学生产生“心求通而不达,口欲言而不能”的愤悱状态时,教师应创设学生讨论、争论的情境。组织小组成员根据各自的认识,相互提问题,相互讨论,达到由不和到知,由知少到知多,由仅仅发展学生的认知水平到发展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分析推理能力。从而真正落实学生由感性到理性、由具体到抽象、由现象到本质、由特殊到一般的知识形成过程。 如上文所说当学生想出了分数除以整数的其他解法后,还有大部分学生仍是一片茫然,我就势组织学生对

4、分数除以整数中分数的分子和整数能不能约分展开讨论。经过学生的争辩,得出的结论是:这样做是在理解了分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后,联系到分数乘以整数的计算方法简化了计算过程,是可以的,但是容易出错。通过学生的讨论,既内化了本节课的知识,又加深了知识间的横向和纵向联系,培养了学生思维的深刻性。 三、“还有什么不同的方法” 在数学知识的学习过程中,教师应尽量多为学生提供自主探究的时间和空间,尊重学生的主体需要,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敢于质疑问难,善于发现问题。使学生有较多的独立获取知识的机会。做到“学生能思考的,教师不提示;学生能操作的,教师不代替;学生能解决的,教师不包办。”如教学圆的认识时,先把问题设计成

5、“车轮为什么要做成圆形的,而不做成长方形的或其他形状的”让学生带着问题思考,自主探索,主动参与知识形成的全过程。又如在教学乘法的初步认识时,我设计了这样道练习:12+12+12+12+8让学生用尽可能多的简单式子表示(也可小组合作)。经过学生的探究,想出了以下方法:124+8 134+4 125-4这几种方法是学生自己通过自己的思维想出来的,那种创新之火花是显而易见的。 四、“有没有更好的方法” 练是为了不练,练习不是最终目的。我们要设计形式多样的练习,让学生在观察中比较。使学生在思考的角度和方法上能灵活多变,在应用知识上能灵活多样,在探求解题途径上能独树一帜,从而突破学生惯性思维的束缚,拓宽

6、解题思路,加深知识纵横之间的联系,激发学生思维的灵活性,有效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学完分数除法后,在一次班级数学兴趣活动课上,有学生问我人教版第十一册第四十二页的思考题如何做?当时我没有直接教给他们,而是引导他们先用字母表示象a=b2/b-1的这种形式,再引导他们根据字母算式来进行推理(可以小组合作进行),寻找出解题规律后用语言表达出来。结果有部分学生顺利地推导出了这样的结论:4 1/23=4 1/2 -3并找到了题目所要求的两个数:接着我又让他们用同样的方法去做课本第二十九页的思考题。这样既加强了小学与初中数学知识间的联系,又培养了学生用代数知识进行分析、推理的能力。同时又加大了教学容量,培养了学生思维的创造性,提高了学生解题的应变能力,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小学数学教育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我们教师不能满足于“授鱼”以及“授渔”,而要把学生带入一个“渔场”,让他们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去“捕渔”,去实践、去创新。从而把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真正落实到实处,全面推动素质教育的发展。 【作者单位:苏州工业园区星海小学 江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